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我们的网站。

中国冶金报社 全力做好十九大宣传报道工作

 

中国冶金报社在党的十九大宣传报道工作中,提前布局,精心安排,认真策划,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和政治家办报的理念,充分发挥行业权威媒体的作用,让党中央放心。严格执行宣传报道要求,不打折扣。

   为了报道好宣传十九大,中国冶金报社及时传达上级有关宣传报道精神,全力组织好十九大的宣传报道工作。4月份,报社就成立了由社长牵头的十九大报道领导小组,负责十九大相关的宣传报道工作。对当前和未来一段时间内的宣传报道任务进行细分,提前策划,认真组织,由采编部门精英力量进行选题策划、组织约稿,各部门相互联动,紧密配合。 中国冶金报社在党的十九大宣传报道工作中,提前布局,精心安排,认真策划,树立“四个意识”和政治家办报的理念,充分发挥行业权威媒体的作用,让党中央放心。

领导指挥有力,亲力亲为

   社长、总编辑陆闻言,党委书记、副社长陈洪飞是报社领导小组的正副组长,此次十九大的宣传报道工作,身先士卒、靠前指挥,始终工作在新闻战线的第一线,每天临阵指挥,亲力亲为,从报告选题、组织策划、具体栏目设置、内容安排、转发要求、版面位置统筹布局等等,一律亲自参与,往往一件工作都要与小组成员一同反复讨论验证,求实现最好的效果,真正实现让读者理得清、看得懂、能理解,实现十九大宣传报道真正走进基层一线,圆满完成十九大整体宣传报道任务。

宣传报道精心布局,细致策划,重点突出

   虽然仅有一名上会记者参加报道,但后方按照1:30的比例投入了大量的人财物,做好大后方的支援工作。

在此次大会报道中,策划了会前、会中和会后三个阶段的报道提纲,会议前以习近平总书记的“7.26”讲话为报道重点,突出五年来我国社会经济各项事业取得的大发展、大繁荣,结合行业“化解产能”的主旋律,正面导向,突出重点,内容丰富;会议中,我们以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开幕式上的工作报告为纲领,配合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各类重大活动的一系列的重要讲话以及新华社等有关此次大会工作报告等的解读作为整个宣传报道的重点;会议后,报社将继续按照大会报道的要求,进一步做好十九大工作报告的解读和后期宣传报道工作,把工作扎实开展到基层、到一线,让更多的老百姓对十九大看得懂,听得明白,理解得透彻。整个会议的报道,我们既突出重点,又体现了十九大报道的整体性,报网微联合行动,相互配合,形成了立体式、全方位报道矩阵。

   《中国冶金报》在一版和要闻版先后开设了《喜迎十九大》等相关栏目,全面总结了钢铁行业5年来的发展成就,展现了钢铁人喜迎十九大的精神风貌,做到了十九大报道有重点、有亮点,刊发了《力争成为钢铁行业引领者——宝武集团五年来的改革发展实践》等19篇专题文章,另有高端访谈1篇,代表风采1篇。

今年4月份,报社在企业文化版开设了《迎接十九大·党建巡礼》《迎接十九大·书记漫谈》《迎接十九大·党建快讯》《迎接十九大·党建一言》等栏目,发文近60篇。

在副刊版开设了《喜迎十九大说说我的心里话》栏目,共刊发了近20篇文章。此外,《中国冶金报》分别于8月23日、9月13日、10月10日推出了彩色图片专版,主题为《喜迎十九大代表风采》,以图文并茂的形式报道十九大代表的先进事迹。

在新媒体方面,中国钢铁新闻网于6月23日开设【喜迎十九大】专题,设置了《砥砺奋进这5年》《书记漫谈》《重要资讯》等栏目,从企业在党建方面的成绩、钢铁从业人员的心里话等角度出发,以文字、图片、视频等形式为载体,全面反映钢铁行业、企业在党的十八大以来的5年里坚定信心、锐意进取、开拓创新的精神风貌和努力实践。除专题外,还在网站的【党建政工】栏目,实时宣传钢铁企业的经验和做法,积极宣传钢铁行业和企业的新面貌、新气象、新风采。同时,在微信端,通过H5、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钢铁业界十九大代表的风采。在即将召开党的十九大之前,中国钢铁新闻网更换了网站背景图片,以全新的姿态迎接党的十九大的召开;在会议的重要节点,更换不同主题的网站背景,体现十九大会议传递出的新思想、新使命。在十九大会议期间,在网站头条和次头条的位置刊发十九大会议的相关消息、通讯和言论。同时,在网站重要位置,放置【十九大时光】专题链接,便于读者点击进入获取相关信息。#p#分页标题#e#

