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我们的网站。

第27届中国新闻奖作品:高扬主旋律 提高引导力

高扬时代主旋律,提高舆论引导力

—-第二十七届中国新闻奖作品评析

   第二十七届中国新闻奖评选揭晓了286件优秀新闻作品。这些获奖作品主题鲜明,生动地反映了过去一年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党全国各领域取得的新成就,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成绩,展示了全国各族人民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的新面貌。获奖作品题材广泛、水平较高,比较全面地展现了一年来全国新闻界坚持“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保持人民情怀,记录伟大时代,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的新成果,体现了新闻工作者坚持“四向四做”,深入拓展“走转改”,遵循新闻规律,推动媒体融合,努力增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和公信力方面取得的新成效。

   中国记协评奖办公室发表获奖作品报告,旨在总结经验、发现规律,希望能提炼一些优秀作品的共同特点,记录上一年度各新闻单位采写创制优秀新闻作品的基本历程,激励新闻界和新闻工作者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继往开来、开拓前进,真实记录伟大时代、提高舆论引导水平,为全党全国工作大局作更大贡献。

   一、什么是好新闻

   多年来,中国新闻奖评委会倡导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舆论导向、价值取向和工作志向,注重作品的新闻价值和传播实效,努力发挥优秀新闻作品对全国新闻界的示范作用。综合评委对优秀作品的把握和衡量标准,主要体现在“导向、选题、方法、表达、呈现、效果、责任”七个维度。

(一)正确导向,凝聚共识

   “文者,贯道之器也。”导向正确的新闻报道是社会的“黏合剂”、发展的“推动器”、道德的“风向标”,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基本要求,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来把握现实问题:比如在我国全面深化改革进入深水区,如何革除积弊,在“破”与“立”之间实现平衡?在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面对外媒唱衰中国经济的论调,如何理性认识机遇与挑战?在价值观念日益多元、传媒格局日益复杂的今天,如何找寻最大公约数,擘画同心圆,校准思想的航标?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定盘星”“指南针”。新闻作品体现新闻观,对于做好党的新闻舆论工作意义重大。中国新闻奖作为优秀作品的展示平台,必须把政治方向放在首位,生动地体现、全面地贯彻党性原则、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和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的基本方针。

   新闻舆论工作是党的一项重要工作,是治国理政、定国安邦的大事。党和政府主办的媒体是党和政府的宣传阵地,必须姓党。党的媒体和新闻作品坚持“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是应有之义。好的新闻报道,及时把人民群众创造的经验和面临的实际情况反映出来,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就是履行党的“喉舌”作用和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的有机体现,也是新闻工作者的努力方向。福建赤溪村在中国扶贫事业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中国扶贫第一村”赤溪村的幸福嬗变》通过邀请赤溪村脱贫攻坚的亲历者和推动者接受专访,全面回顾福建赤溪村脱贫攻坚历程,生动挖掘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艰苦奋斗、攻坚克难的背后故事,鼓舞人民群众意气风发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既展示了中国特色扶贫脱贫道路的光明前景,又生动体现了新时代新闻舆论工作者“保持人民情怀,记录伟大时代”的优良作风。

   真实性是新闻的生命,也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要求。新闻报道要根据事实来描述事实,不仅要准确报道个别事实,而且要从宏观上把握和反映事件或事物的全貌。中央电视台记者五次往返“悬崖村”,与村民同吃同住近一个月,在昭觉县采访近50天,历经6个月的时间最终完成《“悬崖村”扶贫纪事》这部作品。通过深入扎根、下苦功夫的方法,用精准的数据、生动的人物对话与客观的故事情节,真实记录悬崖村脱贫致富的艰辛历程,令人信服。

   核心价值观是人民的精神支柱和行动向导,好的新闻作品必须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有利于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振奋人们的精气神,铸就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中国精神。评论《以信仰之光照亮奋斗之路》将中国共产党95年的历史,放到改变中国命运的历程中考量,呈现共产党人坚守共产主义理想,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所取得的辉煌成就和伟大业绩。既有历史纵深,又有现实观照;既有理论深度,又有实践思考,在众生喧哗中定基调,在思想激荡中立主见,在人流涌动中举旗帜,导向作用明显。通讯《“新愚公”李保国》《巡视组长——追记李泉新》等以故事打动人、以情节感染人,淋漓尽致地展现出主人公高风亮节的精神品格,生动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激励人心。

