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我们的网站。

中国质量大会为何选择在浙江举办? “浙”里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质量高地

自2014年起,中国质量大会分别在北京、上海、深圳举办,今年则移师到浙江。

质量建设的底蕴,是浙江承办本届大会的底气。

诚如国家市场监管总局质量发展局局长黄国梁所说,在质量工作方面,浙江率先在全国开展质量强省建设,大力实施质量强省、标准强省、品牌强省和浙江制造战略,走出了一条具有浙江特点的质量发展之路。

而杭州也是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是一座品质之城,正在坚定不移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质量高地,多项工作走在全省乃至全国的前列。在杭州市举办中国质量大会,可以更好地发挥浙江的示范引领作用,更好地向国际社会展示浙江省推进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生动实践,以“浙江之窗”展现“中国之治”,让世界更好地认识杭州、认识浙江、认识中国。

“顶层设计+梯度培育”

让质量这个词融入浙江经济发展的血脉之中

浙江是全国最早提出建设质量强省的省份之一。

早在2004年,浙江就提出“振兴浙江质量,打造品牌大省”。

2009年,浙江省率先全国设立首个省级人民政府质量奖,为社会树立了质量发展标杆。

“之前我对质量理解其实是有误区的。深入了解后发现,工程质量可能只不过是质量体系当中的冰山一角而已。获得省政府质量奖的过程,也是企业质量整体提升的过程,企业经营质量提升了,就能冲击全国质量奖。”2019年省政府质量奖获奖企业——浙江亚厦装饰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丁泽成说道。这也是该公司首次冲击省政府质量奖。

多年来,政府质量奖获奖企业持续优化先进质量管理模式与方法,综合绩效高速增长,市场竞争优势不断扩大。据统计,2015—2019年,获奖企业平均主营业务收入年复合增长率约为规上企业的6.88倍、上市公司的2.09倍;平均利润总额年复合增长率约为规上企业的4.72倍、上市公司的3.98倍;亩均税收为规上企业的3.57倍,亩均增加值为规上企业的4.8倍,平均全员劳动生产率为规上企业的3.02倍;平均R&D经费 (一般指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占比为规上企业的2.83倍,平均新增授权发明专利为规上企业的11.97倍。

如今,浙江已形成国家、省、市、县四级联动创奖体系,许多企业通过逐级创奖实现质量提升。“先进企业的经验管理办法,实际上很值得其他企业来学习、借鉴。从各级区县的政府质量奖、市奖以及省政府质量奖,然后更高的中国质量奖,相当于形成了一个梯队培育的机制。”浙江省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此外,浙江省市场监管局每年开展“质量月”活动,广泛开展质量管理培训和质量宣传,推动更多企业进入先进质量管理的大门。

“浙江的质量工作始终坚持市场主导与政府引导有机统一。从推进‘腾笼换鸟、凤凰涅槃’到实施‘三强一制造’战略,从多次召开全省质量大会到连续制定质量提升行动计划和 ‘十三五’‘十四五’专项规划,浙江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善的推动质量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浙江省人民政府副秘书长陈广胜表示。

据介绍,2015年至今,浙江省质量工作考核均为A级,稳居全国第一方阵。根据市场监管总局《2020年全国公共服务质量监测情况通报》,浙江省公共服务质量满意度名列各省(区、市)第一;在全国110个监测城市中,浙江省杭州市、宁波市、湖州市公共服务质量满意度进入前10名。浙江7个设区市和12个县(市)获批创建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数量居全国第一。

锚定高质量发展

让“标准化”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个领域

当下,随处可见的共享单车虽然便利了人们的出行,但乱停乱放、管理混乱的问题一直存在。为了解决实际问题,近日,由杭州金通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主导起草的“浙江制造”团体标准T/ZZB2220—2021《城市自行车用电子智能锁》和T/ZZB2221—2021《城市自行车电子围栏系统定位装置》正式获批发布,并将于9月19日起实施。

据悉,这是全省首个城市自行车系统相关团体标准。“这套城市自行车电子围栏停车系统相关标准能实现市面上所有主流共享自行车品牌同时入栏停放,达到规范有序、统一监管的目的。”该公司项目负责人表示,从项目立项到现场,公司全力攻坚,综合运用物联网等技术,实现了从技术上阻断城市共享单车运行“出圈”的问题。