官微在十九大期间基本都是围绕十九大报道等方面开展工作的,包括转发新华社、人民日报等权威媒体的消息,社论和报社记者采写的十九大报道,如习近平总书记十九大工作报告、习近平总书记参加贵州省代表团的重要讲话等等。同时,对于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到的天宫、蛟龙、天眼、悟空、墨子、大飞机等重大科技成果,以及复兴号、蓝鲸一号、北斗、探索一号、三峡升船机等“大国创造”,将钢铁企业为这些重大项目供应钢材的基本情况,以微信群聊天的形式加以呈现。此外,中国冶金报社旗下的各新媒体平台均以《党代表通道》《砥砺奋进这5年》等栏目为载体,集中优势力量,以文字、图片、视频等形式,对党的十九大会议进行全方位报道。

按中国记协要求,报社第一时间开设了《十九大时光》《党代表通道》专栏,与新华社同步,安排在一版等醒目位置,做到了期期有新内容。

10月18日,《中国冶金报》举全社之力,隆重推出了12个版面的十九大特刊《砥砺辉煌·钢铁这5年》,全面总结钢铁行业5年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取得的辉煌成绩,献礼十九大。

10月19日,在一版全文转载了新华社关于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开幕式上的工作报告通稿,在二版、三版、四版转发了新华社对十九大报告的摘编,在5版转发了人民日报社论,多版全彩套红,隆重而热烈。

10月20日,中国冶金报一版《党代表通道》栏目,刊发了两位钢铁行业党代表的专访文章,畅谈对十九大报告的心得体会。当天还在三版推出了《大国钢铁5年足迹》,在四版推出了《蹄疾步稳 改革攻坚正当时》等十九大专题报道。

10月22日,中国冶金报一版《党代表通道》栏目,刊发了两位十九大代表的专访文章,谈他们对十九大报告的深刻体会。当天,中国冶金报还在二版转发了新华社关于务实会风的文章,在四版推出了《听,国家发改委诠释经济热点》等十九大专题报道。

从10月19日~22日,报社连续刊发钢铁行业干部职工收听收看十九大开幕盛会和热议十九大报告的文章,聆听基层员工的声音。10月23日、24日、25日报社将继续在重要位置刊登十九大相关的重大事件和重要内容,同时计划安排广泛采访基层员工,特别是一线职工中的青年职工,请他们谈谈学习十九大报告的体会和对新时代的畅想,以及对自己的新要求;计划安排学习总书记在贵州团讲话精神等等。大会结束后,报社计划立刻开展学习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的宣传报道,报道行业企业各种学习活动,采访企业相关负责人和专家,畅谈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体会。

充分发扬团队合作的优良传统,前方后方协同作战

协同作战是中国冶金报社报的优良传统。历次的重大采访活动,报社成立领导小组负责整个宣传报道的统筹协同工作,各责任小队分工明确,各记者编辑责任到人,没有领导和下级的区别,只分岗位责任的不同,各小组成员相互配合、协同作战,真正实现后方有指挥、前方能落实,做到了宣传报道工作的有机统一。副总编辑亲自拟好上会记者的提问,上会记者现场采访完毕,第一时间将报道发回报社本部,后方近30位记者编辑在宣传报道领导小组的统一协调下,迅速组织有效力量,对前方发回的报道进行及时上编前会,进行编排、审读等,确保每个流程顺利通畅,三审到位,做到了守土有责、守土尽责。

报社上会记者何惠平是第一次承担如此重要的现场报道工作。她克服了人数少、工作紧、任务重的压力,在领导的鼓励下不胆怯,充分发扬不怕苦、肯拼搏精神,硬是从众多的媒体中争取到了两次宝贵的现场提问机会,10月19日现场提问了工业信息化部部长苗圩、10月21日现场提问了国家发展改革委党组书记、主任何立峰和副主任宁吉喆。这在行业报参加历届党的代表大会采访中都是少有的。

组织反复学习,政策理解到位,工作有的放矢

报社在完成大量宣传报道任务的同时,组织全体党员、干部和一线采编队伍进行集中学习十九大报告,逐字逐句消化理解,结合新华社等有关报告解读,反复推敲理解,吃透大会精神内容,使得编辑记者对大会精神理解到位,让读者更容易理解和接受,近期大量的读者反馈和好评,也反映了我们学习的成果。#p#分页标题#e#

微信“扫一扫”分享至朋友圈

在线留言

你必须 登录后 才能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