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江之畔的血战 永不磨灭的番号
浩浩南来、汤汤北去,千里湘江,不舍昼夜。
盛夏时节,湘江沿岸,生机焕发。青山绿水之间,红色故事掩映其中。
1934年11月25日至12月1日,中央红军在湖南道县和广西全州县的湘江两岸地区与国民党展开了一场血战。作为后卫部队的红34师,掩护中央红军突破重围,最终全师几乎覆没,6000闽西将士也几乎全部阵亡,从此长眠于异乡。
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这位存在时间不到2年的红军队伍,因其“绝对忠诚”的军风,即使历史风云吹过87年,依然在群众心里树立起“永不磨灭的番号”。
日前,本网沿着湘江战役的印记,走进广西全州县、湖南道县,去还原那段硝烟弥漫的历史,寻找镌刻在人民记忆里的红色历史。
文塘村的红34师烈士墓。人民网 李芳森摄
一个山名 一段记忆
军山。人民网 李芳森摄
广西,十万大山中,留存多少红色故事。桂林市全州县,湘江战役的主战场,红军长征的足迹走遍了这里的所有乡镇。
安和镇文塘村,湘江支流建江沿岸一处宽阔的谷地,是通往塘市、湘江凤凰嘴的必经之路。在此发生的文塘战斗,是红34师长征途中规模最大的一次战斗,也是长征中走到最远的地方。
1934年12月3日,从灌阳县翻山越岭过来的红34师在这里受到桂军伏击,队伍由4300余人锐减至1000余人,伤亡惨重,从此向东撤退。
绿树掩映下的简易战壕、青松环绕下的红34师烈士墓……如今的文塘,依然能寻到曾经的战斗遗址。
“一天清晨,村子周围都是‘乒乒乓乓’的枪声,特别是江那边的枪声更加密集。”文塘村农民蒋德顺,至今仍记得父亲蒋世政生前多次描述的激烈战况:从清早打到太阳快下山,子弹把高大的防风树拦腰截断,大罗汉树也被打断了很多树枝……
战斗落幕后,村民们便开始掩埋红军遗体,在村庄靠大山边的水源山上,经过清点共有300多具红军遗体。
水源山,由此也改名为军山。
另外一处埋葬着红军的山背山,在新中国成立后,改为军家山。
青山处处埋忠骨,一个山名,保留着一段记忆。
红军长征湘江战役纪念园。人民网 李芳森摄
一面红旗 一缕忠魂
全州县才湾镇脚山铺,红军长征湘江战役纪念园便坐落于此,纪念馆如同几面红旗,迎风飘扬。
纪念园位于湘江战役脚山铺阻击战遗址所在地,2019年12月落成并对外开放,包括纪念林区和纪念馆。如今安静祥和的纪念园,在87年前,也曾是战火纷飞。
一草一木一忠魂、一山一石一丰碑。
纪念林区种植着当地常绿植物,多年来发掘收殓的湘江战役红军烈士遗骸安葬于此。一面飘扬的红旗,便代表着一缕烈士忠魂。
走进纪念馆,迎面便是一座大型主题浮雕,红军指战员们冒着敌人的炮火,通过简易浮桥抢渡湘江。
在纪念馆的“血战湘江突重围”部分,展区通过革命文物、战斗场景、电报、油画、图表等形式,生动详实地展示了红军长征湘江战役这段悲壮的历史。
在红军长征湘江战役纪念馆,一位特殊的“讲解员”——蒋石林,讲述了他家祖孙五代守护红军墓的故事。
红旗下便是红军忠魂。人民网 李芳森摄
蒋石林介绍,脚山铺阻击战战斗结束后,他的爷爷蒋忠太与家人一起去山上砍柴。在乱树丛中,蒋忠太发现了7具红军遗体。“红军是为了老百姓才牺牲的,我们不能不管,于是爷爷就把7位红军烈士的遗体一起掩埋在自家的山场里。”
“爷爷因此被地主举报‘通共’,被关进大牢。”蒋石林说,爷爷临终前丝毫不后悔自己所做的事,他还特意嘱托父亲,一定要守护好这座红军墓。
父亲去世后,蒋石林开始带领家人守墓祭扫。每年清明节,年逾古稀的蒋石林都会带着儿孙一起去为红军烈士扫墓。
祖孙五代人,近一个世纪来一直守护着红军墓。
一个竹碗 一家传承
潇水河。人民网 李芳森摄
潇水悠悠,山岭高耸。历史有如长河,平静有之,波澜也有之。潇水河畔的山崖上,红色字体镌刻的“葫芦崖红军渡口”,把我们带回到那段战火纷飞的年代。
