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我们的网站。

行家回乡记

此行此路此桥……

人们常说,美不美家乡水,亲不亲故乡人。百转千回、牵肠挂肚,故乡情结已经渗透进了中国人的骨子里,哪怕她已千疮百孔,哪怕她已物是人非,哪怕在旅途中遭遇了种种不顺,囧途中的尴尬很快会被归乡的喜悦冲淡。

不过,交通行业的专家们却别具视角。他们一路走过、一路审视,那路、那桥、那车、那环境……全都铭刻在了脑海之中。还能做什么,还能改善什么?他们一路思索。来,不妨跟随几位专家的脚步,去看看大视角下的归乡路。

 

丰禾安桥外传

周顺华

浙江省江山市有一村,名为秀峰村,村中老者周延泉饱读诗书而德高望重,常以村民之事为己任。周老之子是我国著名的铁道工程专家——同济大学教授周顺华。周老病重弥留之际,向其子郑重地提出了自己的遗愿:希望儿子以自己所学与力所能及,为秀峰村设计建造一座永不被洪水冲垮的桥梁。周顺华教授恭敬地接受了老人的嘱托并认真地完成了老人的遗愿。正所谓:子孝还乡寄新桥,天下桃李自来报;江山代有人才出,禾丰民安津乐道。

——编者

今年春节是我帮助村里建成丰禾安桥后的第一个春节,据说村里春节的许多节目安排都与这座桥有关。自从去年上半年竣工之后,这桥已经成为村民的活动中心,这是我所始料不及的。

我老家在浙西偏远的山区,村因山而得名。村的东面有一座山因山形俊俏被称为秀峰,于是我们这个村就取名为秀峰村。村的西面有一条小溪,是钱塘江的支源之一,因为在村的西边,在当地称之为西溪。溪之西有荷花山,因山形似荷花而得名。荷花山下是村里的一片主要粮田。2014年6月,一场特大暴雨导致山洪暴发,把上世纪80年代修建的石拱桥冲毁了,8月家父临终前提出遗愿:希望我帮村里设计建造一座不会被水冲垮的桥梁。

到2015年村里人与我协商怎么重建被洪水冲垮的石拱桥的时候,主要考虑就是解决村民到溪流对岸经营农田的问题。没有桥,村民们的播种、收割成了一大难题。受制于经济能力,村里希望建一座不被水冲垮的桥就可以了,这当然也是父亲给我的遗命。在给设计院提桥梁设计参数的时候,我把村里原先确定6米宽的桥改为9米,其实如果仅仅为了农田的种收,新桥的宽度6米已经足够,估计老桥的宽度也就3米,仅能通行农用车而已。我隐隐觉得9米的宽度对村民来说已经足够便捷。

这是一座非常普通的三跨简支板梁桥,可是在建的过程中,不仅本村的居民天天近距离地观看,就连外村的居民也会赶来观看。在他们眼里,这是非常气派的桥梁。当村里人打电话把这些情况告诉我的时候,我忽然意识到这不仅仅是一座桥,她将承载村民们的精神期盼。于是我就想在栏杆上再做些文章,把普通的栏杆改为特殊的文化之墙。

于是,在栏杆的石雕图案和文字介绍中,我精选了伏羲、女娲等山海经故事9篇,老子、孔子等诸子百家故事9篇,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德和雅典娜等古希腊哲学家和神话故事9篇,以牛顿为首的航天飞行器、高铁、基因工程等现代科技简介9篇,并请书法家题写了寓意深刻的桥名。说到桥名,我曾经在朋友圈里进行讨论,我的同学、学生有许多在设计院做老总,他们大多建议取名“秀峰新桥”“秀峰二桥”等。由于两岸分别有秀峰山和荷花山,于是就从“秀”中取上为“禾”同荷,从“峰”中取下为“丰”,成丰禾安桥,寓意年年岁岁禾苗丰收,岁岁年年村里太平安康。桥建成后不久,就被当地旅游部门定为A级景区。如今,每天村民们在桥上跳广场舞、打太极拳,甚至连消防演习也在桥上进行。这座桥已经成为我们村人气最旺的休闲活动场所。

其实,我国每年要建大量的交通基础设施,我们的技术人员更多地关注设施本身的功能,而忽视了功能之外的无形价值,如果能够把无形价值做得更好,那么我们这一代人将会给后人留下更多和更为可贵的财富。

于是,我想到了我们的古人,他们在造桥的时候是很讲究桥名的,名称不仅仅是代号,在名称中有寓意、有期盼、有希望。名称只是一方面而已,而我们现在居然连名称都没能够继承下来。

我还想到了我们的教育,我们这一代学理工科成长起来的技术人员,在学校里缺失了许多人文教育,使得我们只是从工程上思考问题,很少在工程之外再有所思考,很难把人文的元素赋予我们的工程。这样看来,我们的教育还有很多功课要补,应该让理工科的学生适当学一些国学、文学和历史,从而让我们的工程更加多彩多姿。