   今天的中国正在走近世界舞台的中央,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目标越来越近。中国大事有溢出效应,国际事件也影响国内,成为一种常态。对内报道要有外宣意识,考虑国际影响;对外报道要有内宣意识,重视国内受众的感受。对内对外宣传都要讲导向,如此才能达到“团结人民、鼓舞士气,澄清谬误、明辨是非”的效果。《走向经济治理现代化的中国探索》围绕新常态下中国如何走向经济治理现代化的论题,以“怎么看”“怎么干”为视角,系统地阐述了习近平总书记的经济思想,以坚定的政治定力、正确的政治立场,奏响经济宣传的“黄钟大吕”,及时回应外媒唱衰中国经济的论调,也给国人吃了一颗“定心丸”。《锦绣记(海外版)》用讲故事的方式,呈现中国悠久灿烂的蚕桑技艺和丝绸文化,让世界看到中国人对传统技艺的传承和创新,是展现中国文化自信和文化创新的一次成功实践。《东京审判》围绕最新的学术研究、文献证据,独家展示海内外罕见影像资料,采访国际专家、亲历者及后人,向国际社会力证东京审判是一场文明、正义、公正的审判,起到了良好的舆论引导作用。

   (二)选题新颖,视角独特

   选择什么样的题材做新闻报道?怎么样选择新闻题材?这是做好新闻报道的开始,也是新闻工作者采访、写作、呈现的重要基础。好新闻在选题方面要兼具新闻价值与社会价值。所谓新闻价值,既要充分考量新闻事件的时效性、重要性、新奇性,又要考虑采用切入视角的独创性、特殊性甚至唯一性;所谓社会价值则强调新闻在记录反映时代、增进主流价值共识、促进社会问题解决、提供社会治理对策方面产生的重要影响。统观第二十七届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它们在选题上呈现“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特点。同一事件,视角不同,呈现千差万别,效果自然不一样。梳理不同作品的选题方法,有以下三个典型特点:一是强调大主题中的小情节,做到“得其一鳞一爪,不必观其全身”;二是反映小故事里的大时代,做到“一粒砂里见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三是挖掘旧话题里的新气象,做到“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

   这类作品在选题立意方面坚持从大局着眼、小处着手,精心剪裁、严格挑选出诸多具有典型意义,能反映事件本质特征的小情节、小片段,并且做到围绕主题、详略得当地谋篇布局,呈现化大为小、小中见大的表现效果,做到在大主题中的展现小情节。《弄潮儿向涛头立——习近平主席出席二十国集团领导人杭州峰会系列活动纪实》紧扣“G20杭州峰会”的宏大主题,巧妙设置议题,通过精心选择的画面和张弛有度的叙事节奏详实记录了习主席80多个小时里密集主持会议、发表演讲、会晤外宾的精彩时刻,遴选出峰会期间感人细节与场景,并穿插过去三年习主席在重大外交活动上的精辟观点,展现国际舞台上的中国理念、中国方案和中国贡献。

   2017年11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致中国记协成立80周年的贺信中殷切希望广大新闻工作者保持人民情怀,记录伟大时代,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统观本届优秀通讯作品,虽然叙事风格各有千秋,但大都是把主旨思想包裹在具体的事件之中,在故事讲述中生动展现内涵,让受众主动发现主题。它们将“人民”与“时代”的具体含义浓缩到生动而鲜活的故事文本中,通过人物对话、环境描写、场景设置等多元化的叙事元素,细致入微地呈现故事中的情节、情感和深刻寓意,发人深省、引人入胜,在小故事里呈现大时代。《别了,白家庄矿》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精准扶贫为宏观背景,从小人物曲折感人的故事中寻找突破口,以小见大、以情感人,引发良好的社会效果。文本结构紧凑,线索设定巧妙,情节铺陈得当,以白家庄矿的两对父子矿工为切入点,以“告别”为契机,以“新生”为内核,历史与现实交织呼应,将“去产能”的重大意义灌注于两对父子的感人故事中;《老郭脱贫记》选取了河南省封丘县贫困户郭祖彬的脱贫故事,从因病致贫到带头致富的转变中,呈现脱贫攻坚一线中具有内生动力的典型人物,有情节、见精神。

