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板栗登上大飞机
文/孟进图/赵晓兵
贵州省望谟县有个洛郎村,是上海均瑶(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均瑶集团”)的定点帮扶村。全村共有5个村民组7个自然寨,村民绝大部分是布依族,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户136户,507人。全村耕地面积有六千多亩,大部分耕地处在山高谷深的坡地,很少有水田。但当地的气候条件却适合板栗的生长。而且这里所产的板栗以其独特的香、软、糯得到民众青睐,村里几乎组组都有板栗基地,户户都有板栗树。
今年初春时节,记者与洛郎村村民何兴平以及同一小组的两个村民一起背着箩筐和刀剪上山实地查看。来到何家的承包地里,数百棵板栗树赫然眼前。虽然树叶落尽,但是疏枝横斜,虬干昂然。何兴平熟练地爬上树干,对多余的枝桠进行修剪。村民罗德胜则举起高枝剪修理最高处的枝条。
“如果三年前你来看的话,这块地可不是这样的情景。”何兴平对记者说,“那时这里杂草丛生,有的草长得比人还高。那时我们把板栗树种下去就不管了。秋天到了,栗子熟了掉下来,我们到草丛里去摸。摸到多少算多少。我这十几亩板栗地,一年的收入才八九百元,所以根本不愿花时间去管理。家庭的主要收入就靠外出打零工。”
“二十多年前,卖几斤板栗就可以支付请一个劳动力的工钱,家里每年产板栗三四千斤,两三年的板栗收入就可盖起一栋楼房。但到了四五年前,摘一天的板栗,工钱都难付,更别说靠板栗支付家庭开支了!”何兴平回忆起往事心情还是有些沉重。
2016年,根据国务院和中央统战部的安排,上海均瑶集团定点帮扶贵州省望谟县洛郎村。均瑶集团通过多次考察调研后确定了在洛郎村以建设“望谟县万亩板栗高产示范园”为抓手来帮扶当地村民脱贫致富。
均瑶集团派出的驻村帮扶干部徐建军从鼓励贫困户到园区去工作,成为“产业工人”入手,让每个出工的农民每天可领取100元务工补贴,确保了他们不出村就有稳定的收入。
“均瑶集团聘请了省里和县里的技术专家,定期在田间地头手把手的对我们进行嫁接、浇水、追肥、防虫、修剪等一系列规范化的培训。通过参加培训,我当年嫁接的10多亩板栗就取得了好收成。以前每亩板栗最高只能收一百多斤,现在能收400到500斤,产量翻了两番不说,而且板栗的个头均匀、卖相好,收入更是翻了好几倍。”何兴平一脸笑意地说。
2017年,何兴平又在山坡上增加了48亩种植面积,预计明年开始有收成,三五年后进入旺盛期,每亩六七百斤没有问题。
往年的村民们眼中被废弃的“养老树”,如今又成了脱贫致富的“摇钱树”。
“哆吉栗”的生产流水线上工人们正在认真筛选
2020年5月20日《中国民航报》4版
村民何兴平和他的小伙伴为板栗树剪枝
记者采访河洛郎村板栗扶贫项目的小组长们
望谟县洛郎村倚靠的大山,就是均瑶集团扶贫项目之一——望谟县“一县一业”万亩板栗高产示范园
光秀公司“哆吉栗”的板栗加工车间
记者感言(文/孟进赵晓兵)
今年春节前夕,中国民航报开设“新春走基层”栏目要求报道民航单位的扶贫工作,我们来到吉祥航空母公司均瑶集团的对口扶贫村——贵州望谟县洛郎村采访。
在望谟县的三天里,我们三进村庄,与村干部及贫困户农民深入交流,又与县政府、街道办领导座谈讨论,他们都认为均瑶集团的扶贫工作是真心实意、真情投入、真金白银。均瑶集团不是简单地给一笔扶贫款就一走了之,而是从挖掉贫穷根着手,用出工补贴的方式让贫困户得以勤劳致富;用扶持食品加工企业的方式让农民的板栗不愁卖;利用旗下航空公司的优势让小板栗登上大飞机。我们抓住这一亮点用无人机航拍、手机视频、图片和文字的形式,在报社的网站、APP、官方微博、官方抖音号等多个平台上进行了这组视觉新闻采访扶贫报道,受到广泛关注。
也许望谟县不是均瑶集团在投入扶贫款最多的一个县,但却是最有特色最见成效的一个县。一家国内的民企公司能把扶贫攻坚工作做到实处,深入农村大山里,采取供产销一条龙联动的形式,真正带领当地百姓脱贫致富,可以算是我国扶贫工作的典型和范本,我们被采访到的故事感动,也为这样的民企公司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