欢迎访问我们的网站。

雄安地下建长廊

今年11月,一航局承建的雄安新区雄东综合管廊项目主体结构顺利完工,一条地下长廊静卧在这座未来之城。

雄东综合管廊工程是雄东片区首个综合管廊工程,项目涉及燃气、电力和给水等管道工程,全部建成之后将连接雄东片区主要市政场站,形成雄东片区能源廊道骨架。综合管廊采用开挖现浇工艺,管廊浇筑强度控制成为项目团队质量管控的重中之重。

“施工现场气温过低,保证浇筑的混凝土在一定时间内达到规定强度难度颇大。”技术员牟三兴内心忐忑。混凝土浇筑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管廊防水、防塌和承载力,由于今年的寒冬来得比往年要早,项目团队混凝土浇筑施工遇到更严峻的挑战。“可以用增厚的岩棉被覆盖在混凝土上方进行保温。”在专题研讨会上,牟三兴建议。然而这种保温方法,只适用于0摄氏度到5摄氏度的养护环境,随着气温骤降至0摄氏度以下,岩棉被保温措施就很难发挥作用了。

“能不能给管廊套上一个自发热的‘保暖马甲’?”工程部部长马金伟从家乡冬天为防止排水管线冻结,村民采取分段包裹电热毯保温措施中受到了启发。所谓“保暖马甲”实际上是一种电伴热带,由铝制发热丝、绝缘外护套、编织网、加强护套组成。

马金伟的建议得到了大家的一致同意后,他立即带领技术团队展开攻关,通过数据比对试验,最终确定了电伴热带的铺设间距在20至30厘米范围内最为经济实用。为了实现对“保暖马甲”的自动化控制,项目团队还在养护过程中研制出了一款电伴热带温度控制器,在加热后使得温度达到设定标准,保暖性能好且能耗可控。在电伴热带的加持下,混凝土养护工作顺利完成,现浇的混凝土管段最终一次性通过了同条件临界强度和拆模强度等118组质量检测。

管廊浇筑质量有了保证,浇筑进度难题又接踵而至。经过细致观察后,马金伟发现,项目团队采用的满堂支架法,5个人一组用时14天才能拆除和重新搭设作业段脚手架,由于拆卸脚手架的空间十分有限,盲目增加人工并不能有效提升施工效率。“既不用加人,还能干得快,干脆给脚手架装个轮子,让它自己移动吧。”施工员郑军的一句玩笑话激发了马金伟的灵感,“可以给脚手架加上轮子,采用轻型滑动模板工艺。”传统支模大都是通过搭设脚手架的方法,搭设、拆卸、再搭设的过程十分耗时,马金伟构想的轻型滑动模板工艺采用钢木组合滑模体系,由胶合板、木工梁、槽钢背楞等构件组合而成,组装拼接后形成支模架设,构件之间采用插销连接,形成类似积木一样的拼接。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工人可以借助模板底部的导向滑轮直接移动到其他位置,进行下一段浇筑支模。

在经过反复试验后,轻型滑动模板被项目团队广泛运用到了管廊混凝土浇筑施工中。现在只需2人花3天时间便能完成模板搭设移动,混凝土浇筑施工效率大大提高,建设进度有了较大提升。“雄安是未来之城、创新之城,想要在这干好工程就得多想办法。”马金伟笑道。

责任编辑:牛淋淋

微信“扫一扫”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