   好的选题要么得益于新闻事件本身的独特性和唯一性;要么得益于在老生常谈的话题中独辟蹊径,达到“旧瓶装新酒”的效果。本届不少优秀新闻作品便是充分利用了后一种选题技巧,在情理之中的普遍事件中,找到出人意料的特殊问题,于旧话题中呈现新气象。“粮食问题”曾无数次被见诸报端,但《产粮大省何以出现“买粮难”》一文则从河南省小麦连年增产的普遍现象中发现“守着粮仓缺麦子”的特殊问题。记者由表及里、深入调研,从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角度,分析小麦生产领域买卖“两难并存”等新情况,揭示种植结构和市场需求的不对称甚至严重脱节是根本原因,从而提出了一个关系我国粮食安全的重大问题,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和决策参考价值。

 (三)小心求证,真实可信

   真实呈现事件的原委,客观反映事物的本质是新闻报道的基本要义,也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客观要求。优秀的新闻作品只有把牢“真实”这一关才能提升自身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和公信力。新闻报道是否真实可信,可以从信息获取和信息验证两个维度进行衡量。信息获取指的是记者保持客观的立场,通过采访、观察、文献搜集、数据处理获取有效信息;信息验证指的是确保获取信息的可靠性,并保证信息之间的逻辑关联性。

   优秀的新闻报道离不开丰富、鲜活的素材,记者只有走到基层一线的最前沿,走到人民群众的劳动中,走到新闻事件的现场里,才能捕捉新闻细节、发现新闻人物、挖掘新闻故事。辽宁广播电视台记者历经2年时间,三进五台沟,与村民同吃同住,采访人物100多人次,积累了近2万分钟的访谈录音和原生态音响素材,创造性的运用“广播纪录片”的形式,最终推出《三进五台沟》这部作品。该作品紧扣习近平总书记对扶贫工作提出的“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以及“精准扶贫”的重要论述,生动报道了驻村干部李红冈在五台沟村驻村扶贫的过程,以及这个东北山村所经历的蜕变,客观记录,让人信任。

   所谓“巧妇难做无米之炊”,占有新闻素材的多寡直接决定着新闻报道的质量。但是,充足的新闻素材并不等于新闻事实。一方面,记者会受自身生活阅历和价值观念等主观因素的影响,降低对新闻事件呈现与判断的客观性和精准度;另一方面,新闻事件也在不断变化发展之中,新闻报道也要遵循变化发展的辩证法。所以,这就要求记者既要有敏锐的洞察与甄别能力,又要深度挖掘、及时验证各种信息之间的内在关系,经得住逻辑推敲。《惊心动魄160分钟——首次揭秘“长五”推迟发射》以真实数据为基础,还原客观事实,叙述逻辑严谨、情节扣人心弦,通过权威专家的解读,向听众解答“长五”推迟发射真实原因,呈现了重大主题的历史性时刻,发挥了主流媒体引导舆论、溯本清源的作用。调查性报道《一纸推广证,几多“生意经”》聚焦行政体制改革中存在的积弊,暴露了某些行政部门滥用权力、违规敛财的现实问题。监督性报道在采访过程中时常面临“取证难”的问题。记者通过明查暗访,跟进事件动态,形成采访记录20余万字,录音34份,照片70多张,直接或间接获取零散素材,再通过多方求证,形成证据链条,层层突破,获取事实真相,有事实的真相,也有逻辑的力量,让人信服。

   (四)语言洗练,内涵丰富

   语言表达对于新闻作品至关重要,它是传递新闻信息的物质载体,是新闻报道的最基本元素,决定着作品的基本呈现效果。著名记者穆青在写完《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后,要求在发表前送到兰考,给当地的群众读一下,征求他们的意见,写的文章与大家说的是否一样明白晓畅。本届获奖的不少优秀作品在语言表达上“内外兼修”,既有“形式美”又有“内容实”。内容决定形式,形式是内容的呈现,两者相互统一,相互补充。

