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我们的网站。

中国食品报:两会报道 做足食业特色 注重行业引领

中国食品报社在今年全国两会报道中,注重加强组织领导,提早策划,制定方案,周密部署,围绕两会议程、热点话题设置选题,报道突出政治性、权威性、专业性,做足食业特色,唱响行业报道主旋律,高质量完成了两会宣传报道任务。

从3月2日到3月22日,该报共刊出全国两会报道15期50块版,其中文字量20余万字,图片92幅,专题报道14个,开设栏目9个,采访代表委员 75人次。全程体现了“一二三四五”(即:一个主题、两种媒介、三项保障、四支队伍、五审五校)的报道特色。

             围绕一个主题,保证高度和亮点

报道中,该报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全面及时报道两会进程,着力突出报道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团组审议讨论的重要讲话精神。3月22日,用近4个整版报道了人大会议闭幕和习主席重要讲话,特别是一版整版刊发了习近平主席的大幅照片,充分反映食品行业对习近平总书记作为党的核心、军队统帅、人民领袖的敬仰和爱戴。

作为行业媒体,该报始终关注两会对于食品行业发展的引领作用。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下团组参加审议时,“高质量发展”这个关键词多次出现,认为,食品行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推动高质量发展是行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和动力。为此,把聚焦食品行业“高质量发展”作为报社报道选题中的重点策划和突出亮点,并将其贯彻落实到两会报道的始终,形成多层次、多角度、多方式的立体报道模式。3月16日,独家策划刊发了《食业人回应高质量发展宏大命题》,全面报道了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论述,采访了食品行业相关人士近60位,最终经过认真筛选刊发了43位业内人士对高质量发展的观点,引起业内强烈反响。这篇报道,得到中宣传部阅评表扬。

               融合两种媒介,扩大传播和影响

融媒体发展是当前传统媒体发展的必然趋势。今年全国两会,各媒体进一步加大深度融合,报刊、网站、微博、微信、客户端等媒体矩阵齐发力,打造全方位、立体化传播格局,多视角、多形式报道两会盛况。为更好地发挥新媒体优势,报社新媒体部重新整合优化了新媒体平台,将纸媒与一网多微一端以及视频制作结合起来,实现优势互补,发挥新闻传播的最大效果,使两会消息更及时、更鲜活、更全面地传播出去。

两会期间,报社官网“中国食品报网”设置了两会专题,及时传播两会动态;本报官微“中国食品报新闻”系统报道代表委员心声,大力传播行业反响;两会期间正式推出“中国食品报移动端电子版”,使报纸版面内容有了更大范围的传播。比如,《食业人回应高质量发展宏大命题》专题版,就借助新媒体的快速和大范围传播,于见报当天得到食品业界的纷纷点赞,起到了良好的宣传效果。

                做好三项保障,加强策划和服务 

为了保障两会报道顺利完成,报社采取了三项保障措施:

一是提前策划。编委会组织编辑部门从1月份即开始策划,集思广益,制定方案,特别是搜集了地方两会的报道文章并提出关键词、分类整理了近年来该报及《人民日报》等权威党报两会报道形式、下发了“两会规范用语”等,给记者编辑提供了详实的学习和参考资料。两会期间,开设的“两会通道好声音”、“两会舆情”、“两会表情”、“两会议食厅”等栏目,大多是短小精悍的稿件,呈现的是有个性、有观点、有态度的“金句”,与策划到位是密不可分的。

二是加强领导。报社成立了包括社长、总编辑等在内的两会报道组,全面协调两会采编工作,提高工作实效。2月下旬总编辑李振中牵头对编辑部门进行了业务培训,详细讲解了两会宣传报道注意事项和容易出现的差错等。两会期间,针对记者编辑新人多,特别是对新一届代表委员不熟悉等难题,报社全体动员,利用所有能调动的力量,尽可能地扩大采访对象和范围,全力保障两会报道的代表性和多样性。

三是抓好联动。报社明确强调,做好两会宣传报道是全报社的事,绝不仅仅是编辑部门的事。为此,加强了场内和场外互动、北京与地方联动,老人与新人互帮、一线与二线互促。例如,新媒体部一名过去长期在编辑部门工作的老同志,主动与编辑部门同志一起加班加点,为年轻编辑提供帮助;后勤部门的同志主动跟随编辑部门加班,为记者编辑上晚班提供安保、车辆、餐饮等方面服务;地方记者站主动向编辑部门认领任务,配合采访场外声音,等等,形成了本报两会宣传报道的合力。

打造四支队伍,提高能力和水平

报社着力打造上会记者、场外记者、版面编辑、融媒体编辑四支队伍,把宣传报道全国两会作为一个考验报社长期工作积累、锻炼提高队伍的重要机会,在确保全面完成宣传报道任务的同时,注重在急难险重任务面前让队伍、人员得到检验、考验、提高、提升。

围绕确定的高质量发展这一主题,上会记者克服种种困难,加班加点采写了《全国政协委员热议高质量发展,瞄准世界最高水平持续努力》、《坚持创新引领,建设经贸强国》等多篇自采稿件,与该报刊发的《国家发改委:创新完善宏观调控,推动高质量发展》《全国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中国经济要跑好高质量马拉松》等多篇文章相呼应。同时,通过采访政府部门、地方领导、行业组织、企事业单位,特别是结合舆情采集和分析的优势,推出了《“高质量发展”成为两会热词,社会各界关注中国经济新方向》的舆情分析报告,形成了5个版的“两会专题:高质量发展”专题报道,同时在版面基础上通过网络媒体的编辑、传播,汇聚了业界的反响,引发了行业的共鸣。

两会报道既是一次完成重大任务的考试,更是一次锻炼和提升队伍的机会。通过高质量、高标准的会战,记者编辑队伍、融媒体传播队伍、管理团队和后勤团队都经受住了重大考验、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为今后接受重大宣传报道任务、推动报社健康发展锻炼了队伍、积蓄了人才、丰富了经验、增长了才干,为报社长远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严把五审五校,确保质量和效果。

报社在日常报纸出版流程中,一般执行常规性的三审三校。从党的十九大起报道开始,报社在重大活动报道中提高了编校级别,采用五审五校,确保政治导向准确,杜绝技术性差错。今年两会继续启动了这一编校流程,在原有责编、主编、副总编签版基础上,强化了社长、总编辑在两会报道工作中的坐镇把关和审读人员在版面送印之前的审读。在重要稿件上,采取了社长、总编辑分别把关看大样、再汇总共同探讨的模式,引入了非专业编辑人员审读付印样的手段,通过这些方式,尽最大可能减少和降低差错,从而确保了两会报道的零差错零失误。

微信“扫一扫”分享至朋友圈

在线留言

你必须 登录后 才能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