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我们的网站。

坚守“第一国门”护航冬奥盛会

导语

      脚下有泥、心中有光。为展现春节期间移民管理警察坚守岗位、服务北京冬奥会的生动实践,讲好移民管理警察的精彩故事,本报组织记者、采编骨干到北京边检总站开展了接地气、有深度的采访,推出来自“第一国门”出入境边防检查一线生动鲜活的报道,多维度解读国家移民管理机构广大民警坚守岗位迎新春、全力以赴护航冬奥盛会的精彩篇章。

国门的雪景有多美

      1月29日,记者跟随北京边检总站执勤三大队执勤一队,来到位于北京首都国际机场T3-D专区内的备勤区。
      北京首都国际机场T3-D专区是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唯一官方入境通道。为确保国门口岸疫情防控工作万无一失,早在2021年7月,北京边检总站就开启“7天闭环执勤、7天集中隔离、7天健康监测”闭环管理模式。

北京首都国际机场T3-D专区。

“香队,香队,请过来!” 备勤区内,一片忙碌。准备接班的检查员在警容镜前穿戴防护装备,电脑屏幕上显示着入境大厅和消杀区的实时影像,对讲机里不时传来勤务现场的呼叫。

“香队是谁?”在16点的勤务间隙,记者终于“逮到”对讲机里的香队——执勤一队队长刘香君。只见她风风火火冲进备勤室,从储物柜里掏出几个药瓶,用小勺挖出粉末,依次服用。

记者在备勤区采访刘香君。

“穿上防护服,吃饭、睡觉、上厕所都不能保证,吃药更是经常忘记。”工作压力大,长时间作息不规律造成了香队的易敏体质,由于不能定时服用药物,消杀喷剂不断刺激鼻腔,她的过敏现象一直没有好转。

“还有一个大航班,吃完饭的同志,马上换防护服跟我去现场。”吃完药,压了几口水,香队开始做下一轮部署。她个子不高,嗓门却极大。长长的走廊里,几个备勤室里的检查员们都能听到她的“命令”。

冬奥会开幕在即,来自世界各地的运动员陆续抵京,专区入境总人数超5000人次。为保障密集入境的涉冬奥人员顺利通关,严防境外疫情输入,检查员必须严格按照防疫流程做好现场消杀并规范穿脱防护装备,这需要大量时间,给警力轮换造成极大困难。因此,检查员一旦进入现场,至少要工作五六个小时,甚至更长时间。

移民管理警察验放涉奥入境人员。

听到“上台”的命令,检查员们立刻打起精神进入“战斗”状态。高效的执行力,让香队深感自豪,“我们都是共产党员,全凭自觉。”

口岸是战场,前台是前线。战场上没有配角,每一项任务都是胜利的基石。坚决服从命令,坚决完成任务,这种认识已经刻进每一个人心里,但连日来的入境高峰,还是让大家有些疲惫。

“高强度工作,开始肯定不适应,有许多需要磨合的地方,庆幸的是,我的队伍冲得上、靠得住、打得赢。”香队向记者介绍,进专区工作,除了要考量检查员身心素质、业务能力,更需考虑年龄层次,对年轻检查员来说是一次难得的历练,中层检查员继续发挥中流砥柱的作用,老检查员起到定海神针的效果。

队员们春节期间坚守战位积极乐观。

      香队口中的“老检查员”是全队年龄最大的李伟,今年48岁。想到前一晚,上小学五年级的女儿哭着说,“爸爸,我舍不得你走。”李伟便向香队请假,“我把积木送给孩子就马上回来。”
      “老大哥舍小家、顾大家的精神成为全队的参照。”讲着李伟的故事,香队流下眼泪。其实,香队内心也有牵挂,就是上小学二年级的儿子。
      1月26日一早,香队开车从家出发,这是她第三次进入闭环模式。看着路边的商场已经换上了节日装扮,想到将在隔离中度过除夕,想到不能陪伴儿子,她的眼泪奔涌而出。“当时,边开车边哭,时间节点太特殊了。”年关将至,最容易想家,香队带队坚守着这“最容易想家”的一班岗。