   语言“形式美”强调语言准确规范、简洁洗练、通俗易懂。新闻的真实性要求语言文字应用的准确与规范,这一点在科技类报道中尤为体现。《1445种全新病毒科被发现》以及时、有效、精准地报道了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研究所发现了1445种全新的病毒科,并从遗传进化的角度揭示了RNA病毒发生和进化的基本规律。短小精悍、简洁洗练是清新文风的基本要求。《究竟谁在破坏国际法》《滥诉、妄裁和霸权难撼中国维护领土主权的决心》删繁就简、语言洗练、深入浅出、鞭辟入里,在重大国际问题上及时发声、有力回应。新闻要有广泛的受众,就要通俗易懂,主动运用群众语言、回归现实生活,不舞文弄墨、不抖知识点,才能提高可读性和耐读性,推出接地气、聚人气、冒热气的好作品。《三十年回望塔元庄》文笔生动、内容鲜活,将中央精神与基层实践有机结合,以“沾泥土”“带露珠”的语言绘就一幅新农村建设的全景图,生动展示作品的思想性与人文性。

   在信息繁杂、价值多元的时代,新闻作品想要先声夺人就必须让人能“听得到”,并且“听得进”。这就要求作品“内容实”,通过言简意赅的语言形式传达出更为充实、丰富、深刻的思想内涵,呈现出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表达效果。如何用深入浅出、言简意赅的语言把复杂深刻的内容表达清楚,并且让读者在通俗之中体会专业内容的充实?评论专栏《长安观察》负责人给评论员提出两点要求:一是“说大白话”,不能有掉书袋的冗赘,也不能有操弄外来语的晦涩;二是从现实中凝练概述揭示问题本质,不发空论,切中肯綮,这种较明确的“传播意识”,使表达实现了专业和通俗的统一。《浙江观察》专栏探索评论领域的“走转改”,为评论写作嵌入调研元素,以充实创作内容。该专栏鼓励评论员走进基层,就一个地区、一个领域的创新实践、发展气象乃至困惑问题开展深度调研,进而写出既有感性观察又有理性思索的新型评论文本。如《一次决策调研的大逻辑》《如何做好“返乡观察”》《特色小镇“落榜生”的启示》《垃圾治理 永不止步》《河长制2.0时代,浙江怎么干》等生动鲜活的评论观察,既提供了外界看浙江的窗口,也为基层治理提供有益启示,体现了党报评论文章内容的厚度与思想的深度。

(五)精彩呈现,创新融合

   本届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的一个显著特点,是更加重视丰富的形式和精彩的内容共同呈现,新闻版面和新闻摄影作品、新闻漫画不但有新的特色,而且在新闻作品呈现方面体现了媒体融合发展的新进步。特别是在新闻专栏、网络、国际传播等方面涌现了一批内容优质、有广泛而良好社会反响、体现技术创新特点的“现象级”新闻作品,反映了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新进展。本届共评选出24件媒体融合获奖作品,其中一等奖5件,二等奖6件,三等奖13件,占总数8%。

   遵循新闻传播规律和新媒体发展规律,是媒体融合的根本,也是新闻作品创新传播的关键。从本届获奖作品看,不少作品的内容在“准”“新”“微”“快”四个方面有所突破。“准”要求恪守新闻真实性原则,把准导向与方向;“新”要求移动新闻产品具有创新内容表达、丰富呈现形式的特点;“微”要求鲜活快捷、短小精悍,推出更多微内容、微信息,适应碎片化阅读特点;“快”要求即时采集、即时推送,迅速送达用户,在传播中抢得先机。以《中国一点都不能少》为例,针对“菲律宾南海仲裁案”公布事件及时推出新媒体报道,第一时间表达中国态度、中国立场、先声夺人、以正视听,重视传播节奏和时效度的结合,体现了“准”与“快”;在结合H5动图、短视频、海报、九宫格图解等形式的基础上,配发深度评论文章解读说理、答疑释惑,将“内容+技术”“内容+观点”深度融合,体现了“新”与“微”,成功地赢得受众较高的点击率和巨大流量。

