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手记:元宵节,我们依然在战斗
编者按:正月十五元宵节。在特别的当下,人们从未比今天更期待团圆。在抗疫一线的媒体记者们,依然坚守岗位。今天,让我们聚焦在武汉参战抗疫的中央媒体记者。他们中的很多人放弃了春节假期,主动请缨,不畏艰险,奔赴战“疫”最前线。白天采访,晚上赶稿,日夜奔波,把温情的牵挂和团圆的期盼深埋心底。他们用拼搏的姿态,坚守初心,践行誓言,履职尽责,传递战“疫”最强音。
人民日报社山东分社采编中心主任侯琳良:
忘不了,乡村医生那个“V”字
2月8日,元宵节。上午刚把后方安排的稿件写好,中午简单扒两口饭,我就和本报湖北分社社长贺广华一起,从武汉出发驱车两个半小时,来到咸宁通城县隽水镇。采访基层防控压实责任,一忙就是一下午。晚上赶回武汉后,我得抓紧赶稿子,北京夜班今晚要上版。
白天赶路采访,晚上桌前赶稿,这几天工作节奏都是如此。
抗击疫情,武汉是主战场。但武汉周边的城市,黄冈、孝感、随州等地,疫情同样严重,同样需要关注。从2月5日起,我们每天奔赴一个武汉周边的城市,直击当地抗击疫情现场。
紧邻武汉,城际铁路交通只需半个小时就能到达的地级市,说的是湖北孝感市。有统计表明,按武汉返乡人数来排名,孝感位列湖北省内第二。截至2月5日24时,孝感一天新增424例,总共确诊新冠肺炎1886例,超过黄冈市,仅次于武汉。
人民日报社湖北分社社长贺广华(右一)、山东分社采编中心主任侯琳良(右二)在孝感应城市人民医院采访。
医疗资源和条件远远比不上武汉,孝感市这场战“疫”怎么打?我们带着这样的疑问,前往孝感市下辖的应城市。
路上最熟悉的操作就是:对汽车喷洒消毒,测量体温,登记信息。这是每到一个关卡必须经历的流程。抵达每一个采访现场,殊为不易。
去的路上,一个场景印象最为深刻:高速路旁空旷的田野里,有一位农民戴着口罩正在行走。十分遗憾车辆速度太快,没有用手机把这一画面锁定——这就是疫情笼罩下的农村真实写照。
农村的新冠肺炎病例救治流程是怎样的?我们来到黄滩镇卫生院,了解出现发热症状的村民就医流程。
镇卫生院一个简易的帐篷就是“预检分诊处”,一位静候的医生看到我举起手机拍照,用手比划了一个“V”字。这样的场景,让人心中一暖。
在应城市定点医院应城市人民医院,院方告诉我们,医用N95口罩、外科口罩、防护服等库存虽然在各方支持之下有所缓解,但只能维持两三天。社会捐赠的物品很多不符合医用要求,最紧缺的还是呼吸机。医院目前有7台正在使用,又购买了3台,还没有到位。
“最希望上级医院或外省医疗队多派专家来支援!”这是医院最迫切的希望。医疗物资紧缺,亟需高水平医生支援,这就是当前武汉周边城市普遍面临的窘境。
那天采访结束回到武汉驻地,已是晚上八点多。摊开电脑赶紧写稿,北京夜班后方还等着我们的稿件上版。直到晚上十一点左右,才把稿件《战斗“吃劲”,还得铆劲!——记者实地探访孝感应城市抗击疫情工作》和相关照片发回北京。第二天,人民日报头版见报。
从咸宁回武汉路上,车窗外的夜空不时绽放灿烂的烟花,提醒我今天是元宵节了!眼前,突然浮现前几日采访时那位乡村医生用手比划“V”字的场景,心中又温暖又满是信心。
新华社国内部记者胡喆:
一名“新闻战士”的坚守
今天是中国传统的元宵佳节,也是我到武汉疫区采访的第17天。
本应是阖家团圆共庆元宵的时刻,由于特殊时期,并没有太多的节日氛围,也来不及吃心心念念的妈妈做的汤圆。上午紧张的策划筹备会议之后,下午我们新华社武汉前方报道组一行十余人,开启了忙碌的工作模式。
2月8日,新华社武汉前方报道组出发报道方舱医院武汉客厅院区,在新华社湖北分社前合影。
今天报道的重点是武汉市刚刚开启的“方舱医院”,我们来到武汉市最大的方舱医院武汉客厅院区,第一时间深入正在紧张筹备中的方舱医院病房,用新媒体直播方式,向公众立体化、全景式呈现了方舱医院的建设进展,并独家采访了中国工程院副院长、中国医学科学院院长王辰院士,以及北京中日友好医院援鄂医疗队队长、方舱医院武汉客厅院区负责人等权威专家,向公众解读方舱医院设立的重要意义、筹备进展和后期规划。
新华社国内部副主任张旭东(右)采访中国工程院副院长、中国医学科学院院长王辰院士。
2月8日,新华社武汉前方报道组采访报道方舱医院武汉客厅院区后,在医院外合影。
作为新华社国内部的一名记者,我还有一个特殊的身份,那就是一名武汉出生长大的武汉人。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家乡有难,更应与家乡同呼吸、共命运。本来不打算回家过年的我,在退票之后又重新买上了回武汉的火车票。1月22日,我作为增援湖北分社的记者被派回武汉采访。
1月23日,武汉宣布全城封闭,只许进、不许出,这是我作为一名在武汉出生长大的武汉人所从未经历过的时刻。看到网上有很多评论,“武汉!加油!”的声音不断传来,作为一名记者,又是一名武汉人,我怎能在这种时候不发出自己的声音?采写的《新华微评:加油,武汉!》等多篇评论,以第一视角的笔触,真实反映武汉采取“封城”举措后的市民反应和舆论环境,第一时间喊出了“加油,武汉!”“众志成城、同心战疫”的强音。
