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扎实实“走”基层 欢欢喜喜过大年 ——中国文化传媒集团2024年“新春走基层”活动综述
“1月21日晚,山东省临沂市沂水县大剧院成为欢乐的海洋,2024年临沂市非遗春节联欢晚会在此举办。”
“在(新疆)新和县塔木托格拉克乡塔木托格拉克村,一场乡村服饰秀同样为村民搭建了表演舞台……”
“黑龙江省京剧院等艺术院团,推出200多场音乐剧、舞剧、交响乐等,以文艺小分队的形式,走进大街小巷、田间地头,把欢乐带给群众。”
……
2024年春节期间,中国文化传媒集团积极组织编辑记者践行“四力”,深入祖国大江南北,用手中的笔和镜头真实记录各地文旅人不忘初心,精心为百姓烹制的新春“文旅盛宴”;深切感受丰富多样的文旅生活给百姓带来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和幸福感;生动展示新时代文旅建设取得的新成就新风貌。
花样“文旅盛宴”,让群众欢喜过大年
“我觉得很开心,有掌声特别爽。” 10岁男孩加拉里丁•阿塔吾拉刚走下库车市首届村舞大赛的决赛舞台,就被演员们拉着合照,他参与表演的舞蹈《库车麦西莱普》获得了集体民族舞第一名。记者记录了这位10岁男孩无比喜悦的心情和更大的愿望:“我要登上更大的舞台,成为舞台上的‘明星’。”这次村舞大赛有100个节目参与选拔,共吸引700余人参赛,各族群众因“村舞”相聚,以舞蹈赞美生活,讲述着绚烂的乡村故事。
“锣鼓一响,新年气氛一下子就浓了,让人心情舒畅。”记者来到近日在陕西省西安市鄠邑区蔡家坡村举办的2024年春节“村晚”全国示范展示活动现场,感受“村晚”带给乡亲们的亲切感和巨大喜悦。本次“村晚”突出本土文化特色,从群众自编、自导、自演的节目中优选了10个精彩节目,既有婉转悠扬眉户曲子《五更鸟》、也有激情四溢的舞蹈《沸腾的黄土地》、激昂磅礴的老腔《黄河谣》。尽管冬天的田野白雪覆盖、寒意袭人,但乡亲们仍从四面八方赶来,将露天的半环形剧场挤得水泄不通。
春节期间,记者走进内蒙古自治区图书馆,浓浓的年味扑面而来。“岁转龙舞云腾起,春来福气步入门。这副春联既写出了龙腾的气势又写出了新年的祥和……”市民张国民在写春联活动现场认真评价着每一副春联,还感叹“现场书写的春联才有年味、韵味。”在另一边,工作人员向一群孩子们讲述饺子的来历,并教孩子们动手学包饺子。内蒙古自治区图书馆春节期间不打烊,不仅保障读者借阅需求,还推出无障碍电影展播、有奖竞答活动等新春系列活动,带大家过了一个有学有感有趣的新年。
《中国文化报》2月22日4版刊发“新春走基层”整版报道
非遗“闹”新春,让优秀传统文化走进百姓间
从东北的二人转到南国的粤剧,从江南的舞龙到西北的花灯……2024年新春,品种繁多的非遗“年货”,让更多人走进非遗,感受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2月11日大年初二晚,记者来到中国工艺美术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这里正在举办新春灯彩活动。“自贡彩灯用料非常独特,除了大家看到的瓷器、玻璃瓶之外,蚕茧、细竹篾、丝绸等均可作为制作彩灯的原材料。”讲解员现场为观众解开绚丽灯彩的谜底。“原来蚕茧也可以用来制作灯彩。太惊艳了!”跟着家人来赏灯的林玉玉十分兴奋。
醒狮起源于广东的传统民俗文化,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2月14日大年初五,记者来到位于广州市增城区2024岭南传统醒狮邀请赛现场。13支醒狮队伍施展绝活,以精湛的技术、高难度的动作、栩栩如生的狮形狮貌,让观众沉醉其中。观众陈女士连连点赞:“每一个动作都充满了力量。看那狮头高昂、狮身翻滚,好像是真狮子在舞动,太精彩了!”
春节期间,记者分赴各地非遗活动现场,带着读者,欣赏在广西南宁市良庆区蟠龙社区举办的一场高水平粤剧、邕剧表演,在山东临沂举办的非遗春节联欢晚会,在辽宁省鞍山市岫岩满族自治县举办的东北二人转诙谐表演,在宁夏举办的“焕新彩•潮动宁夏”非遗创意作品展销暨非遗年货市集,在黑龙江佳木斯市同江市举办的非遗体验展示活动。玻璃画、吹糖人、蜡染、刺绣、赫哲族剪纸、临平滚灯、亭趾高跷等传统非遗项目,鱼皮画、桦树皮画等非遗产品,“顶杠”“射箭”等传统体育与游艺项目,让群众零距离感受非遗之美,体验非遗之乐。
演出进灾区,用艺术传递党和政府的牵挂
2023年寒冬,一场突如其来的地震席卷了甘肃省临夏州积石山县。2月21日,为提振积石山县各族干部群众重建家园的信心和决心,传递党和政府对灾区群众的关心和牵挂,一场由甘肃省委宣传部、文化和旅游厅、民族事务委员会和中国东方演艺集团联合主办的“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情暖积石山”文艺演出在积石山县大禹广场温情上演。记者用笔记录了文旅人心系灾区,用艺术传递爱与希望的动人一幕。
欢快喜庆的歌舞、旋律激昂高亢的歌曲、气势磅礴的二胡独奏、跌宕起伏的杂技表演……演出深深感染了现场观众:“地震带给我们创伤和痛苦,但党和政府的关怀以及这场 热情的演出点燃了我们对未来的期盼!”
