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我们的网站。

人民公安报:用“四力”书写公安铁军脱贫攻坚路

2020年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自1月7日“新春走基层”活动暨“脱贫攻坚一线见闻”主题采访启动以来,人民公安报将主题采访活动作为增强“四力”实践和实战“大练兵”的重要载体,组织了多路记者,于春节前深入贵州黔西南州、广西三江等公安部及各地公安机关定点扶贫地区进行蹲点采访,在一版显著位置特别开设了“新春走基层·脱贫攻坚一线见闻”专栏,集中报道了坚守脱贫攻坚一线的公安民警、辅警,公安机关扶贫挂职干部真抓实干、忘我付出,将扶贫与扶智、扶志相结合,带领贫困地区群众拔穷根、脱贫困奔向致富路的生动故事。

超前策划,做好“新闻+服务

早在2019年12月19日,总编辑孙福会带领人民公安报社脱贫攻坚工作组,深入公安部对口扶贫点贵州省黔西南州普安县、兴仁市,开展定点帮扶工作和新闻宣传工作,通过做好“新闻+ 服务”,锻炼记者的“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全媒展示公安机关在履行脱贫攻坚使命任务中的新作为新担当。

作为公安部扶贫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人民公安报社通过前期调研及专题研究,确定了通过“我巡逻的每一步都在帮助战友”大型公益活动帮扶10名普安县公安机关生活困难民警辅警、连续出资三年为普安民警辅警等订阅《人民公安报》《人民公安》杂志和《公安内参》,开展脱贫攻坚公益宣传,联手有关机构建立普安县数据产业基地以及结对帮扶普安县融媒体中心等产业扶贫、公益扶贫、文化扶贫等重点措施。

同时,人民公安报社超前策划,派出多路记者深入脱贫攻坚一线,对基层公安工作亮点,特别是扶贫攻坚的成效进行了采访报道。各地记者站也纷纷行动起来,对当地公安机关扶贫点进行深度采访。在普安县蹲点采访后,人民公安报全媒体采访组先后推出了《田智:修好脱贫产业路通往致富幸福年》《四处“化缘”,“教育市长”春风化雨润心田》等系列报道,采写了“沾泥土、冒热气、带露珠”的现场新闻和人物典型,宣传了公安部对口扶贫黔西南州普安县棉花村等地区的养殖、种植等产业,在“新春走基层·脱贫攻坚一线见闻”专栏率先刊发。

用“四力”扎实采访,与新闻现场零距离

“我觉得我的采访要像扶贫民警的工作一样踏实,要到最艰苦的地方去,要与现场零距离。”赴贵州省普安县高棉乡棉花村采访的记者邬春阳说。在采访中,他为了到棉花村小寨南面的坡耕地看一下砂糖桔种植基地,搭乘了上山的“皮卡车”,亲身体会连越野能力最强的农用车都无法上山的泥泞路,那条路也是村民们搞养殖的致富路,他们靠肩扛手抬,将一株株树苗种在山上。

翻山,翻山,不停地翻山…… 前往国家移民管理局定点帮扶的广西壮族自治区三江侗族自治县时,本报记者袁猛体会到了“九山半水半分田”的概念。为了解小学生们的真实上学方式,袁猛去三江独峒镇知了小学进行了采访,经历了爬坡转弯再爬坡,稍不小心就会踩到牛粪的泥泞路;走进大山深处的岑牙小学,袁猛更是经历了汽车倒摆渡船再爬坡的艰难。但他认为,一切都是值得的,因为他亲眼见证并记录了国家移民管理局派驻在三江的扶贫专班7名民警和6名来自上海出入境边检总站支教民警的倾情付出,也看到了孩子们对他们的深情。

本报记者时晨说,“只有真的走到基层一线去,才能写出具有现场感的生动稿件。”在这次新春走基层脱贫攻坚一线见闻的采访活动中,人民公安报社记者用脚力走近脱贫一线、用眼力发现生动细节、用脑力谋篇布局、用笔力讲述脱贫故事。报道从二十多位民警、辅警真实的扶贫故事切入,呈现了新时代公安铁军坚持党建引领、脚踏实地、只争朝夕、不负韶华的脱贫攻坚之路。

小细节反映大主题,烘托脱贫群众幸福感

1月7日“新春走基层”活动暨“脱贫攻坚一线见闻”主题采访启动后,记者王传宗跟随采访团赴河北蔚县深入采访,从1月7日8时至8日凌晨始终在路上,采访时脚一度冻得失去知觉。“零下20余摄氏度的低温下,村民们呼出的气息变成的一团团白雾,随着剧情的变化时轻时重、时急时缓。或站上矮墙头,或踩在三轮车上,或挤在戏台一角……大家不时跟着戏调哼唱,谈论着一年来你家的收入、他家的收获,个个喜笑颜开。”这是王传宗在河北蔚县南留庄镇曹疃村蹲点采写的《“咱们的好日子,就这样来啦!”》里的一段话。作为这场公安机关脱贫攻坚战的见证者和记录者,记者用充满温情的暖心话语、具有画面感的白描写法、亲切可感的直接引语,讲述了群众心声。(高莹)

微信“扫一扫”分享至朋友圈

在线留言

你必须 登录后 才能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