1934年11月,中国工农红军中央机关、中革军委纵队及部分军团从葫芦岩抢渡潇水。此次渡河,人数众多,当地村民自发为红军撑船过河,有人还卸掉自家门板、床铺板,用于帮助红军架设浮桥。浮桥与渡船并用,老百姓从半夜时分开始一直忙到天亮。
在道县审章塘乡葫芦岩村的邱声彪家里,一只保存87年的竹碗,便是这段历史的“亲历者”。据老人介绍,这是一只来自江西的竹碗,是当年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过道县葫芦岩渡口时,一个红军战士留下来的。邱声彪的父亲邱家儒,便是帮助红军渡河的百姓之一。
“红军一看到我父亲,就叫他‘同志’,这让我父亲感到很亲切,也更加坚信,红军是我们老百姓的队伍。”这位88岁的老人,回忆父亲曾讲过的故事,仿佛亲历其中。“父亲看到站在他渡船旁边的一个红军战士腰间挎着个大竹碗,就十分感兴趣。”
红军战士拿起竹碗说:“这是我们红军战士行军用的竹碗,是井岗山的翠竹做成的。”
“父亲当时就感叹井岗山的竹子真大,自己撑渡用的竹竿根本没法比。”那个腰挎竹碗的红军战士为邱家儒整夜撑渡帮助红军过潇水的精神所感动,坚持要把竹碗送给邱家儒留作纪念。
就这样,这只碗留在了邱家。每次看到这只竹碗,一家人就会想起那个瘦瘦的红军战士。
葫芦崖红军渡口。人民网 李芳森摄
“父亲经常念叨,不知道那个红军战士是否过了湘江,是否顺利到达了延安。”邱家儒临终前,把竹碗交给了邱声彪,再三叮咛要保存好这只竹碗,只因为那个红军战士说过一句话:我们还会回来的。
邱声彪谨记嘱托,细细保护着竹碗。近一个世纪的等候,那名红军战士始终没有回来过。
一尊雕塑 一份团圆
道县陈树湘红色文化园。人民网 李芳森摄
洑水河对岸,距道县县城4.5公里的梅花镇摩天岭,道县陈树湘红色文化园便坐落于此。
园内青松翠柏成荫,陈树湘烈士生平事迹陈列室位于中央,革命烈士纪念碑耸立在陈列室后的最高处。
进入陈树湘红色文化园,右手边便是红34师湘江战役烈士英名录,129名英烈姓名镌刻其上,以供后人瞻仰。
“湘江战役中,红34师牺牲的烈士远不止这些。陈树湘率领的‘绝命后卫师’光荣完成了掩护中央机关、中革军委纵队和主力红军抢渡湘江的艰巨任务,为中国革命保存了胜利的火种,但红34师6000多将士几乎全部牺牲。”陈树湘烈士纪念馆副馆长陈志军介绍到。
十年左右的多方寻找、求证,直至2019年6月3日纪念园正式对外开放,也只寻到了红34师129个烈士姓名。
红34师战士雕塑。人民网 李芳森摄
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
红军为了人民而战,人民也没有辜负红军的牺牲。陈树湘牺牲后,道县群众感念红军的恩德和陈树湘的英雄气概,冒着生命危险将陈树湘及警卫员的遗体安葬于道县县城潇水河畔的飞霞山下。
2019年4月,陈树湘墓被迁入道县烈士纪念园(现为陈树湘红色文化园)。在陈树湘烈士墓旁,便是红34师烈士墓,包括陈树湘警卫员在内的9名牺牲于道县的烈士也长眠于此。
“请大家脱帽肃立,向烈士三鞠躬、敬献鲜花。”英雄姓名无人知晓,烈士功勋与世长存。曾经亲密无间的战友,如今在此共同接受后人的缅怀。
在烈士墓附近,几座红军雕塑再现了红34师将士们在道县战斗、生活的场景。
“雕塑的底座选自闽西永定的花岗岩,寓意广大闽西英烈能脚踏故土,魂归故里。”陈志军介绍,红军长征出发时,红军中有2万多闽西儿女,担任红军总后卫的红34师6000多人,主要是闽西子弟。“每年清明节,都会有来自闽西的红军后人,来这里祭拜英烈。”
闽西子弟长眠于湘、桂两省,曾经的红34师100团团长韩伟,代替他们回到闽西大地。
1992年,韩伟将军在生命走向终点时,仍挂念在湘江岸边牺牲的战友,要求将自己骨灰安放在闽西革命烈士陵园中。韩伟将军去世后,其子韩京京遵照父亲遗愿,将他的骨灰送回到福建龙岩,这里是他带领几千闽西子弟走上长征的起点。
责任编辑:焦瑞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