   以先进技术为支撑,用最新的技术提升采编能力,拓宽传播领域,是融合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也是优秀作品成功的重要基础。《网上重走长征路之“征程”——红军长征全景交互地图》充分应用新技术的佳作:打开页面即可一目了然了解长征路线全貌,通过视频穿梭加三维模拟技术衔接进入长征沿途各点,以基于卫星遥感图像的虚拟景观地图,呈现出长征过程中不同地区的地形特点及天气特点。作品全程融入互动、问答、直播、VR、无人机、影视剪辑等技术,让网民产生代入感,跟随漫游路线,感受到长征强烈的历史感和红色精神。

   用互联网思维进行理念观念创新,推动新闻媒体体制机制转变是必由之路。媒体要发生融为一体、合二为一的化学反应,必须解决采编发流程再造这一难题。获本届中国新闻奖特别奖的名专栏“新华全媒头条”建设“中央厨房”指挥平台,通过充分整合新华社优质资源,发挥国内外分社联动效应,围绕重大活动、重点选题、重要人物组织策划报道,按照各媒体终端传播的不同要求,进行分类采写、适配制作、多元发布、统分结合,实现了传统媒体业务和新媒体业务从“相加”到“相融”,从“物理聚合”到“化学反应”,从“两张皮”到“一盘棋”的转变。一部优秀的媒体融合作品和专栏背后折射的组织指挥一体化、采集编辑集约化、产品制作全媒化、流程管理矩阵化的采编流程再造带来的新成果,是 “一次采集、多种产品、多媒体传播”的新工作格局。

   (六)传播力强,影响广泛

   新闻作品的传播力与影响力都属于效果范畴,传播力指的是媒体发现新闻事件、搜集信息素材,并对事件进行有效报道的能力与水平;影响力指的是新闻报道在深度和广度上对公众带来的影响,包括受众规模、受众对新闻内容的接受程度和由此而产生言行、思维方面的变化。传播力是提高影响力的基础,影响力是新闻传播行为的根本目标。优秀的新闻作品既要增强传播力,又要注重影响力。本次新闻评选中,涌现出不少阅读量逾“10万”引发了线上线下受众的广泛关注的“现象级”作品。

   新闻作品的传播效果,归根结底还要看受众的接受程度。受众感受不好,报道再多也是孤芳自赏;社会共识不高,包装再好也是顾影自怜。如何改变新闻报道中假大空式地喊口号,足不出门就提对策的老思维、老套路,还需要有问题意识。需要在“用户”上下功夫,坚持用户思维增强传播力,由媒体“上菜”变为用户“选菜”,不断提高针对不同口味受众的“烹饪水平”。《新华社特约记者太空日记》创新性设置议题,用互联网思维构建报道视角,注重人文关怀、突出与受众互动,以文、图、视频、网络等多种方式立体式呈现,从不同层面为受众提供有效信息。《您好,马克思》以主题鲜明的原创视频、原创报道和交互性强、表现形式多样的图表、H5、公众号文章等形式形成聚合效应,点燃了年轻群体认识、了解马克思的热情。

   一部经得起当下检验、历史淬炼的优秀新闻作品,不仅能引发受众情感共鸣、引导社会舆论发展、凝聚核心价值共识,还可以为国家出台公共政策提供咨政依据,为根除社会沉疴旧疾,提供对路良方。深度报道专栏《人民眼》以“顶天立地研究问题”“吃透两头讲好故事”为遵循,以推出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新闻作品为要旨,直面问题、扎实采访、客观报道,集纳了一系列传得开叫得响、制作精良的作品,也切实推动了实际工作的开展。《拿什么拯救你,一“号”难求》《“农改居”:农民的权益只能增不能减》等深入调研、扎实采访,反映群众呼声,回应基层关切,所提意见具有建设性,产生良好的社会效果。

  (七)遵循使命,履行职责

   新闻舆论工作者是党的政策主张的传播者,是时代风云的记录者,是社会进步的推动者,公平正义的守望者。一些作品直面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揭露社会丑恶现象,激浊扬清、针砭时弊,客观、准确、全面地报道事实,展示了媒体良好的社会责任,也体现正确的舆论导向。

