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豫”同“州”,一起扛一定中! ——中国航天科工航天建设所属河南航建抗洪抢险实施生产自救侧记
7月20日15时,窗外的暴雨已下了数小时。身处河南省郑州市的中国航天科工航天建设河南航建本部的职工开始讨论起下班后怎么回家。
看着窗外黑压压的天空,大家知道这场暴雨不会很快就停止。好多同事也没想到,就连回家吃饭都会成为一种奢望。16时许,该公司政工人事部人员便开始逐个部门传达通知,确保大家在能够安全出行的前提下提前下班。
与灾难的第一次亲密接触
17时,天色愈发昏暗,此刻的郑州市郑东新区已是汪洋一片。公司里除了几个离家近的职工先走了,其余人全部滞留在办公室。硕大的雨点不断地砸在窗户上,好多同事开始焦灼,不停地打电话问亲人位置、问家里状况。
“赶紧去附近的餐馆、超市买些吃的,不能让大家饿着。”该公司政工人事部和办公室的同事行动起来。18时左右,该公司后勤保障团队紧急在附近的餐馆里打包了40多份面。
朋友圈、抖音、微博……各个媒体平台上的“郑州”二字已成热搜,大家也意识到了这不是一场普通的暴雨,而是一场灾害。
19时,该公司大会议室开启了“影院模式”,以此缓解大家的忐忑与不安。20时,大家开始确认今晚的办公区留宿人员。河南航建党委书记、董事长戚大勇一再交代:“将办公室的门都打开,沙发都可以睡,我办公室还有个简易的床,要务必确保每人都有沙发或者简易床铺。”
此刻的天好像被“捅”了一个大洞,仿佛上面有个巨大的高压水枪正在向下喷射。大雨依旧不停倾注,手机上一条条触目惊心的短视频,让周围的空气凝重、低沉。
二七塔、地铁五号线、龙子湖……这些同事们再熟悉不过的地方,已陆续被洪水淹没,甚至吞噬。机动车、共享单车被洪水席卷,肆意漂浮;人们被困在高架上、隧道里、地铁上、汽车里;空气中传来哭泣声、救援声;四面八方涌来一辆辆救护车、消防车、警车、工程车……眼前的每一帧画面都充斥着揪心与感动。亲人的电话、朋友的担心、同学的问候蜂拥而至,让大家第一次真切地感受到与灾难的零距离。
当晚,注定无眠。
全线联动保障生产生活
在河南航建党委的要求下,业务部门领导一一确认外出员工、项目人员所在位置,承建项目工地现场的情况,实时跟进。
“请各项目负责人负起责任,管理人员管理到位,高度警惕危险性的安全防范,尤其是人员安全第一!”在公司各种沟通联络群中,戚大勇一直是发声频次最多的。
该公司党委迅速反应,第一时间指定项目经理为项目现场抗灾救灾第一责任人,项目部纷纷组织人员撤离至安全区域,除生活区和排水区设备用电外,其他任何施工用电全部关闭,务必确保员工人身安全。
20时左右,河南航建副总经理、安全生产总监勾杰终于开出了拥堵的高速公路,来到单位。同事问他:“离家这么近,怎么回单位了?”“都这个时候了,我回家干啥。”他说道。这一宿,他几乎都站在公司的监控大厅前,不停地巡检各个项目的现场情况,不停联系各项目现场人员进行沟通。
在项目一线,党员干部、团员青年带头组建抢险突击队和险情观测组,大家冒着大雨,同心协力,启动24小时轮班值守机制,连续作战,在积极开展排水抢险的同时,密切关注气象预报,确保信息畅通,备足备全物资。
7月21日,该公司党委召开应急抢险启动会,班子领导分别带队,兵分三路前往郑州区域内的各项目部排查受损情况,指导项目部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做好各项防范应对,全力确保施工安全。截至目前,该公司本部和项目未发生人员失联、伤亡等意外事故,但公司多个项目遭受暴雨侵袭,损失较为严重。
公司就是家
7月21日中午,雨渐渐小了,部分地方的积水渐渐退去,但城区依旧道路成河。列车停运、地铁出入口关闭,通信信号时而中断、大街小巷一片狼藉,整个城市“遍体鳞伤”。
为解决滞留人员的午饭,该公司工作人员穿梭在各个大小超市间采购食物。所到之处不是泡面早被洗劫一空,就是超市只能现金结账,要么就是排队结账的队伍根本望不到头。在“绝望”之时,历经“刷脸”“抢购”等一拨神操作,他们成功收获了60袋速冻饺子。
这天,郑州的天空依旧阴沉,大家依旧是在惴惴不安中度过。家里停水、停电,公共交通还未恢复,老城区依旧积水严重,多条道路坍塌、瘫痪,宾馆酒店爆满。
临近下班时,这晚怎么过又成了一部分员工的选择题。好在公司有电、有水、有网、有饭,因此还是有不少员工选择继续留宿在办公室,也有带上家属一起来“避难”的。此刻,公司就是家,是职工避风挡雨的港湾,更是他们坚强的后盾。
7月20日~21日,该公司各专题会议已正常召开,各项业务工作部署未受影响,河南航建各项经营生产工作还在按原计划继续进行。公司依旧想方设法为员工提供生活必需品,并已经开始对受灾项目和职工进行慰问。
“稳经营、促发展,保平安、暖人心,一个也不能少。”7月21日傍晚,又下起了小雨,救灾重建工作才刚刚开始,这场暴雨来得猝不及防,却也留下了太多值得记录的瞬间。
责任编辑:焦瑞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