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长总编谈媒体融合 | 新华社:从“融”起来到“强”起来
编者按:2019年1月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全媒体时代和媒体融合发展举行第十二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学习时强调,推动媒体融合发展、建设全媒体成为我们面临的一项紧迫课题。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决定》明确提出,建立以内容建设为根本、先进技术为支撑、创新管理为保障的全媒体传播体系。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国家治理高度,为加快推动媒体融合发展、建立全媒体传播体系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一年多来,各级各地媒体如何贯彻落实中央要求,融合发展向纵深推进取得哪些新进展新成效?敬请关注“社长总编谈媒体融合”专栏报道。
推动媒体融合发展,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巩固宣传思想文化阵地、壮大主流思想舆论作出的重要部署,也是党的主流媒体顺应传媒格局、舆论生态、受众需求深刻变化,有效发挥引导舆论的主力军主渠道主阵地作用的必然选择。
新华社作为党的新闻舆论工作重镇,牢牢坚持导向为魂、内容为王、创新为要,积极探索具有国家通讯社特色的融合发展路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不断提升。
一、增强“为什么融”的紧迫感
作为党的主流媒体,履行“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首先应当明确受众在哪儿、阵地在哪儿。
随着数字化通信技术不断发展,传媒格局已从报纸、广播、电视三分天下,到网络媒体、移动媒体、社交媒体异军突起。而新媒体的“原住民”主要是青年群体。
得用户者得天下,得青年者得未来。受众在哪里,我们的阵地就要拓展到哪里;青年在哪里,我们的触角就应延伸到哪里。互联网已成为舆论引导的主阵地、意识形态的主战场。主流媒体只有进军主阵地、占领主战场,才能更好地发挥立主导、强主流的作用。
一是转换“语态”。用心用情用功,提升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变生硬说教为平等交流,变文件语言为群众白话,变概念口号为生动故事,把宏大叙事同个体体验结合起来,把讲道理与讲故事结合起来,写既有态度又有温度的新闻,讲既有意义又有意思的故事,着力增强文字报道的可读性,图片报道的可看性,电视报道的可视性,“两微一端”报道的互动性,对内打通网上网下两个舆论场,对外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
二是丰富“形态”。适应分众化、差异化、对象化新特点,丰富报道样式、报道形态,拓展传播渠道、传播载体,从单一媒体向多媒体形态拓展,综合运用短视频、二次元、Vlog、H5、VR等手段,实现个性化制作、可视化呈现、互动化传播,特别是运用人工智能技术通过“用户画像”更加精准地传播信息,通过“主流算法”更加有效地引导舆论。
三是创新“业态”。把融合发展理念贯穿于组织指挥、采集编发、终端覆盖全过程,通过对新闻报道流程、发稿运行机制、采编组织架构重塑、重整、重构,推进智能化编辑部和现代化分社建设,实现各种媒介资源、生产要素有效整合,信息内容、技术应用、渠道终端的共享融通,从“物理聚合”到“化学反应”,从“简单相加”到“深度融合”,构建现代传播体系,打造适应“全程、全息、全员、全效”媒体特点的新业态。
近年来,新华社在媒体融合中不断提升融合报道能力。无论是“新华全媒头条”《关键抉择,必由之路》《人间正道是沧桑》,还是微视频《红色气质》《大道之行》等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扛鼎之作,不仅产生镇版、刷屏之效,也在国家有关评选中荣获大奖,成为既叫座又叫好的精品佳作。
新华社微视频《红色气质》画面截图
二、找准“融什么”的着力点
媒体融合发展涉及内容建设、平台打造、技术赋能、体制机制、人才培养等多方面,只有找准着力点,才能事半而功倍。
新华社坚持一体化发展、移动端优先,以打造全媒报道平台为龙头,以供稿线路调整为依托,以采编流程再造为关键,以提高融合报道能力为重点,推动新闻采编从文字、图片“两翼齐飞”向文字、图片、音视频“三位一体”转变,从单一、单维、单向,向全媒、多维、互动转变,从以服务纸媒为主向为各类媒体服务转变,使报道既“可读可听可看”又“可互动可分享可体验”,初步构建起与融合发展相适应、体现通讯社特色的全媒传播体系。
1.做强“高端”。无论媒体形态如何变化,高品质的内容永远是“稀缺品”“硬通货”。新华社作为国家通讯社,最大优势就是着力加强中央新闻、受权发布、权威评论、高端访谈等报道,特别是把精心做好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报道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宣传作为重中之重,充分发挥国家通讯社的权威性和不可替代性。从特稿《“人民群众是我们力量的源泉”——记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到述评《历史的选择,人民的期待》,从说唱动漫《四个全面》到微视频《领航》,生动展示了大党大国领袖形象,唱响了时代最强音。