1月24日,一次终生难忘的除夕夜。作为一名90后的独生子女,从小到大的每一个除夕无不是和家人在欢声笑语中一同度过的,而这个除夕,我和湖北分社的战友们奔走在采访疫情的第一线。
冰冷的雨夜,窗外是一派热火朝天的施工景象,而窗内则是一桌用一次性饭盒打好的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年夜饭,我们坐在一起,展望身边即将建好的武汉版小汤山医院——火神山医院。
那一夜,我们率先播发了武汉版小汤山医院被命名为火神山医院的消息,首次播发了《新华社记者武汉vlog日记:除夕夜探访在建的武汉“小汤山”医院》。
1月28日,武汉协和医院首批感染医护人员治愈后出院。本计划去天河机场采访的我,临时被通知,当天上午协和的两名医生要出院了。这是我们已经跟踪了数日的重磅消息,复盘医护人员的治愈过程,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新华社国内部记者胡喆在武汉协和医院感染病科病房采访。肖艺九 摄
我们于前一日率先独家首发了协和医院11名医护人员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转阴的消息,出院当天又持续追踪报道,不仅进行了新媒体直播,还第一时间在新华视点微博播发了这一消息。
此后,我们又不断追踪,采写了新华视点稿件《武汉感染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医护人员首批集中出院,复盘救治过程有哪些发现?》,新媒体版本《意义重大的复盘!》,深入浅出地剖析了协和医院被感染医护人员治愈出院的重大意义。
战斗还在继续,疫情形势依然严峻,但我们有信心,最终打赢这场防疫攻坚战,努力做出新闻人应有的贡献。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新闻新媒体中心记者张鹏军:
我和妻子一起冲锋陷阵
我和妻子李璟慧,都是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新闻新媒体中心的记者。我们是同事,更是一起冲锋陷阵抗击疫情的战友。
大年三十,我和妻子李璟慧正在回家的路上,得知很多医护人员、部队官兵、媒体记者驰援武汉的消息,我们马上向组织申请,要到武汉一线去。
大年初一,在拍摄“新春走基层”节目时穿的衣服还没来得及换,我们又一起站在了疫情报道一线。
在第一天的直播中,我通过电视向家人报平安:“在来武汉前,我没有告诉家人。但是今天我要做直播,如果我的家人看到了我,你们不要担心,我们会在做好防护的前提下开展工作。” 戴上口罩帽子、手套、护目镜,其实已经看不出来自己的样子。
我深入探访武汉红会仓库,用直播的方式揭示真相。这条全网独家的直播,在线观看人数两千万,登上微博热搜第一名。
左图为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新闻新媒体中心记者李璟慧在武汉天河机场直播滞留新加坡旅客乘包机回家,右图为李璟慧在火神山医院建设现场发回报道。
与此同时,妻子李璟慧持续在火神山医院建设现场采访,有时还要兼顾雷神山医院。经常往返两个现场,上午拍摄雷神山,下午又赶往火神山做直播。最多的时候,一天要推出五场直播报道。中午饭就是每天在工地上泡一碗方便面,在车上吃,因为要抓紧时间赶到下一个直播现场。
每天直播后,她都会收到很多陌生网友的微博私信:“注意安全;小姐姐辛苦了;为记者点赞”等等,还会留言问明天央视新闻的直播计划。每天做直播,记录一个个默默无闻又闪烁着伟大光芒的人,让我们看到的是,每个人都在以自己的方式为武汉加油。
“去武汉,不是个人英雄主义,也不是一腔愚勇。只是因为手中有话筒,心中有热爱。我热爱新闻、热爱生命、热爱这片土地。”李璟慧说过的这句话,我很认同。这正是我们义无反顾、共赴战场的初衷。
来到武汉后,我们一直向组织申请,要前往最危险也是大家最关注的医院隔离病房采访。因为只有靠近核心现场,才能有机会靠近真相,才能捕捉到一线人员的勇敢坚毅。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新闻新媒体中心记者张鹏军探访武汉市汉口医院隔离病房。
2月6日,组织批准了我们的请求。我和妻子李璟慧全副武装,在隔离病区一拍就是4个小时,通过直播和纪录片的形式把抗疫最前线的真实情况带给全国观众。回到宾馆,两人马上申请“分居”,各自隔离。谁也不敢保证自己是安全的。
我知道在核心现场采访的危险,我也会害怕!可是,如果不到核心现场,我过不去自己内心的坎儿,我怕以后的自己会后悔。所有人都没有退,我们也不会退。
今天是元宵节,同往年一样,我们依然坚守岗位。以前元宵节都在拍摄别人团圆、直播灯展等,而今年我们一起在武汉,我在拍摄医护人员在抗疫一线的元宵节,妻子李璟慧则在武汉天河机场直播滞留泰国旅客乘包机回家……
这个元宵节,很特殊,也怀着温暖的力量带人们走向新的一年。(本文内容分别由人民日报社、新华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