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传播作品如何讲好中国故事
评委有话说 | 中国传媒大学教授张开:国际传播作品如何讲好中国故事
编者按: 2017年中国新闻奖参评作品报送工作正在进行中。那么,应该报送什么样的作品参评?什么样的作品能够经过层层筛选和严格审核脱颖而出?我们陆续邀请2016年中国新闻奖的评委分别分析各主要参评项目获奖作品的特色,希望能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中国新闻奖的评选标准和导向。今天,第二十六届中国新闻奖评委,中国传媒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张开以国际传播部分获奖作品为例,分享对于讲好中国故事、提升对外传播效果的一些思考。
面对国际舆论传播的现实环境,如何讲好中国故事,提高对外传播效果显然并不是一件简单轻松的事情。毋庸置疑,走在我国国际传播最前列的是国家主流媒体,主流媒体国际传播实践活动的主要形式是新闻报道。从第二十六届中国新闻奖国际传播获奖作品来看,无论是消息还是评论,无论是通讯还是系列报道,无论是访谈还是纪录片,都在国际舆论引导和讲好中国故事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如何讲好中国故事
新华社《中国声音》是新华社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一个旗舰产品,近些年来,它为中国观点国际传播、中国立场国际表达发挥了重要作用。比如此次该栏目的获奖作品英文评论“不要借南海问题兜售中国威胁论(Dropfearmongering over South China Sea)”,准确把握了中国政府在南海问题上的立场,观点鲜明、言辞生动、论述清晰简洁、逻辑性强。
文章反驳了菲律宾在南海问题上对我国的无理指责和挑衅,批驳了菲律宾在南海问题上不负责任的言论,阐述了中国的开放态度和中国坚持维护地区和平稳定的立场。稿件播发后被英国每日电讯、BBC网站、菲律宾每日马尼拉新闻报、美国国际财经时报、维基百科转发,并被每日邮报网站全文刊发。
黑龙江广播电视台采制的电视纪录片《要塞作证》获得国际传播一等奖,该片通过系统梳理日本关东军要塞建设的背景、过程、规模以及覆灭的史实,向广大国际受众(俄罗斯人民)讲述了上百万中国劳工以及众多慰安妇的悲惨命运。该片以客观冷静的视角审视历史,以准确丰富的史料还原历史,将日本关东军要塞这一巨大的历史谜团,以直观的电视手段呈现历史,并对历史进行深入的发掘和深刻的反思。
《要塞作证》从制作到播出,走的都是一条国际传播的思路。除了在题材和内容上严格把关,在技术上和质量上敬业求精,该片的字幕和画外音全部采用俄文,光盘的首映式也在俄罗斯举行,并于2015年10月8日和9日在俄罗斯国家联盟电视机构TPO电视频道播出,这一切说明该片的主创人员在国际传播上做足了工作。
正如预期,该片播出后深受俄罗斯观众喜爱。事实证明,《要塞作证》不仅是一部题材厚重、内容深刻、画面精良、意义深远的优秀纪录片,同时也让俄罗斯观众对于中苏两国人民并肩抗击法西斯的历史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让今天中俄两国人民更加珍重友谊、珍视和平。该片的有效播出在加强中俄两国人民交流合作、增进两国媒体相互了解,以及友好合作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再如另一部获奖作品网络访谈《习主席来了》(Who is XiDada?),该访谈视频的策划意图和制作思路都非常具有国际传播特点。该视频在时间传播节点上、内容呈现的手法上以及传播平台上都体现了很强的国际视野。因为创意突出,风格轻松活泼,内容新颖,视频取得很好的播出效果,引起境内外主要媒体、广大网民的关注和热烈反响。
怎样实现有效传播
从本届的参选作品整体情况来看,还有不少作品在质量和效果上都尚未达到上述三部作品的程度,当然有些作品的确存在一些小问题,写作水平和制作水平有待提高,可是还有一部分作品制作精良,立意清晰,文笔流畅,然而传播效果却不尽如人愿。究其原因,主要有两个:
一是自身国际传播能力尚待进一步提高;
二是与当下我们所处的传播环境和国际舆论传播特点不无关系。
当前随着我国在国际上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对外讲好中国故事,让世界了解中国成为新闻界面临的一个重要任务。提高新闻的国际传播效果主要着眼于两个层面:
一是提高新闻工作的业务能力;
二是有效利用舆论传播特点,实现逐步融入国际舆论场的阶段性目标。
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指出,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要努力提高国际话语权。要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精心构建对外话语体系,发挥好新兴媒体作用,增强对外话语的创造力、感召力、公信力,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阐释好中国特色。这是我国开展国际传播的战略思想,也是基本理论政策方针。笔者以为,逐步融入国际舆论场需要注意如下几点:
借助互联网在国际公共空间进行积极的相关信息报道,力争在第一时间有计划、有规模、有目的地将我国就某一有争议的问题的态度、意见、信念通过新闻报道传播出去,从而形成我们所期待的流动在多个国家之间的舆论。
充分认识被割裂的国际语境,不被碎片化舆论所左右,灵活运用互联网平台,在无限的网络空间里找到有限的人群,积极做好指向性清晰的分层信息服务,尽可能引导并构建具有感召力的对外传播话语体系。
直面现实,不回避我们与西方发达国家在媒体整体实力上的差距,各新闻单位积极组织培训活动,对国际传播采编人员进行从思想到业务的相关培训,培养队伍的自信,这里包括文化自信、制度自信、业务自信和价值自信。(张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