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我们的网站。

“80后”疫苗审评员的抗疫担当

“我现在满脑子都是新冠病毒疫苗。”日前,记者见到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以下简称药审中心)生物制品药学部审评员李敏时,她刚结束了一个会议。高高的个子、直白的语言、爽朗的笑声,这个率真开朗的“80后”,被业界人士称为疫苗药学审评“大拿”。她和同事仅用两个月的时间,就完成了全球第一个腺病毒载体新冠病毒疫苗的药学专业审评,还连续负责起草了《新型冠状病毒预防用疫苗研发技术指导原则(试行)》《新型冠状病毒预防用mRNA疫苗药学研究技术指导原则(试行)》《新型冠状病毒预防用疫苗临床试验申请申报资料要求(试行)》《新型冠状病毒预防用疫苗技术审评要点(内部使用)》4项新冠病毒疫苗相关技术指南。

因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工作中表现突出,今年年初,李敏获评“全国市场监管系统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称号。

专注:一个月创立一份指导原则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我国迅速启动了涵盖5条技术路线的新冠病毒疫苗研发工作。协助、服务企业加速推进疫苗的研发和生产,切实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殷切嘱托,是国家药监局工作的重中之重。疫苗研发技术指导原则作为指导企业研发的指南,显得尤为重要。

2020年大年初二,正和家人一起在超市购物的李敏接到组织指示,立即返回工作岗位。疫苗产品临床试验申请和上市申请中的药学研究资料,均需通过药审中心生物制品药学部严谨的技术评价,而李敏就在该部门工作。

“正是从这一天起,就再也没有休息过。”回首一年多来的应急审评工作,李敏百感交集。其中,最让她挠头的莫过于新冠病毒mRNA疫苗研发技术指导原则的起草工作。在此之前,世界范围内尚无mRNA疫苗获批上市,这是一个全新的领域。

“mRNA疫苗属于化学合成、免疫学、生物制药综合学科,此前没有企业申报过,没有任何借鉴。”需求迫在眉睫,作为生物制品药学部的主力干将,李敏只能硬着头皮上。

“每天都在思考这个问题,一切都是前瞻性的,需要在现有科学研究的基础上,‘脑补’出一个完整的蓝图。”李敏深知,自己必须比企业更好驾驭这个领域,“要想清楚哪些研究需要在临床前完成,哪些可以在临床阶段完成,要分清轻重主次,让技术指导原则切实好用实用。”

此后的一个多月里,李敏不分白天黑夜地投入到mRNA疫苗指导原则的研究中。记不清组织业界研究讨论过多少次,也记不清有多少个夜晚彻夜难眠。“有时候为想清楚一个关键的技术问题,到了深夜大脑也停不下来,根本睡不着。”李敏回忆道,很长一段时间,她只能依赖服用辅助睡眠药物才能睡一会儿,让大脑休息一下。

从2020年2月底接到起草任务,到2020年3月底向企业宣贯,仅仅用时一个月,一份完整的具有开创性意义的关于mRNA疫苗的技术指导原则就面世了。该指导原则与目前世界卫生组织正在起草的同类指导原则相比,在风险控制要点、措施和技术要求等方面基本一致,向世界展现了中国创新和中国速度,发出了铿锵有力的中国声音。

专业:时时刻刻提前预判

能在短时间内起草出一份具有开创性意义的指导原则,不仅得益于专注,更是专业的证明。别看李敏是个“80后”,但是在生物制品领域已经深耕了20余年。本科毕业于武汉大学生物系的她,被保送至协和医科大学攻读研究生,主修肿瘤病因研究。2008年博士毕业后,李敏加入药审中心,一干就是十几年。其间,还曾到企业和世界卫生组织学习,在参与抗击国内甲流疫情和全球埃博拉疫情的过程中,积累了全面丰富的知识和经验。因专业技术过硬,2020年2月15日,李敏被遴选为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疫苗研发专班工作小组成员。

“应急审评全程需要时时刻刻做好预判。”李敏这样介绍疫苗应急审评工作。为了加快推动新冠病毒疫苗上市,国家药监局建立了研审联动工作机制,企业边提交研究资料,审评人员边同步审评。一方面,时刻掌握企业研发进展,共同推进研发;另一方面,研究结束即审评结束,确保不因审评工作耽误一分钟疫苗上市。

在这样的机制下,审评人员和企业始终保持着密切的沟通。2020年2月份以来,李敏全力对新冠病毒疫苗研发给予服务与支持,申请人每次提出沟通交流问题,她都会在24小时内回复,沟通达上千次。

“时时刻刻掌握企业的研发进展,时刻预判可能的结果以及应对策略。最好的结果是什么?接受的底线在哪里?从原材料到工艺,再到质量标准、稳定性,都要考虑结果。有任何意外情况出现的话,都要提前思考怎样与企业一起应对。”李敏一直持续着这样的工作节奏。“当得知出现一个预料外的进展时,我比企业人员还着急,睡不着觉。有时特别苦恼,有时候又欣喜若狂。”李敏形容自己每天的状态都像是“坐过山车”。

我国首个获批进入临床试验的新冠病毒疫苗,其药学专业审评即主要由李敏率领该品种的药学专业审评团队完成。该疫苗获批临床试验后,李敏继续与研发团队保持联系,跟进临床试验期间的药学变更情况,以加快推进疫苗上市步伐。工作中的点点滴滴正是李敏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忠实践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真实写照。

奉献:对人民群众健康负责

随着越来越多的新冠病毒疫苗附条件获批上市,保质量保供应成为国家药监局的重要使命。新冠病毒疫苗扩产增产的背后,是大量的上市后变更。疫苗对于安全性有效性有更高要求,其上市后变更往往需要更严格的审评,以充分把控可能存在的风险隐患。

以某款新冠病毒疫苗为例,产品附条件上市后,急需扩大产能,属于重大变更。为了加快推动产能扩大,药审中心领导带队到企业现场办公,一一核对工艺和研究数据,帮助企业研判风险。李敏是团队成员之一。

到了企业,李敏顾不上喝一口水,就投入到现场工艺核对工作中。每一个变化、每一个关键节点她都一一查看。“我们一直干到第二天凌晨2点,提出了30多处改进建议。”李敏回忆道。

事实上, 这每一个决定都来之不易。保质量是第一位的,但也要兼顾效率。如何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提升检定效率,始终是新冠病毒疫苗保质量保供应面临的挑战。以体内效力检测为例,如果在半成品阶段就检测,可能为上市节约时间,但综合考虑体内效力是疫苗有效性的关键指标,为了确保产品有效性,在重大变更期间必须要求成品阶段再检测。再如,某次现场检查期间,有两批次产品超出常规批次操作范围,由于经反复研判仍找不到数据支持,最终决定还是不能准许上市。“每一次决定都要反复权衡,在保供应的同时,还要确保产品没有风险。”李敏深深感受到每一个决定的艰难。

为什么不能更快更省?面对质疑和压力,审评人员始终保持着清醒的头脑。“要对人民群众的健康负责,要经得起国际同行的评议,经得起历史的检验。”说这话时,李敏的语气异常坚定。“这就是职业使命,要做就做彻底。”

因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工作中表现突出,今年年初,李敏荣获“全国市场监管系统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称号。

微信“扫一扫”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