(作者系同济大学教授)

 

 

老家堵车图

杨艳群

老家堵车的经历给我的感觉是温情,不是烦闷。堵车过程中人们的表现也不同于城市,因为少了城市的喧嚣和急匆匆的心态。但随着车辆逐年增多,为了大家出行的安全和效率,还是希望加强对村庄的规划并重视对村道的养护和管理。

老家距北京150公里,在河北省任丘市青塔乡,是一个有5000余人口的典型的平原村庄,离市区7公里。村里没有矿产资源,也没有工业,仅有几个加工厂。人们多以在市里或附近村庄打工为主,也有部分人常年外出从事装修和工程建设,人均年收入5000元左右。

近些年,村里除多了一些新房和汽车外,没有什么大的变化。唯觉得堵车的次数越来越多,特别是春节前后的十几天,尤其严重。

村里的路网大都沿袭村庄原有建筑格局自然形成,除一条与城市相连的道路穿村而过和一条贯穿南北的大街外,其他道路呈不规则状,但路面都按照原有路线进行了硬化。

经常堵车的有三个路口。

一个是穿村而过的那条路与村庄主要道路相接的路口,也是村庄的集市所在地,算得上是村庄的商业区。这里商业气氛很浓,有十几家超市。人们习惯在超市门口停车,下来买年货,导致16米宽的街道经常变成停车场,本村的、路过的车辆能排出几百米。一旦有人在超市门口停车,往往就成了“肠梗阻”,有认识车主的就到超市找人让其挪车,但往往也会因为其他停车购物的车堵住而挪不动,所以挪车就成了连锁反应,更可怕的是也有后面堵住的车开到超市门口停下来购物继续堵住。于是,停车、堵车、挪车就成为这个路口的主题,倒是很少有人按喇叭,噪音不大。

第二个路口是村里那条南北大街与穿村而过道路的交叉口,堵车的原因并不是车多,而是交叉口的路面上坑多,车走在上面要小心翼翼,以防托底。由于没有信号灯,大家都是凭感觉找可穿插的间隙进入,排队长的时候也能有两三百米。一旦进入交叉口,马上就变成“蜗牛”慢慢向前拱,在集中精力开车的时候看对面来车是熟人还要打个招呼,也有那底盘高的车,由于车速较快把坑里的水溅出来,往往受到人们的鄙视。

第三个堵点是南北大街的一个拐角。大街在某个地方拐弯的位置是一个直角,街道有4米宽,转弯半径只有5米左右,两边都是围墙。有经验的人开车到了这个拐角,往往要按喇叭提醒另一边“这头有车”,但车多的时候还是要慢慢蹭,与对面来车车身距离也就几公分,非常考验驾车技能。两边的堵车长度也能达到几百米,但大家好像也习惯了这种堵车,时不时地还要互相打个招呼,也常听到说堵车不能及时到家的打电话声音。

村里还有很多堵车的时候,如村里的路都是按建筑格局硬化而成,不存在任何规划,路也比较窄,很多时候遇到某个门前停了一辆车,于是敲门进去找人把车开一下让出空间通行,大家寒暄着就挪开了车,遇到比较熟悉的还不能走,必须回去聊聊天。

老家堵车的经历给我的感觉是温情,不是烦闷。堵车过程中人们的表现也不同于城市,因为少了城市的喧嚣和急匆匆的心态。但随着村里车辆逐年增多,为了大家出行的安全和效率,还是想呼吁一下。

一是村庄的规划。现有的村庄路网都是基于原有宅基地的格局形成,人们好像都很看重自家的一亩三分地,包括那些开超市的人家,对于院子之外的道路不管不顾,甚至是占用道路资源,没有一条街道是平直且没有堆积物的,村里的主官们对这些也不太重视,据说是要等乡里的政策和资金。对于平原地区的村庄来说,做到整齐划一应该难度不太大,可通过政策和资金引导,来统一人们的习惯并协调各方利益。

二是村道的建设和养护。现在已经很少有村民依靠种田维持生计,基本上都是通过打工或手艺谋生,四五米宽没有非机动车道的村道已经不适应每天的行人、电动自行车和小汽车交通量,村民对道路的使用和需求十几年间已经有了根本性的改变,而现状是道路还依然是二十几年前的模样。路面虽然硬化了,但没有及时养护,坑槽随处可见,特别是交叉口,已经成为人们出行的痛点。

三是人们的用车习惯。经济水平的提升不能代替人们观念的进步,这在村里人们的用车态度上体现得特别明显。追求方便是村里人的习惯,在开上小汽车后,这个习惯就成了拥堵和矛盾的爆发点。针对小汽车越来越多的情况,在村规民约的基础上,制定出相应的停车管理制度和停车配建管理办法,应纳入到村庄管理的议事日程。

(作者系福州大学副教授)

微信“扫一扫”分享至朋友圈

在线留言

你必须 登录后 才能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