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我们的网站。

向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勇毅迈进

这是值得中国与世界永远铭记的历史性伟大成就!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代表党和人民庄严宣告:“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持续奋斗,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回首风雨百年奋进路,作为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业已成为永载中华民族发展史册和人类文明发展史册的辉煌纪录,我们党向人民和历史交出了一份优异答卷。展望接续奋斗新征程,作为中国共产党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正行进在我们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意气风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的赶考之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向人民和未来作出了一项庄严承诺。

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是一篇光辉的马克思主义纲领性文献,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深入学习领会“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就是在顽强拼搏实践中全面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在争取更大光荣中践行政治担当、增强历史自觉、坚守人民立场、牢记复兴使命,在投身时代进步中积极推进党和人民事业蓬勃发展。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方向,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也是“七一”重要讲话内在体现的核心要义,充溢着思想与实践表达的时代逻辑。教育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孙存良认为,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立足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的重大时刻和“两个一百年”历史交汇的关键节点,提出了以史为鉴、开创未来“九个必须”根本要求,对新时代经济社会各领域发展作出新的理论概括和战略指引,提出一系列新的重大思想、重大观点、重大判断,系统全面、逻辑严密、内涵丰富,是一篇充满马克思主义真理力量的纲领性文献。

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华中科技大学国家治理研究院院长欧阳康表示,中国共产党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把社会主义由空想变成了科学,更成功探索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道路,形成了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形成了一种全新的发展格局,创造了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向全世界鲜明展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越性。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一系列关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观点新理念,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和制度作出重大的原创性贡献。山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王增福有针对性地分析说,就“道路”而言,将总体布局从“四位一体”发展为“五位一体”,提出“四个全面”,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等,都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新发展。就“理论”而言,最大的理论贡献是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关于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社会主义本质特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等方面的新观点,进一步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制度”而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强调,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中的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构建党的全面领导制度体系、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制度等内容,凸显了我们党通过加强制度建设积极有效应对各类风险挑战的政治自觉。正是因为中国共产党人的“赶考”永远在路上,才能不懈奋进,披荆斩棘,创造出更多的惊世伟业,铸就更加辉煌的美好未来。

创造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

根据人民意愿和事业发展需要,提出富有感召力的奋斗目标,是我们党在百年历程不同时期的真实写照,这同样深刻影响着新时代继承建党精神、接续历史伟业、谱写辉煌篇章的实践进程。总结百年辉煌成就,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动了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正是从“走自己的路”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再到“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真实地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这一重大实践结论,深刻反映了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立足点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生长点的辩证统一,从而在牢牢掌握中国发展进步的时代命运中,始终把社会主义实践置于深刻的经济社会现实基础上,始终把中国发展置于同世界交往的普遍联系中,凸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性质的革命性、文明构成的全面性、文明发展的创造性、文明主体的人民性和文明进程的永续性特质。

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中的一系列重要论断,全面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现代化的实践认知与理论表达上升到新的时代高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为世界现代化理论谱系的拓展提供了中国经验。欧阳康认为,中国共产党对现代化的认识和实践实现了高度自觉,体现在把现代化与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内在有机结合起来,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道路;把现代化与市场经济和政府宏观调控内在有机结合,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现代化发展道路;把现代化与学习世界先进文化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在有机结合,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现代化道路;把现代化与人民幸福和民族复兴内在有机结合,赋予了世界现代化更加丰富的内涵和更高的精神境界。由此,中国共产党始终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逻辑,导引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境界,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新的伟大实践提供了不竭动力。

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激励我们向实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勇毅迈进。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研究所政治史研究室主任张金才表示,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时,我国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将全面提升,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成为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领先的国家,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实现,我国人民将享有更加幸福安康的生活,中华民族将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总之,中国式现代化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全面现代化,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走共同富裕道路的现代化,是立足中国国情、独立自主发展的现代化,是坚持合作共赢、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

一切为了人民,是我们党永不褪色的赤子情怀;一切依靠人民,是我们党立于不败之地的坚固根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应有之义。孙存良提出,在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中,扎实推动共同富裕,必须立足中国实际、着眼长远、多措并举、综合施策,着力解决在实现共同富裕道路上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必须始终坚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为党和人民争取更大光荣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的历史担当和使命追求,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注入了崭新内涵。郑州大学原党委书记郑永扣表示,迈入新征程,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领域建设,发挥党的领导作为总体战略的中坚环节、关键支点的作用。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欧阳康表示,“七一”重要讲话回望光辉历史、擘画光明未来,是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以史为鉴、开创未来的行动指南。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分析当代世界和中国的重大现实问题,不断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中破解现实问题,才能更好地探索变革发展和创新之路。

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用历史映照现实、远观未来,展现出强大真理力量和独特思想魅力。王增福提出,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要着力在融会贯通上下功夫,坚持把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同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有机贯通起来,同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贯通起来,同我们党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的宏阔实践结合起来。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必须将学深悟透“七一”重要讲话精神,提升到全党全国首要政治任务的高度加以把握,采取切实有效措施深化学习教育效果,往深里走、往实里走、往心里走。各级领导干部要发挥模范带头作用,提高政治站位、树立历史眼光,坚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关键在于自觉做好积极倡导者、坚定信仰者、忠实实践者。

作为高校教育工作者,东北师范大学副校长王占仁表示,在实践工作中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就是要更加坚定地将初心化作恒心、把使命融入生命,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更好地为服务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和人民幸福提供大学支撑、汇聚大学动力、贡献大学力量。

责任编辑:焦瑞智

微信“扫一扫”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