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我们的网站。

食品添加剂何以被污名化

近一段时间,食品添加剂是一个热门话题。从网上关于食品添加剂问题的文章及相关跟帖评论看,不少人对待食品添加剂的态度并不友好,有的网友甚至视食品添加剂为洪水猛兽,将其全盘否定。这表明,民间仍有一些人的食品安全知识比较欠缺,还存在一些认识盲区误区。

“没有食品添加剂,就没有现代食品加工业。”这是食品业界的共识。目前,全世界食品添加剂种类已经超过1.5万种。我国允许使用的食品添加剂有2300多种,而且每年还会有新获准使用的食品添加剂加入进来。食品添加剂之用,既在于其可改善和提高食品的感官指标,保持食品的营养价值,也在于其更方便现代食品加工操作。比如,添加食品防腐剂和抗氧化剂可防止食品氧化变质,保证食品在保质期内保持应有的质量和品质,避免营养素损失,起到保持食品营养的重要作用。

由于食品添加剂是“入口”的东西,世界各国对食品添加剂的管理都十分严格。我国已经出台了较为完备的关于食品添加剂的法规标准,对食品添加剂的使用范围及用量等都有明确规定。只要企业严格按照国家法规标准要求正确使用食品添加剂,是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的。

不过,为人类食品工业发展及满足人们口腹之欲立下汗马功劳的食品添加剂,却并未能赢得应有的尊重,多年来一直被误读,乃至被污名化、妖魔化。尽管食品安全专家们经常就如何科学认识食品添加剂进行正面引导,可谓苦口婆心,但民间的误读似乎并未因此消除,而在一次次的食品安全事件之后,误读反而加深了。

有分析认为,食品添加剂遭不公平对待,一个重要原因是公众对食品添加剂缺乏准确、科学、系统的认知,对待相关问题和现象无法形成正确的判断,加之有的媒体特别是一些网络自媒体缺乏职业操守和科学素养,对有关食品安全的报道不负责任,往往未经调查证实即把“锅”甩给食品添加剂,让它成了食品安全的“背锅侠”。比如,人们经常听到的三聚氰胺、苏丹红、瘦肉精等,这些引发食品安全问题的罪魁祸首根本不属于食品添加剂范畴,它们都是非法添加物。但有的媒体对此并不了解,混淆了违法添加物和食品添加剂的概念,错误地将责任归结在食品添加剂身上,传达出食品添加剂会危害食品安全的错误信息,让公众对食品添加剂产生误解和抵触心理。

面对公众对食品添加剂存在误读的现实,食品企业应当负起责任,一方面要规范使用食品添加剂,为市场提供安全可靠的食品,让消费者放心;另一方面要通过各种途径向消费者传达关于食品添加剂的科学知识,让他们消除顾虑,形成正确认知。但令人遗憾的是,有些企业不仅不做正能量的事,反而利用消费者在食品安全知识方面的欠缺,制造“零添加”“无添加”等噱头,进行“恐慌式营销”,让消费者对食品添加剂的误解更深了。

到商超货架看看就会发现,从乳制品、饮料、火腿肠到调味品、食用油等,预包装食品标注“零添加”“无添加”已成风气。但企业对此并无统一口径,多是各说各话。如某品牌酱油产品包装标称“零添加”是指不添加味精和防腐剂,某品牌食醋产品所标“零添加”指的是在生产过程中不添加酒精、山梨酸钾等,而一款火腿肠产品标称“零添加”则是说其不添加甜味剂、不添加着色剂等。显然,企业所谓“零添加”,并非指不添加任何食品添加剂,只是为了突出“零添加”字样,忽悠不明真相的消费者,从而达到营销目的。

从以往发生的与食品添加剂有关的食品安全事件及依然存在的诸多乱象看,问题之源不在食品添加剂本身,而在人对待它的态度和行为。任何食品安全事件都可以通过采取有效措施解决,但民众若形成了对食品安全的非理性认识,并固化为一种左右其判断和行为的“理智”,这不仅不利于我国整体食品安全环境的改善,而且更会对我国食品产业发展产生负面影响。这也提醒政府相关部门,除了要不断完善相关法规标准,加强市场监管,做好为食品添加剂正名等食品安全科学知识的普及宣传工作也非常重要,一刻也不能放松。

责任编辑:甘霖

微信“扫一扫”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