队长集全队压力于一身,对上工作不能出现丝毫差错,对下带着一批兄弟姐妹冲锋陷阵。她很清楚,检查员们其实并不怕苦怕累,就怕苦得累得没意义。

刘香君在督导台布置工作。

      “发现运动员身份注册卡与证件资料不符时,检查员会提交台外处理,这时,我要带着运动员穿过人员密集的候检区,到冬奥组委现场临时办公点对接审核。”在北京冬奥组委最新一次通报中,一天内涉冬奥入境人员复检阳性高达46人。香队对记者说,“有危险,必须我先上。”
      行动是无声的命令,身教是执行的榜样。全队民警排除万难,在入境高峰中,展现了责任与担当,圆满完成了各项勤务。
      记者在大队长闫小虎的严格监督和民警孙瑶“一步一动”的指挥下,反复练习穿脱防护装备。在没有随身物品的情况下,记者仅脱一次防护装备,就用了23分钟。其中,手部消杀7次,按规定每次至少30秒,而身边的民警早已穿脱自如,还总结了许多小窍门儿。“考试合格”后,记者终于被批准进入执勤现场。在执勤现场,记者看到每个检查台都贴上了冬奥会的吉祥物“冰墩墩”“雪容融”和大红的“福”字,充满了浓浓的年味。

孙瑶正在验放旅客,“90后”的她独当一面:示意受检,接取证件,人证对照,盖章放行,手部消毒,示意下一位旅客上前办理。全套流程,一气呵成。

记者在执勤现场

尽管提前喷了防雾喷剂,时间一长,护目镜还是起了一层薄雾,孙瑶只能稍微侧着头,透过没有水汽的位置仔细检查核对,确保录入准确。

在密闭的防护装备下工作,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记者身穿防护服才切身体会到个中艰辛。仅穿着一个小时,记者就需要大口喘气调整呼吸,同时明显感觉到口罩、护目镜对面颊及耳朵造成的压力,并不是孙瑶口中云淡风轻的那么简单。

“光顾着看证件了,没考虑其他的。不过,还是会后怕。”看到队里反馈的阳性旅客数量,孙瑶笑着说,每天回到隔离酒店会反复洗手。按规定,我们每48小时做一次核酸检测,当天22点出结果。查询结果时,心脏“狂跳”。

当“胆怯”的“孩子”变成国门卫士,所有的紧张都转化为确保国门口岸安全无虞的责任,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也收获了成长。

移民管理警察坚守国门护航冬奥。

      “检查台内外都要喷洒消毒液。”香队已经站了6个小时。勤务结束,检查员们陆续走下验证台。香队还在清点验讫章,检查消杀情况。检查员们三人一组从消杀区返回备勤室。回到备勤室,他们就“变回”了父母的孩子、妻子的丈夫、孩子的父亲……他们也是有血有肉的人,也会用自己的方式短暂休整——

孙瑶俏皮地对记者说:“幸亏过年没做美甲,不然防护手套都戳破了。”爱美是女孩的天性,孙瑶脸颊深深的勒痕,是属于她的美。

由于检查员被划为高风险岗位人群,他们所有共同居住人必须每周做一次核酸检测并向社区报告。新婚的检查员张正通过电话询问妻子,“出结果了吗?”

新警杨智朝说,他从来不敢告诉家里,自己验放过阳性旅客。

检查员尹芮的手机时不时亮起,她的手机壁纸是两岁女儿的照片。她与同为警察的丈夫常年分居两地。在得知自己要参加闭环管理后,她把女儿送上飞往爷爷奶奶家的飞机。

…………

      此刻,幸福简单,坚守值得。

移民管理警察深夜守护平安。

记者随队的12个小时里,执勤一队验放航班10余架次。

1月30日,香队带队值夜班。室外零下3摄氏度,天气预报显示“小雪”。记者再次跟随他们感受这班岗。

19点25分,记者坐上通勤车。清点人数后,19点30分准时出发。香队做着战前动员:“上完这次夜班,我请大家喝奶茶。”

“哇哦!”通勤车上一阵惊呼,盖过了香队的大嗓门。闭环执勤一成不变,总要给自己加点“味道”。

“证件带齐了没有?”“大家要注意保暖!”此刻,香队不仅是队长,也是家长。

“下雪了!”突然有人喊道。只见轻盈的雪和着夜的舞曲从天而降。通勤车刚好停在410号机位,飘飘洒洒的雪花如坠入凡间的精灵,给不远处的飞机穿上一层薄纱,检查员们迎着风雪进入备勤区。

轻盈的雪和着夜的舞曲从天而降。

责任编辑:牛淋淋

微信“扫一扫”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