随着该标准的实施,将为各城市加强共享单车科学治理和行业的健康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为上游相关产品的生产企业制造优质的标准化产品提供了技术规范,有助于全省相关企业对标国内国际一流名企,进一步提升产品质量和性能,推动优质产品走出省外、迈向国际。

而这只是浙江“管理提升,标准先行”的一个缩影。

2016年7月,浙江领跑全国,率先发布“标准化+”行动计划,把“标准化+”融入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各个领域,与“互联网+”联动推进,形成了加快全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叠加效应。

同年12月,国务院批复同意浙江在全国率先开展国家标准化综合改革试点工作。至此,浙江成为全国唯一获批开展国家标准化综合改革试点的省份,“浙江实践”再一次肩负使命,以“标准化+”探索经济社会创新发展之路。

2017年,浙江又设立了浙江省标准创新贡献奖,这是浙江在标准化领域的最高奖项,也是首个全国省级政府设立的标准创新类奖。

这以后,围绕 “两个高水平”建设,之江大地不断着力打造标准化改革的创新 “样板”。

一方面,依法严格地方标准制定范围和制定程序,设立地方标准技术审查中心,建立节能、环保等重要地方标准立项和审评听证制度,制定设区的市地方标准管理办法。

另一方面,全面建立企业标准自我声明公开制度,让企业“自我声明公开”所执行的产品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名称、编号、文本,或产品的技术指标名称、要求、测试方法等。

和之前到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书面备案相比,这一改革,不仅大大减轻企业人力、物力消耗,而且有利于形成政府监督与社会监督相结合的质量监管机制,社会各界也可以通过企业产品标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收集、比对企业公开的产品标准信息,对企业公开的产品标准信息进行监督,引导消费者的消费行为。

以改革试点为主线,浙江还与国家标准委建立省部标准化合作机制,每年召开标准化工作联席会议,实施年度省部合作行动计划,不断助力标准强省建设。

眼下,浙江正将标准化作为一种战略思维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个领域。基层社会治理做得好不好,有没有可以量化的指标?农村社区建设,有哪些要求和准则?在小区门口、家门口为老百姓提供服务,有什么流程、制度和规范?……在浙江,这些都能找到“标准答案”。去年疫情防控期间,发布实施《疫情风险评估五色地图管理规范》《传染病防控人员健康码管理规范》两项全国最早的“一图一码”省级地方标准,更是为新冠肺炎疫情下浙江首创的“战疫之策”转向社会治理常态化手段奠定标准基础,也为全国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了浙江经验。

截止目前,浙江累计主导制定国际标准43项、国家标准2311项、地方标准1750项、行业标准5155项,发布团体标准3104项,一大批国际或全国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处落户浙江。“标准化建设”还作为核心指标被纳入省政府年度绩效考评体系,成为衡量各部门行政质量的重要依据。

打造国际国内认可的“金名片”

让“品字标”成为浙江企业的标配与底气

在浙江有这样一个共识:在市场上看到有“品”字标识的产品,就意味着遇到高品质的浙江产品。

“‘品字标’对好易点来说,既是一种荣誉,更是一种责任。”浙江好易点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表示,自“H008型”的高端智能晾衣架获得了 “品字标”认证并实现4个100%以来,赢得了越来越多客户的信任,“特别是一些集团大客户,看中的是‘品字标’背后的价值与企业实力,对企业争取订单意义重大。”

自2013年以来,“品字标”已成为浙江产业提升质量的有效标尺,有力地推动着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2019年至2020年,台州智能马桶产品国家监督抽查合格率均达到100%。但谁能想到,因行业标准不完善等原因,2015年,抽查合格率只有12.5%。“现在,我们的每一台产品都是按照‘品字标’标准生产制造。”浙江星星便洁宝有限公司总经理黄朝阳说。

如今,台州智能马桶产品25项关键技术接近或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全国每10台智能马桶中就有6台产自台州,并远销欧美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

“除了推动浙企提升质量外,‘品字标’本身也成为受市场认可的品牌,帮助浙江产品卖得更好、走得更远。”省市场监管局质量发展处相关负责人介绍,“品字标”的品牌赋能效应正逐渐显现。

