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跑出“加速度”——“中国经济发展新动能”系列报道之一
编者按:2023年以来,以电动载人汽车、锂电池、太阳能电池为代表的“新三样”成为我国出口新的增长点,为中国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新三样”的异军突起,是我国持续推动科技创新、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结果。《中国电子报》推出“中国经济发展新动能”系列报道,采访权威专家学者和龙头企业,探讨“新三样”如何保持快速增长的好势头,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敬请关注。
4月8日上午,伴随着一声汽笛长鸣,一列装载着赛力斯品牌新能源汽车的中欧班列(渝新欧)从重庆团结村车站缓缓驶出。这批“重庆造”新能源汽车经由阿拉山口口岸出境,最终运抵德国杜伊斯堡。
这是我国新能源汽车加速出海的真实写照。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今年1—4月,我国新能源汽车出口34.8万辆,同比增长1.7倍。在新能源汽车出口强势的带动下,今年第一季度,我国汽车出口首次超越日本,有望在今年成为全球第一大汽车出口国。得益于新能源汽车出口的快速增长,第一季度,我国电动载人汽车、锂电池、太阳能电池(俗称“新三样”)合计出口2646.9亿元,同比增长66.9%,占我国出口比重同比提升1.7个百分点,达到4.7%。在内需方面,今年4月,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达到64万辆和63.6万辆,同比均增长1.1倍,市场占有率达29.5%。作为“新三样”代表,新能源汽车产业正在打造中国经济增长新动能,形成高质量发展的新增长极。
“出海”扬帆起航
在上海外高桥港区海通码头上,装载着国内品牌新能源汽车的大拖车排起长队,一辆辆兼具动感与美感的车辆鳞次栉比,翘首以待漂洋过海的美妙旅行。作为全国最大的滚装汽车码头,上海外高桥港区海通码头出口航线遍布欧洲、东南亚、南美洲和中东地区,即使在今年“五一”期间依然是“车船如织”。
从上海口岸扬帆起航,中国新能源汽车按下出海“加速键”,出口品牌“百花齐放”。据上海海关统计,2023年第一季度,上海口岸出口电动载人汽车16.7万辆,货值387.3亿元,分别同比增长30.3%和63.9%,出口货值占全国近六成,稳居全国首位。其中,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出口占比近四分之一。此外,第一季度从外港海通码头“登船出海”的汽车超过23万辆,上汽MG、奇瑞、特斯拉品牌整车位列前三。
繁忙的上海口岸只是我国新能源汽车加速出海的一个缩影。如今,“中国造”新能源汽车已经行驶在海外的大街小巷,出口市场日益多元化。
2022年,比亚迪新能源汽车全年销量逾186万辆,超越特斯拉成为全球“销量冠军”,出海足迹遍布全球70多个国家和地区;长安汽车加快东南亚基地、欧洲总部建设,进一步提速出海征程;上汽乘用车“中国单一品牌海外销量冠军”MG品牌保持“四连冠”,在澳大利亚、新西兰、墨西哥、泰国、智利等近20个国家销售成绩斐然。赛力斯集团不断拓展上中下游产业链,丰富汽车出口品类,截至2022年已累计出口汽车近50万辆,出口市场涵盖70余个国家和地区;睿蓝汽车新能源车辆销往南美洲,今年将重点围绕俄罗斯、沙特、墨西哥、阿塞拜疆四大市场打造海外销量引爆点。据统计,2022年全球新能源汽车品牌销量榜单前20名中,比亚迪、五菱、广汽、上汽等10家中国品牌进入榜单,10家品牌新能源汽车合计销量占全年全球新能源汽车总销量的比重近四成。
出口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从前些年流行的服装、家电、家具等“老三样”,再到如今以电动载人汽车等为代表的“新三样”,外贸出口主打产品的“新旧之变”,折射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成色和动能越来越足。数据显示,2002年,我国全年汽车出口仅有2万辆;2022年,这一数字升至311万辆,其中新能源汽车出口67.9万辆。在新能源汽车出口的强势带动下,今年第一季度,中国汽车出口超过日本,排名全球第一。
“作为增长新动能,‘新三样’产品体现了中国出口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也为全球绿色低碳转型作出了中国的积极贡献。”海关总署新闻发言人、统计分析司司长吕大良说。
国内市场方面,今年第一季度,比亚迪累计销售55.21万辆,同比增长92.81%,其中3月单月销量突破20万辆;蔚来汽车共交付新车31041辆,同比增长20.5%……我国第一季度新能源汽车销量158.6万辆,同比增长26.2%,占新车销量比重达26.1%,体现出巨大内需潜力。从市场占有率看,今年4月,新能源汽车市场占有率达到29.5%,折射出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认可和接受程度不断提高。
创新技术领先全球
新能源汽车产销旺、出口旺的背后,是日益增强的原创技术优势。专家认为,技术进步大大增强了国内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内生动力与话语权,不仅让国内消费者更加认可本土品牌的新能源汽车产品,更让中国新能源汽车在国际市场上不惧竞争,具备一定溢价能力,成为引领外贸出口的“新三样”之一。
