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我们的网站。

储能再迎利好 万亿市场亟待挖掘

新型储能迎来政策利好。近日,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出台《关于加快推动新型储能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25年,实现新型储能从商业化初期向规模化发展转变,装机规模达3000万千瓦以上;到2030年,实现新型储能全面市场化发展。

业内人士表示,此次《指导意见》的出台,将发展建设新型储能市场的重要性提升到至新的高度,“十四五”期间储能将迎来大规模发展。

万亿市场空间被打开

储能是实现双碳目标和能源革命的关键支撑技术。在政策支持下,储能经过多年快速发展,目前已步入商业化初期发展的新阶段。

“在双碳目标及能源转型大背景下,储能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是大势所趋,也是需求所向。”在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常务副理事长俞振华看来,规模化发展储能,需要国家层面统筹出台专项规划,这正是《指导意见》出台的重要目的。

电力规划设计总院技术创新与产业策划中心专家朱瑞元说,《指导意见》立足“十四五”战略窗口期,着力破解政策难题和管理痛点,为 “十四五”新型储能高质量规模化发展顺利起步奠定坚实基础。同时,也为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实现双碳目标提供重要支撑,为催生国内能源发展新业态夯实技术基础。“由于新能源具有间歇性、波动性特征,且规模不断增长,客观上要求新型储能发展必须提速。”

值得一提的是,《指导意见》提出,到2025年装机规模达3000万千瓦以上。据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数据库统计显示,截至2020年年底,已投运的新型储能累计装机规模达到328万千瓦。

“从2020年年底的328万千瓦到2025年的3000万千瓦,未来5年新型储能市场规模要扩大至目前的10倍,年均复合增长率超过55%。”俞振华说,这一规模总量及增长速度,将为行业、资本释放积极的政策信号,引导社会资本流入,助推储能万亿元市场快速到来。

存在诸多痛点与掣肘

不过,与储能快速增长的装机量和亿万市场空间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储能产业仍存在诸多痛点与掣肘。比如安全问题,储能标准尚不统一、商业模式尚不清晰、运营成本居高不下等。

“过去十几年,整个储能行业一直在提几个核心痛点,时至今日依然是掣肘产业发展的瓶颈。”俞振华说,第一是安全问题,要进入大规模能源系统,安全问题需要解决;第二是收益问题,储能电站建设成本相对较高,而收益不明确,不能体现储能的真正价值;第三是技术进步,如何通过技术的迭代升级迈向平价上网。

朱瑞元表示,当前新型储能建设成本偏高,加之商业模式单一、盈利空间小,项目抗风险能力差,出现因成本问题造成以次充好、“劣币驱逐良币”等问题。与此同时,政策机制和市场环境不完善、建设运行管理不明确不规范、标准体系不健全等问题日益突出,“如果没有稳定的政策预期和市场环境,很难培育出可大规模复制的商业模式。”

培育健康商业模式

面对机遇与挑战,在《指导意见》的指引下,如何加速推进新型储能产业发展?

“国家层面针对储能的发展还需要出台一系列政策,破除产业发展面临的一个个‘硬坎’。随着政策及市场机制的完善,将会催生出一个个新的商业模式。”俞振华表示,应明确支持各应用领域的储能布局,鼓励储能多元发展,电源侧、电网侧、用户侧都要进行支持,同时健全新型储能价格机制,推动储能商业模式建立。

朱瑞元说,要明确新型储能市场主体身份,推动储能进入并允许同时参与各类电力市场。这是为了实现新型储能多重市场价值的叠加,培育出健康的商业模式。

在技术进步方面,俞振华表示,通过“揭榜挂帅”的方式,整合产业链上下游的优势,推动产学研用融合发展,集中力量攻关产业规模化发展的关键技术难题,促进储能多元化发展。

朱瑞元说,要强化技术创新,攻克卡脖子技术,并以技术进步推动成本下降和规模化发展。

此外,在推动储能商业模式、技术进步的同时,储能安全问题不容忽视。“新型储能规模化发展的前提是解决安全问题。近年来国内外储能安全事故频发,引发社会和业界广泛关注和担忧。”朱瑞元说,从安全技术、安全标准、安全管理3个维度提出对策。比如在安全标准方面,要健全储能电站设备制造、建设安装、运行监测等环节的安全技术标准及管理体系,完善设备检测认证和并网检测标准。

责任编辑:牛淋淋

微信“扫一扫”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