截止目前,已有1596家企业获得“品字标”认证证书2396张。

但“品字标”并不就此止步。2019年,浙江正式全面推广“浙江制造”“一次认证多国证书”模式。且为不断提升“区域品牌、先进标准、市场认证、国际认同”的认证价值,实现“依据一个浙江制造标准、开展一次产品检测、实施一场现场审核,颁发多国证书”的认证目标,“品字标”认证扩充国际认证互通 “朋友圈”的脚步,一直在加快。

2020年,浙江创新构建出“1+N”联盟认证服务模式,助力“品字标浙江制造”逐步实现“一证走遍天下”的“国际梦”。

在浙江,企业已经获得国际认证证书265张。

“希望借助认证认可手段和‘品字标’品牌的力量,帮助更多的浙江企业‘走出去、引进来’,在全球市场竞争中搏浪奋进。”浙江省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为展示“品字标”产品特性,浙江市场监管部门还创新推出二维码展示手段——质量承诺“品字码”。只要用手机扫一扫“品字码”,即可获取“品字标”产品信息、“品字标”授权证书、主要关键性能指标对比表、产品质量承诺,查阅“品字标”标准以及企业信息,实现“一码全知道”。

“品字码的推出,一方面有利于进一步倒逼企业提升自身产品质量,提高产品美誉度,另一方面有利于优势企业、优质产品开拓市场,增加市场占有份额,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浙江省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道。

一个个重点实验室+一家家检测机构

以数字赋能全面提升质量治理能力

在台州黄岩,成立已久的模塑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就像一台发动机,汇集技术研发、企业服务、合作交流等服务,为产业提供创新发展全链条服务,不断为企业发展输出源动力。

对接该创新服务综合体,市场监管部门也整合各方资源,搭建模塑行业质量基础 “一站式”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从质量、品牌、标准、检验检测、认证认可、知识产权等方面,主动为企业提供“订单式”服务。

平台中,设有日常事务联络站,由专人进驻窗口,接待企业关于检验检测、计量检定、认证认可等技术咨询服务。

模塑行业质量基础 “一站式”服务平台在浙江并不是个例。浙江统筹构建质量技术基础体系、安全监管体系、社会共治体系,切实以治理能力提升夯实质量基础。推进认证认可、检验检测综合改革,高水平建设国家检验检测高技术服务业集聚区(浙江),积极培育各类国家质检中心和产业计量测试中心,布局100多个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平台,为产业链、创新链提供有力支撑。全省有各类检验检测机构2128家,涵盖产品质量、工程质量、环境监测、计量校准等多个领域。

此外,浙江加快质量监管数字化改革。今年8月,“浙江质量在线”正式上线。一个多月来,“浙江质量在线”已推动全省新增 “品字标”企业400余家,新制定“浙江制造”标准数达304项,线上服务企业2.9万家次。

据介绍,该平台联通十余个国家、省级部门数据,打通70余个业务系统,系统运行数据量达3亿多条。通过产品质量闭环监管、质量服务赋能企业、质量行动提升动能等,“浙江质量在线”不断推进浙江高质量发展。

眼下,浙江不少生产企业在产品出厂时多加了一道工序——给产品贴上二维码。这个二维码便是 “浙江质量在线”产品合格出厂场景中的“浙品码”。据了解,它代表了产品的“质量合格身份证”,是企业向市场的承诺,消费者扫一扫便可获知产品的“前世今生”。通过后台评价页面,消费者还能向生产商与市场监管部门反馈使用体验或者进行投诉。

“通过这个平台,消费者的反馈也能通过评价界面,更加顺畅地传递给我们。”义乌市双童日用品有限公司总经理李二桥介绍,产品附上“浙品码”后,生产企业可以通过消费互动获知消费者的需求和问题反馈,促进企业不断优化改进产品,推动产品提质升级。据悉,目前,“浙品码”赋码企业已达2.5万余家。

前不久,“浙江质量在线”推出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平台。企业可以在平台上使用开通质量许可、检验检测、检定校准、知识产权、特种设备检定、质量门诊咨询在线委托服务或政策法规、标准文献在线查阅等线上服务功能。

责任编辑:牛淋淋

微信“扫一扫”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