技术引领不断增强国内品牌在智能化领域的核心竞争力。长安汽车国际销售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宋爽对《中国电子报》记者表示,在电子电气架构方面,长安汽车将基于SDA-S打造“中央+区域”环网架构;在控制器方面,将完成中央计算平台、区域控制器等开发;在自动驾驶操作系统方面,将于2025年初步掌握Linux内核的定制化开发能力。
还有不少国内品牌通过海外建厂等方式参与国际竞争,增强在全球供应链中的参与度。2021年6月,长城汽车泰国罗勇工厂正式投产;2022年7月,蔚来汽车宣布在匈牙利投资建设旗下首个海外工厂,加强欧洲市场布局加电服务网络;2022年9月,比亚迪宣布在泰国建设产能为15万辆的新能源汽车生产基地;2022年12月,天际汽车宣布在沙特阿拉伯成立合资公司,投资设立新能源汽车的生产制造和研发基地;2023年1月,赛力斯旗下高端智慧新能源战略车型SERES 5亮相第100届布鲁塞尔车展,与20余家合作伙伴完成签约,新能源汽车战略的全球化布局更进一步;2023年2月,奇瑞汽车宣布将投资4亿元在阿根廷建设汽车基地;不久前,吉利在英国发布首个空间导向型纯电架构,迈向技术出海新阶段。
“新能源汽车市场爆发是产业技术进步、双碳战略推动以及市场认知不断提高共同作用的结果。”赛力斯集团董事长、创始人张兴海对《中国电子报》记者表示,在产业技术层面,我国已建立了上下游贯通的新能源汽车完整产业体系,突破了电池、电机、电控等关键技术,其中,动力电池技术处于全球领先水平。在智能化方面,中国新能源汽车产品也具有较大竞争优势,因此中国汽车产业正迎来“智能化+电动化”的“黄金时代”。
“我国拥有全球最完整的新能源车上下游产业链,从原材料、零部件、研发、制造、生产包括消费理念,我们都有着无可争议的优势。”睿蓝汽车董事长娄源发对《中国电子报》记者表示,当前,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已形成规模化发展,产业链供应链体系建立完整,在产品智能化、网联化技术运用,以及动力电池、电驱系统、操作系统技术等方面具备优势。
在娄源发看来,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已建立相对完整的“三纵三横”体系,特别是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取得较快发展,基本满足市场需求。同时,我国在智能化、网联化技术融合运用方面处于领先地位,去年L2自动驾驶乘用车渗透率已达35%。
开放包容拥抱世界
小鹏汽车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建立欧洲首家直营体验店;蔚来汽车在德国、荷兰、丹麦、瑞典四国市场提供订阅服务,通过“只租不卖”新模式实现完整、体系性输出……中国新能源汽车品牌以开放包容的态度与世界兴致盎然地握手,因需制宜,不断拥抱国际化与全球化。
“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出口战略从过去的被动式发展为现在的主动出击。”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付炳锋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曾表示,除了在当地建厂、与跨境品牌合作,国内品牌还采取自建销售渠道、通过共用技术定制化开发新车型等多种方式进行布局。
在今年上海车展上,长安汽车正式发布了海外战略“海纳百川”计划。宋爽对记者表示,长安汽车将在海外市场投资突破100亿美元(约700亿元人民币),海外市场年销量突破120万辆,海外业务从业人员突破10000人,成为世界一流的汽车品牌。
娄源发在谈及国内车企如何打响海外品牌时表示,通过建立海外体验中心及品牌中心,可以重点打造规范化样板市场,加大对经销商的扶植力度,提升客户信心和深入合作意愿,用1~2年时间做品牌沉淀并逐步拓网,占领消费者认知。今年,睿蓝汽车计划建设超过240家销售渠道及超过100家服务渠道,同时也在加速产品认证和落地,全年计划推进3款新车上市,在6月完成海外认证进度。
据介绍,赛力斯集团将通过技术创新进一步提升三电效率,完善生态应用,进行产品适应性升级,满足不同用户群体的智慧绿色出行需求。为更好地服务海外用户及合作伙伴,赛力斯集团还将在欧洲建设销售公司,在亚、非、拉、美、中东等地区建设营销服务中心。
张兴海对记者表示,作为新能源汽车领域的重要力量,赛力斯集团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倡议,不断开拓海外市场。通过重庆中欧班列和西部陆海新通道,赛力斯旗下的新能源汽车、燃油乘用车、微型商用车等产品成功进入法国、德国、意大利等国家市场,受到国际客户的欢迎。
总体来看,无论是对内优化体系,还是对外突围探索,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出海之旅需要克服不同文化的差异,也要适应不同文化碰撞所带来的“水土不服”。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总工程师许海东对《中国电子报》记者说,国内新能源汽车要想实现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品牌”的转换,相关企业还需要适应当地市场,了解当地文化和当地消费者的使用需求,更好地推动中国新能源汽车“走出去”。
责任编辑:甘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