   《安徽宿州宋庙小学“要求受助贫困生出钱请吃饭事件”调查》以解剖“麻雀”的方式,完整呈现事件所暴露出的基层政治生态,通过揭露种种社会问题,发挥新闻舆论监督的作用,为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厚植党的执政基础提供了一个生动样本。《谁制造了“毒跑道”》通过对毒跑道生产、销售、铺设、使用的来龙去脉进行了独家调查采访,由此揭开了国内塑胶跑道行业无规、暴利的内幕。不仅对事件本身起到答疑解惑、正本清源的作用,也为国家制定法律法规提供强有力的事实依据。《幸存者——见证南京1937》之《沉默的伤痕》以五位健在的、具有代表性的南京大屠杀幸存者为拍摄对象,通过远赴海外挖掘影像、史料,采访海外研究专家的形式,真实再现侵华日军在南京犯下的暴行,成为第一次为南京大屠杀幸存者集体留证,第一次完整讲述幸存者人生故事的纪录片,创作者在坚持客观性的基础上为历史正名。

二、新时代如何创作新闻精品

(一)善于统筹“发现力”“表现力”,采写好新闻

   本届获奖的文字作品来看,新闻的表现力与发现力共同构成好新闻的两个重要方面,直接决定着新闻是否具有影响力与传播力。所谓发现力,是指记者把新闻本源所蕴涵的新闻价值转化成新闻报道并传播出来的能力。所谓表现力,是指新闻作品以文字、图片、音视频等形式呈现在广大受众面前的效果。“发现力”是“表现力”的前提与基础,记者发现新闻素材的多寡直接决定着新闻作品的呈现效果;“表现力”是判定新闻质量的重要考核指标,是“发现力”可否有效发挥作用的检验方式。在媒体融合快速发展的新时代,统筹“两力”和提高“两力”对于创制优秀新闻作品意义重大。

   重大题材往往反映着社会发展的进程、标识着时代前进的方位,是讲好中国故事的素材库,是人民获得感、正能量的聚集区,要提高新闻发现力,善于从重大题材中发现新闻。第二十七届新闻奖获奖作品中不乏以建党95周年、长征胜利80周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一带一路”建设、精准扶贫等宏观话题为题材的作品。如何从这些重大题材中,写出超常规的作品,要求记者能善于抓住大主题中的小细节,挖掘大时代里的小故事,以发展的眼光把握整个新闻事件的发展历程,在旧话题中发现新思路。提高发现力,要求记者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统筹社会价值与新闻价值两个追求。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就要坚持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指导发现新闻的过程,做到学而信、学而行、学而用,解决好“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的根本问题。坚持社会价值就是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要求,推动社会问题的解决,为社会治理提供咨政意见;坚持新闻价值就是要在尊重新闻真实性的基础上,切入角度有所创新,注重时效、性质、范围等特点。两者共同构成新闻发现的价值遵循,并且与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相统一。提高发现力,要培养记者创造性采访的能力,在看似“荒漠”的角落发现新闻的“绿洲”。记者的创造性劳动,要求在脚力、眼力、笔力、脑力“四力”上下工夫。脚力到位,笔力才能厚重;眼光敏锐,思想才能独到。无论是范长江走遍大半个中国写下《中国的西北角》,还是汤计为公平正义奔走呼告,推动呼格吉勒图案的重审,亦或是《索玛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悬崖村”扶贫纪事》用鲜活的故事、细腻的情节感染人、打动人。这些都在说明只有将“四力”融会贯通,才能出佳作、见精品。

   提高作品表现力,深入挖掘和全面展示新闻事实,就要多在“细节”处下工夫。所谓细节之处见精神,细节之处打动人,好记者要善于在真实的世界里发现细节、积累细节,在充分掌握细节之后,还要善于构思,巧妙运用,从而丰厚主题,突出思想内涵,激发摄人心魄的力量。编筐编篓,全在收口。好文风、好文字是检验作品优劣的“量化指标”。这就要求记者要不断创新报道手段与方法,自觉运用群众语言,选择平民视角、饱含人文关怀,用讲故事的方式,将通俗易懂的生活化语言呈现出来,使语言文字的表达回归生活,更加接地气、聚人气、冒热气。当然,文风、文字改善的背后,更需要工作方法的改进,这需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指导实践,在选题上更加务实、不回避难点;在报道视角上更加亲民、不刻意拔高,始终保持人民情怀,记录伟大时代。

