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在购物时受到“种草笔记”、测评的影响 “种草笔记”盛行 “杂草”丛生乱人眼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迅速发展及线上消费的普及,出门吃饭前看大众点评寻找附近推荐;买化妆品时翻翻小红书上的使用笔记;购买电子产品前,在视频平台上搜索博主的评测视频……如今,人们的消费决策也越来越多地受到博主“种草笔记”、测评影响。这些“种草笔记”和测评在给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引发了许多问题。
“种草笔记”成买前必看
艾媒咨询发布的一份调研报告给出了“种草”的定义:泛指“把一样事物推荐给另一个人,让另一个人喜欢这样事物的过程”。从某种意义上而言,“种草经济”是“网红经济”的进一步延伸。消费者被“种草”的主要渠道是网红达人的测评视频以及带货推广,占比皆超过六成。
去年5月,中信证券一份研究报告显示,有64.3%的“Z世代”(1995—2009年间出生的一代人)在购物时受到“种草”推荐的影响。艾瑞咨询在之前发布的《种草一代·95后时尚消费报告》中,将“95后”称为“种草一代”,称其拥有很强的品牌传播和“种草”能力。
“跟着博主的推荐买美妆产品,让我少踩了很多坑。”小红书深度用户王女士告诉记者,自己从大学时期就一直在小红书上看“种草笔记”,关注了许多和自己肤质类似的美妆博主,并经常在博主的笔记下留言,和网友们互相探讨使用感受,即使互不认识,但通过自己的使用分享让其他人选购该商品,会收获认同感。
肖先生是一位摄影迷,他告诉记者,“刚接触摄影时,买一套适合自己的设备需要提前做很多功课,在网上购买担心买到假货,直接去实体店又担心听了导购的介绍买了超出自己预算的相机,好在有摄影博主的帮助,直接在帖子下留言自己的‘预算+用途+摄影水平’,博主直接为你推荐合适的相机型号。”
“对消费者而言,既希望买到最好的产品,又想在购买时省时省力。可在多数情况下,人们要买好东西就得‘货比三家’,纠结一番。”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副教授丁瑛指出,“种草”抓住了消费者心理,在提高其决策效率和准确率上提供了便利。
“虚假种草”要仔细识别
正当大家享受“种草”带来的便利时,一些“杂草”也野蛮生长起来。
近年来,很多消费者养成了在购物前观看博主的习惯。测评博主对商品的亲测讲解,可以让消费者更好地了解商品的外观、功能、性价比等,避免“踩雷”。但是,记者调查发现,比起明显的硬广告植入,让消费者最摸不着头脑的还是那些隐晦的测评或“种草”类内容。
记者发现,小红书平台上,有的“种草笔记”会直接标注“广告”字样,但也有些“种草笔记”为了避免广告嫌疑,不直接在正文处插入广告语,而是将产品广告隐藏在评论区中,评论区的留言清一色的夸赞某产品功效好且用词相似度很高,产品的实际使用效果却不尽人意。为了应对“虚假种草”,网友们也绞尽脑汁,总结出若干反“种草”心得:打卡网红景点前先在社交平台上用“避坑”等关键词检索;多位博主短时间内推荐同一产品,要保持警惕……
今年3月,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的《“第三方测评”对消费者权益影响调查报告》指出,93.1%的“第三方测评”涉嫌存在测评标准类问题,其中缺乏测评标准的主观性测评多;55.7%的“第三方测评”涉嫌存在“商测一体”“以商养测”类的模式,难保公正性。
责任编辑:甘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