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我们的网站。

小小蚂蚁,因何惊动国家九部门?

“无敌”的蚂蚁、全球最危险入侵物种之一……近年来,冠以各种“恐怖”称谓的红火蚁,在我国快速传播扩散,甚至出现有人被叮蛰后险丧命的事件。为有效“灭杀”红火蚁,农业农村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等九个部门联合发出阻截防控通知,全国范围内启动联合防控。

体长仅有3至6毫米的蚂蚁,因何惊动九部门?“红火蚁在中国受到如此高规格‘待遇’表明,这种昆虫不仅有很大危害性,而且防控难度很大。”全国政协委员、国务院参事、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首席专家杨忠岐说。不过他表示,“全部歼灭”并非对抗红火蚁的唯一良策。

红火蚁入侵到底有多恐怖?

作为红火蚁的“老熟人”,杨忠岐在采访中还原了自己与红火蚁的一段“恩怨”:1986年,杨忠岐在美国留学期间,偶然被山林里的红火蚁咬到,一时间,整个手臂火辣辣的,生疼,并出现瘙痒。

 “红火蚁非常凶狠,它的主要特点是攻击性强、叮咬毒性大。”杨忠岐介绍,不同于一般的蚂蚁,红火蚁毒囊中有大量毒液,一旦被咬伤,毒液就会注入皮肤,引起红肿,产生脓包,过敏者会出现高烧、恶心、胸部疼痛,休克甚至死亡。

“红火蚁食性杂、习性凶猛、繁殖扩散能力强,一旦它在一片区域内扎根,就会疯狂进食昆虫、节肢动物以及植物。”杨忠岐说,红火蚁所到之处,不仅令本地同类物种无法生存,甚至体形远大于它们的节肢动物都会成为它们的攻击对象,对农林生产、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等造成巨大危害。

“目前,我国南方受灾较严重,是因为红火蚁喜温热潮湿环境,对热度的耐受性较强,热带、亚热带地区是它们的主要分布区。”杨忠岐强调,红火蚁入侵对我国有百害而无一利,目前,其已扩散至我国12个省份,入侵态势不容小觑。

阻止海外“偷渡客”难吗?

巨蟑螂、挪威枫、松突圆蚧……近年来,除了被称为“生态杀手”的红火蚁,外来入侵物种“为害一方”的情况屡屡出现。

“随着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程度日益加深,像红火蚁这样的有害外来入侵物种逃过海关检查,通过物流传播并‘攻城略地’的案例越来越多。”杨忠岐告诉记者,截至2020年8月,根据生态环境部发布的《2019中国生态环境状况公报》显示,全中国已发现660多种外来入侵物种,如美国白蛾、松材线虫、稻水象甲、美洲斑潜蝇、松突圆蚧、红脂大小蠹等。

“海外来客”来势汹汹,究竟是如何“偷渡入境”的?杨忠岐表示,进口农产品传入、引种传入、植物材料包装传入、人身携带传入等都是外来物种进入我国的渠道之一。

“生态系统较单一的地区,也更易遭外来物种入侵。”杨忠岐说,有些地区为弥补当地生物物种的缺乏,会有意引进或通过杂交等方式培育新品种,用于生物防治的昆虫、真菌、细菌、杂草等。

“尽管新物种可丰富地区生物多样性,但同时有些外来生物物种也可能导致灾难性的后果。”杨忠岐建议,有意引进国外物种时,一定要作好充分的调研和筛选工作,确保引进物种不会掠夺当地生物的光线、养分、水分、空间而造成其他生物物种的减少,甚至灭绝。

加强防治也得注重“和谐”

“防治外来生物入侵要注重生态的稳定性,即体现生物多样性、结构复杂性、生物种群联系的紧密性及对灾害的补偿复原能力。”杨忠岐坦言,要首先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国民对外来入侵物种的认识和防范意识。同时提高检疫部门的检疫力度,对已入侵的外来物种进行监测和控制,对形成危害的物种做到“早诊断、早鉴定、早报告、早治理、早隔离”。此外,如使用药物一定要注重精准、科学。

“最有效的办法是治早、治小,将外来入侵物种消灭在萌芽状态。” 杨忠岐认为,一旦它们形成规模,就要“一物降一物”,通过天敌来应对。“但不能刻意改变生态系统结构,否则会导致生态环境退化和失衡。”

自然界会告诉我们,怎样做最好。杨忠岐建议,要走以生物防治为主的综合防治之路,如在国外引进红火蚁的天敌,注重物种之间此消彼长、相互依存的关系。

 “物种的世界,也需要和谐社会。”杨忠岐说。

微信“扫一扫”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