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我们的网站。

北京市出台“十四五”时期知识产权发展规划

“十四五”新征程上,首都知识产权工作已经明确了路径。近日,《北京市“十四五”时期知识产权发展规划》(下称《规划》)经北京市政府审议通过并正式发布,明确“十四五”时期北京知识产权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总体目标和主要任务。

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82件,执业专利代理师达到1万人,为企业提供知识产权服务2.2万次……北京市“十四五”知识产权发展主要指标已经确立,《规划》提出哪些具体措施推动实现这些指标,以深入推进首都高质量发展、有效支撑北京市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目标?“面对下一个五年和更远的二〇三五年,北京市提出了建设‘知识产权强国示范城市’的新目标。”北京市知识产权局副局长李钟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北京正以开创知识产权强国示范城市建设新局面作为“十四五”时期知识产权发展的新起点。

从“首善之区”到“强国示范城市”

“到‘十三五’末,知识产权首善之区初步建成。”李钟表示,“十三五”时期是北京知识产权事业发展进程中具有重要意义的五年。这五年里,知识产权法规政策体系更加健全,保护水平大幅增强,转化运用体系建设更加深入,区域协同发展更加紧密,营商环境持续改善,公共服务加快提升,治理体系更加完备,对外开放持续深化,全市知识产权事业提质发展,综合实力持续领先,实现了《北京市“十三五”时期知识产权(专利)事业发展规划》提出的“初步建成知识产权首善之区”战略目标。

“十四五”时期是北京落实首都城市战略定位、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的关键时期。”李钟介绍,国家支持北京形成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加快建设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和自由贸易试验区,创新主体对严格有力、协调顺畅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的要求更为迫切,也对首都知识产权事业发展提出新要求。

《规划》对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勾画了一幅令人憧憬的知识产权治理图景:“知识产权首善之区已经确立,首都知识产权事业发展的顶层设计更加完备,知识产权制度运行更加顺畅,对于‘四个中心’建设的激励保障作用充分彰显。知识产权全链条保护更加完善,大保护格局更加有效。关键核心领域知识产权创造能力和储备大幅增强,知识产权市场机制更加健全,知识产权交易市场充分发展,知识产权运营成效和知识产权服务创新更加显著,知识产权与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深层次融合。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对于经济增长的贡献进一步增强,知识产权支撑高质量发展更加有力。知识产权国际交往充分活跃,优质国际知识产权资源进一步聚集,知识产权国际竞争力进一步提升,首都知识产权国际形象更加突出,知识产权强国示范城市目标如期实现。”

“在知识产权强国示范城市目标上,《规划》从制度建设层面,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服务层面,国际交流和与经济深度融合层面上都提出了更具体的要求。”李钟介绍。

从满足发展需求到突出北京特色

持续完善顶层设计、着力强化全链条保护、深入推进高质量发展、加快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深化支撑现代化经济体系构建、加快推动高水平开放发展、着力推进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完备、持续优化治理体系与能力——为实现远景目标打好基础,《规划》提出“十四五”时期八个方面的主要任务。据介绍,这八项主要任务主要包括33项具体措施,这些措施不是仅仅从知识产权工作的各个环节进行任务分解,而是从社会经济发展的大局出发,着眼于更加深度参与经济社会治理、区域协同发展、对外开放、提升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等方面,探索知识产权高效支撑首都新发展格局构建的有效路径,全面支撑首都高质量发展。

“《规划》中五个工作专栏的设置,深度聚焦首都城市定位,更加突出北京特色。”李钟介绍,专利侵权纠纷行政裁决示范建设,强化北京2022年冬奥会、冬残奥会知识产权保护,发展知识产权交易市场,推动“三城一区”知识产权特色发展和高标准推进“两区”知识产权建设五项工作专栏,对这些北京重点工作提出了更加具体的要求。

比如,在“加强专利侵权纠纷行政裁决示范建设”专栏中要求,通过严格依法全面履职、创新行政裁决工作机制、加强行政裁决规范化建设、完善行政裁决工作保障等措施高标准建设专利侵权纠纷行政裁决示范区;“高标准推进‘两区’知识产权建设”专栏中,要求通过研究建立完善数字贸易知识产权相关制度、落实外国专利代理机构设立常驻代表机构试点、建设知识产权交易中心、融资中心,加强知识产权服务等举措研究国际知识产权规则,高水平推进自由贸易试验区和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知识产权制度创新和对外开放。

锚定目标,砥砺前行。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北京市知识产权事业发展路径已经明晰,“知识产权强国示范城市”建设未来可期。

责任编辑:焦瑞智

微信“扫一扫”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