 (二)充分尊重广播传播规律,创新好节目

   如何创作出经得住时间淬炼、人民考验的优秀广播作品,需要在发挥广播优势、创新报道形式、适应融合发展三个方面下工夫。

   广播新闻的宣传手段以“听—说”模式为主,其特点决定了声音要素的重要性,要制作出脍炙人口的精品佳作,就要把好语言表达这一关。第一,要“吃透两头”与把握三种话语体系并重。“吃透两头”,就是“对上”要深刻领会党中央的政策、理论、方针、路线,将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指导思想应用到具体的传播实践之中。“对下”就是要深入基层一线,倾听百姓声音,回应群众诉求,关注贴近百姓生活的实际问题。三种话语体系指的是官方话语体系、学者话语体系和群众话语体系。将三种话语体系融会贯通,在其间自由游走,既能做到高屋建瓴,兼具深度与广度,又可以适应不同人群的理解习惯。第二,既要通俗易懂,又要言之有物。要充分释放广播靠语言传播的特点和优势,大量采集和使用同期声,力避书面式话语、念稿式话语、宣教式话语,从而使报道具有真实感、生活感、现场感、画面感和人物形象感。如《三进五台沟》便充分发挥了语言的优势,呈现了被采访者原汁原味的语言风格和状态,拉近与读者的距离。

   创新是驱动新闻作品精益求精的内在引擎,广播作品要结合自身特点,创新表现手法和手段,讲出既有新闻性又有思想性,既有生活性又有思辨性的中国新故事。要快速切入主题。由于广播的时间有严格的时间限制,所以要求播音员精心挑选、取舍新闻素材后,简明扼要地介绍主要新闻要素,围绕主题、快速入题,不拖沓、不模糊、清晰明了;要注意细节。一篇报道,往往让读者记忆犹新、记忆深刻的还是某一处与众不同的细节。所以适当地对新闻的细节进行强调与放大,营造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提高说服力与感染力。要设置悬念。将客观真实的新闻素材进行巧妙地编排,呈现故事中的情节性和曲折性,达到一波三折的效果,带动听众的情绪,满足听众探求真相的求知欲望。《惊心动魄160分钟——首次揭秘“长五”推迟发射》选中重大选题中的小概率事件,以广播特写展现火箭推迟发射背后惊心动魄的全过程,收到了良好的传播效果。

   在媒体格局发生巨变的今天,广播作品也要适应融合发展的趋势,搭上时代发展的节拍。一是要充分借用新媒体的平台,第一时间将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分类整理,从而进行准确、高效的新闻传播,做到既应用新媒介,又先于新媒介的内容宣传速度。二是增强与听众的互动性。如其他传统媒体一般,广播作品也仅仅是以单向传播为主,其传播效率受到局限。所以可以引入新媒体介质,增加用户的参与程度,提高新闻吸引力。

   (三)努力整合媒介资源,提高传播力

   无论是报社、通讯社还是广播电视台,谁能下好媒体融合这步先手棋,谁就可以在新闻传播格局剧变的今天占据有力地位。传统媒体要发挥自身“内容优势”之长,利用新媒体的技术优势和传播优势,以“互联网+”的思维方式开展新闻传播实践,实现从“相加”到“相融”,充分打破行业壁垒、专业壁垒、职业壁垒和媒介壁垒,深化拓展媒体融合的路径。

   媒体要在资金、技术研发、人才引进等方面加大投入,充分利用好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推动媒体融合发展;还要充分发挥传统优势,在议题设置、话语把控、表达方式、价值坚守等方面做强、做优,把内容做好做精做出特色。在回归新闻内容的本质同时,把新技术应用好、建设好新平台新载体,实现内容优势与技术优势的“双轮驱动”“两翼齐飞”。

   再造采编发流程,是优质新闻产品脱颖而出的保障,是媒体深度融合关键节点,是攻克媒体融合的“腊子口”。要构建适应融媒体生产的采编发网络和采编发流程,正确处理“统”与“分”的关系,以“中央厨房”为抓手,形成“一次采集、多种产品、多媒体传播”的工作格局。将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在采编指挥调度、重大选题策划,采访力量、稿件资源等方面充分整合起来,把报、台、网、微、端的资源平台充分结合起来,实现“1加1大于1”的效果。