2.升级“云端”。融合发展必须有新技术应用作为支撑和引领。近年来,新华社积极运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技术,推出“媒体大脑”“AI主播”“现场云”等,并承建媒体融合国家重点实验室,不断提升数据处理和人机协作能力,增强新闻信息编辑制作的智能化水平。2018年世界杯期间,“媒体大脑”共制作短视频3万余条,其中最快一条视频报道生成仅耗时6秒。“现场云”入驻机构超过3700家,日均现场直播超过800场。
新华社推出的全球首个“AI合成主播”
3.用好“终端”。提升传播力有赖于打通“最后一公里”。目前,新华社已经形成了集通讯社多语种发稿线路、报纸刊物集群和网站、客户端、社交平台等各类终端于一体的传播矩阵。新华社客户端下载量达3.56亿,新华网全端口日均页面浏览量超过1亿,“新华视点”法人微博粉丝超过9000万,新华社微信公众号粉丝近3000万。同时,在脸谱、推特、优兔等海外社交媒体平台开设New China官方账号,总粉丝量达1.68亿,覆盖面和影响力稳居世界主流媒体第一方阵最前列。
推进融合发展,要统筹把握“已知”与“未知”。对“已知”需要“再认识”,对“未知”应有“新发现”,二者缺一不可。
三、掌握“怎么融”的方法论
融合发展关键是融为一体、合而为一。其关键在“融”,前提是“合”。通过信息有序聚合、资源有效整合、各方有力配合,变“你是你、我是我”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进而实现“你就是我、我就是你”。
应当澄清认识上的三个误区:
一是把融合发展等同于“办了”新媒体。实际上是另起炉灶,传统业务与新媒体业务互不相干、各自为战,还是“左手一只鸡、右手一只鸭”,是“两张皮”而不是“一盘棋”。
二是把媒体融合等同于“用了”新媒体。虽然办了网、触了屏、开了号,但仅仅把新媒体作为对传统报道的延伸和补充,而不是作为引导舆论的主战场、主阵地,没有把工作重心、更多资源、报道力量聚焦到新媒体报道上。
三是把融合报道理解为“搬到”新媒体。如同“新瓶装老酒”,只是把通稿原封不动直接发到网上,而不是根据可视化、轻量化、互动化特点进行再次加工、重新包装,用网言网语和全媒要素进行编辑、制作、分发。
关键要统筹处理好三个关系:
——体制机制上,处理好“统”和“分”的关系。“统”是大原则,“分”是小道理。小道理应服从大原则。所谓“统”,就是在顶层上要统起来,通过建立全媒报道运行机制,统一整合全社各类报道资源,深度融合各类媒介形态,变部门分割为资源共享,变单打独斗为同频共振,变各自为战为一体化协同。所谓“分”,就是要明确各部门、各分社、各媒介在融合中的定位、职责、任务。“统”,不是包打天下。“分”,也不是各行其是。要在一体化运行中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特点、作用,根据不同的工作职责、专业分工、媒介属性,找准各自定位,发挥各自优势,在“统”中发挥“分”的特点,在“融”中彰显“特”的优势。
——采编流程上,处理好“一”和“多”的关系。所谓“一”,就是要做到同一主题报道统一策划、统一组织、统一采集、统一加工、统一播发,解决文字、图片、音视频和新媒体报道多头指挥、各自为战的问题。所谓“多”,就是要适应不同媒体、用户、受众需求,对同一内容多次加工、多元生成、多形态呈现、多渠道分发,形成新闻资源综合运用、各种报道形式紧密互动、采编发全流程有机融合的全方位、多维度、立体式的全媒体报道新格局。既有面向纸媒“高大上”的“镇版”之作,也有针对屏媒“小轻微”的“刷屏”之作,既影响“关键少数”,也面向广大受众,改变一个模式供稿、一套话语报道、一个腔调传播,变“大水漫灌式”报道为“个性化定制”的精准传播,达到“大珠小珠落玉盘”的效果。
新华社全媒报道平台
——业务技能上,处理好“专”和“全”的关系。全媒体时代,需要全媒体人才。要树立全媒意识,强化互联网思维,在立足本专业基础上掌握跨界叙事技能,既精通一门,做“专门家”,又掌握“十八般武艺”,做“全能手”;既有“笔尖”之功,练就能在纸上笔走龙蛇的“大手笔”,也有“指尖”之力,成为能在网上激浊扬清的“键盘侠”。
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新媒体异军突起看似给传统媒体关上一扇“门”,实际上却打开一扇“窗”——机遇之窗。
只要我们积极顺应网络化、信息化、数字化发展趋势,紧紧抓住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和5G应用等发展机遇,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和使命感,努力参与进去、有效运用起来,就能实现“弯道超车”,占领信息传播制高点,成为形态多样、手段先进、具有竞争力的新型主流媒体。(何平作者系新华社总编辑)(本文内容由新华社提供,转发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