积石山县大禹广场的演出结束后,中国东方演艺集团演出团队马不停蹄赶往受灾严重的石塬镇石塬村、柳沟乡阳山村,在村子广场简易舞台上为灾区百姓传递温暖。去年积石山县突发地震后,中国东方演艺集团将《只此青绿》西安站1月14日专场演出的票房收益全部捐赠给积石山灾区。此次慰问演出结束后,中国东方演艺集团一行还来到石塬村调研灾后群众安置工作和受灾群众生产生活情况,看望慰问受灾群众,并深情表示:“待到乡亲们都住进美好新家园,我们会再来,再度奉上精彩的文艺演出。”
文旅中国客户端2月23日发布“新春走基层”报道《“待乡亲们住进新家园,我们再来”》
以文促旅,古村落奏响振兴新篇章
山西太原店头村古堡拥有2500余年历史,布局精巧,隐蔽神秘的阶梯、暗门、地道等相通相连,独特的军事和农耕文化,吸引了许多游客前来观光旅游。记者春节前夕奔赴店头村,记录当地村民如何巧妙地将历史文化与古村旅游相结合,并于在春节期间推出“赏冰滑冰找回儿时记忆”系列项目,让冰雪这一“冷资源”变成了“热经济”。村民郭春喜十分感慨:“我们不仅找到了新营生,还增加了收入,小时候的热闹场景也回来了。”
“在黎珍的家庭作坊里,炒米、打粉、擂馅、敲饼模、烧锅炉,欢笑声此起彼伏……”春节期间,记者来到有着300多年建村历史的广西博白县江正村大鹏堂屯,亲身体验这个古村落焕发出的勃勃生机。近年来,大鹏堂屯挖掘悠久历史资源,将村庄发展成远近闻名的“美食小村”,吸引越来越多的人前往旅游观光、举办文体赛事、开展拓展活动,将曾经处于交通末梢的小山村,变成了乡村旅游的“打卡地”。过年了,这里仍然是一片忙碌的喜人景象。
《中国文化报》2月21日5版刊发“新春走基层”整版报道
“此时阳光正好,我在柳江等你来”,记者行走在家乡四川省眉山市洪雅县柳江古镇,舞龙、舞狮、蹴鞠、投壶……传统文化让古镇春节更具韵味。当地近年来依托浑厚的传统文化成功打造多个品牌文旅活动,带来了旅游产业的欣欣向荣,仅正月初一,柳江古镇景区就接待游客3万余人次。
立足“走”“基层”,报道更“接地气”
在2024年“新春走基层”活动中,中国文化传媒集团提前统筹策划,沟通了解了各地文旅系统春节期间开展的亮点活动及典型人物事例,为记者深入采写奠定扎实基础。
参与活动的记者坚持实实在在“走”“基层”,走进文旅工作一线,走入偏远乡村,走到群众身边,用笔和镜头真实记录所看所闻。记者从农历腊月初八至正月初八,围绕“欢欢喜喜过大年”主题,1个月内采写“新春走基层”稿件10篇,内容涵盖景区焕新工程、公共文化场馆融合发展、文艺院团新创剧目等。其中,由他采写的《山东临沂:非遗晚会见生活》作为集团媒体“新春走基层”专栏首篇刊发。为采写这篇稿件,在大寒节气第二天冒雪赶到沂蒙老区,跟参与晚会的非遗传承人、导演、参演学生进行一天时间现场交流。晚会结束之后,又赶赴临沂市部分县区,采访当地非遗工艺传承发展情况,最终将一篇“晚会见闻”采写出来。正是这种扎实的工作作风,使“新春走基层”报道内容饱满,文字鲜活,“接地气”“有温度”。系列稿件刊发后,在各地文化旅游系统引发热烈反响。
《中国文化报》记者苏锐深入山东阳信洋湖乡采访
活动期间,集团所属《中国文化报》、文旅中国客户端等媒体均开设“新春走基层”专栏(专题),共推出文字、图片、视频等多种形式稿件270余篇。为扩大报道的覆盖面和影响力,集团还充分利用所属的报、端、网、微、号媒体矩阵及大型自有技术平台“中传云”的技术优势,对“新春走基层”稿件进行多渠道协同推广,全网总阅读量超 2600万,总曝光量超1.3亿。(中国文化传媒集团有限公司总编室王洪平、宋涵)
责任编辑:龚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