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我们的网站。

浅析新闻报道的多向思维

 

  所谓多向思维,就是记者在思维过程中,不依常规,让思维沿着不同方向、不同角度扩散,从多方面寻找答案,从而引出更多的信息,探求多样性的结论的思维活动。一个具有多向思维的记者,总是能启动创造的闸门,从尽可能多的方面、方向来整合信息资源,捕捉到别人寻觅不到的新闻,并以新颖、独特的方式吸引读者。

  一、梳理信息资源,多向选择

  对新闻价值预先进行分类,可以有效地提高采编效率。但一般情况下,记者往往对看似无用的隐形线索不够重视。事实上,很多好新闻就隐藏在“无用”的背后。温州日报曾获浙江新闻奖一等奖的消息《一条建议产生亿元效益》,就是这样一条从“无用”线索中挖出来的“活鱼”。当时,正泰集团举行第二次党代会,从会议本身来说,仅是一条动态信息。但记者认真翻阅了会议材料,从集团党委的报告中看到“党委提出的一条建议在一年间就产生直接经济效益1亿多元”这样一句话,马上深入采访,写出了一条独家好新闻。同样,该报另一条获奖消息《温州老板日常不签字》,也是从隐形信息中梳理出来的。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一些大老板在日常工作生活中不像过去那么忙碌了,电话不多,签字也很少。于是,记者就此现象采访了有关企业和专家,了解到其原因在于,企业壮大后,这些民营企业的老板开始放权,把自己从日常管理中超脱出来,专门考虑企业的发展大计。这是一条非常具有新闻性的稿件,但其线索是很隐性的,记者若没有平时的采访积累以及多向的梳理选择,是不可能被挖掘提炼出来的。

  因此,记者在获得新闻线索时,一定要积极运用多向思维,多想一想,多看一看。这也要求记者不仅要始终保持一颗好奇心,更要打破固定的思维模式,尽量从全新甚至相反的方向去看问题,从而不让一条好新闻从我们身边溜走。

  二、深入新闻现场,多向透视

  面对同样的信息,谁能找出更好的视角,谁就能更好地吸引读者的眼球。这也是我们通常强调的挖新闻。但是,怎样才能挖出好新闻呢?

  首先记者一定要到现场。只有亲临现场,用记者的专业眼光去发现,才能看见别人看不见的新闻。去年6月5日,温州市环保局在广场摆摊开展咨询服务活动。这样的宣传活动很多,按常规顶多发个简讯,一些记者因此没有去现场。但我还是抱着“或许会有新闻”的心态前去采访。在现场仔细观察后,我发现,多数市民参加活动另有目的,那就是冲着赠品来的。于是,一条独家新闻报道《关注环保,还是关心赠品?》第二天见报,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好评,并获得全省现场好新闻竞赛三等奖。

  其实,作为新闻工作者,能够透过现象看本质是基本素质之一。但是,因为采访方式的不深入,常常使很多记者“丢失”了这种能力。因此,要写出别具一格的好新闻,不仅要深入现场,还要启动多向思维,对事物进行多向透视。我在采写《你分发资料,他随手丢掉;残疾人在干,健康人在看》的报道时,对此深有体会。当时,温州正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轰轰烈烈地开展各种宣传活动。同样是宣传性的新闻,如何才能避免和其他媒体“雷同”呢?为此,我在采访现场不仅注意“主旋律”,也观察“不谐音”,多向剖析事物间的内在联系,最后通过横向、纵向的联系,以对比的方式反映活动现场的“好与差”,让读者耳目一新。这篇报道打破了对事情“非好即坏”的简单评价,融表扬与批评为一体,从而更加真实、客观地呈现出事物的本质,取得了出奇制胜的效果。

  三、精雕新闻作品,多维加工

  新闻报道要不断创新,其目的就在于使新闻本身更“光彩夺目”,从而不断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从某种意义上说,这就要求记者对新闻具有精雕细琢的包装意识。记者在获得新闻素材之后,不要急于动笔,而是要先对所有的材料进行消化,看看到底适合写什么。是写消息,还是写通讯?是写短稿,还是写长稿?在选择了最合适的表达形式后,再对素材进行多维加工。诚然,精雕新闻作品无法改变新闻事件本身,但有时候创新的写作方法会提升新闻价值。2001年12月15日温州日报头版头条刊发了《冬季研究“一朵花”》一文,导语是这样写的:“在这个寒冷的冬季里,鲜花不但温暖着每个人的情怀,而且成为我们工作和生活的一种追求。昨天,市委、市政府召开专题会议,就为研究‘一朵花’。”这原本是一条枯燥的会议消息,记者若按照传统的写法——“我市昨召开花卉工作会议……”,估计没有多少读者爱看。但记者以创新思维对硬新闻作了软包装,这条新闻一下子就“靓”了起来。

微信“扫一扫”分享至朋友圈

在线留言

你必须 登录后 才能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