   媒体转型,归根结底还要靠人的转型,要培养全媒型人才,精通“十八般武艺”。传统媒体有着先天的人力优势,要盘活、利用好这些人才资源,打造好全媒型人才队伍。一是机制上保障,强化绩效考核,创新激励约束,对稿件实时监测、动态排名,稿酬向独家、原创、首发倾斜,与首发率、转载率、落地率挂钩,进一步激发生产力、激活创造力、提升传播力。二是培训上引导,通过专题培训、实战演练、业务研讨、观摩交流等方式,重点引导现有人员向全媒记者、全媒编辑、全媒管理人才转型,鼓励传统媒体的名记者、名编辑、名评论员、名主持人到新媒体平台上去施展拳脚,开办原创栏目,培育品牌公号,成为传播正能量的“网红”。

  (四)切实讲好中国故事,提高公信力

   中国已经进入新时代。面对全球经济社会发展和传媒格局的新变化,我们有责任也有条件向世界传播自己的主张、弘扬自己的价值、讲好自己的故事,培育与我国国际地位相匹配的国际传播能力,以更加全面、真实、鲜活的形象,让外国受众读懂中国、理解中国、信任中国。

   要把我们“要讲的”和国外受众“想听的”结合起来,做好差异化、分众化传播。媒体要用国外受众“乐于接受的方式、易于理解的语言”打造融通世界的故事载体,构建融合中外的话语体系。在符合中国特色、中国国情的范畴内,形成属于中国的修辞、语言、语境;同时考虑到外国受众的理解方式、表达方式和长期的文化价值理念。

   要把“自己主动讲”和“请别人讲好”结合起来,增强议题设置能力。议题设置是对外传播的关键环节,是提高新闻舆论引导力,把握话语主动权的重要内容。首先,媒体要围绕涉华舆论重点、热点问题进行充分研究,不回避、不绕弯,正视发展中的矛盾问题,真实传达中国的价值理念,有效引导国际舆论公正、理性地接受和理解一个多元的中国;其次,要把“陈情”与“说理”结合起来,选取与人们息息相关的故事载体,以小事件透视大时代,以小人物折射大变化,以小故事揭示大趋势的方式寻找情感的共鸣,实现文化的共通。最后,要善于“借嘴说话”“借筒传声”,向世界传达中国立场。《普京接受新华社社长独家专访 表示期待打造更紧密俄中伙伴关系》一文通过精准把控议题设置,抓住中俄利益交汇点、话语共同点和情感共鸣点,达到了巧妙引导对话者的目的。通过普京之口,向全世界传播了中国立场,实现了传播内容的有效放大和传播效果的成倍增加,有力唱响了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光明论。

   要切实把握好“时度效”,提升讲中国故事的能力。“时”既强调首发效应,又注重把握节奏。要针对国外受众的阅读习惯、阅读方式,借用移动端社交平台,做到量体裁衣、精准推送;要把握好传播时机,顺势而为、因时而动,不超前、不滞后,在时间上把握好火候。“度”强调要讲究传播策略,找准角度、掌握力度、挖掘深度、呈现温度。以适合本土化、区域化的内容产品传递中国价值、传达中国声音。如《我们的更路簿——三沙属于中国的历史证据》从普通渔民记忆中的故事为切口,例证中国享有南海行政管辖权的不争事实,成为回应南海仲裁案的外宣佳作。“效”是对新闻作品的最终检验,可以通过发挥媒体融合的传播优势、发挥既有国际影响力的公众人物的作用,加强中外媒体交流合作等方式提高传播效果。

   新时代,新闻工作者所肩负的使命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大,新闻舆论工作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复杂。新闻工作者只有不断增强“四力”,用脚力深耕一线基层,用眼力捕捉中国故事,用脑力解读人民情怀,用笔力诠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精彩华章,才能不愧时代赋予的使命,不负人民寄予的厚望,推出更多具有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与公信力的精品佳作。(中国记协评奖办公室)

微信“扫一扫”分享至朋友圈

在线留言

你必须 登录后 才能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