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我们的网站。

这款“智能创作机器人”,如何显身手?

2021年全国两会报道期间,人民日报“智能创作机器人”亮相,受到业界、学界广泛关注。它是一款由人民日报智慧媒体研究院研发,集5G智能采访、AI辅助创作、新闻热点追踪等多重本领于一身的全媒体智能创作工具。2020年12月,人民日报“创作大脑”上线发布,此次推出的人民日报“智能创作机器人”,正是人民日报“创作大脑”最新上线的智能服务,可以为视频新闻采编发场景提供完整解决方案。

  人民日报“智能创作机器人”功能图示。

事实上,这款“智能创作机器人”不仅能在两会报道中大显身手,在新媒体的日常报道中也能让编辑记者如虎添翼。具体来讲,人民日报“智能创作机器人”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功能:

一是5G智能采访。今年全国两会上,人民日报社新媒体中心记者佩戴智能眼镜,联动使用“智能创作机器人”的全媒体智能工具箱,只一人就出色地完成了现场拍摄和剪辑工作。随着5G技术和智能穿戴式设备的发展,5G智能采访也将越来越多地运用到日常采访报道中。借助“硬核”设备,只需记者一人,即可完成访谈、拍摄、记录等工作,还能通过5G信号的传输实现实时信号直播。它节省了人力,提高了效率,让采访更自由、让记者更专注,拓展了传统新闻报道呈现新闻现场的外延和可能。

  3月5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首场部长通道现场,人民日报社记者巩晗借助“智能创作机器人”现场拍摄和剪辑。

二是AI辅助创作。人民日报“智能创作机器人”通过全媒体智能工具箱赋能新媒体内容生产。直播剪辑、智能生成视频、4K在线快编、音视频字幕添加、智能配音、语音识别、横屏转竖屏等工具,让记者编辑摆脱了对专业技术工种的依赖,实现一站式智能创作。这些智能工具减少了前置准备工作的时间,也解决了常见的技术难题,让精细化的新闻产品实现高效率分发。以直播剪辑为例,人民日报新媒体在日常直播报道实践中,探索出“线——点”结合的报道方式。具体操作上,一方面保证长时间的视频直播,另一方面是对直播信号进行实时剪辑,即时发布直播中的新闻亮点,形成“实时完整呈现+轻量化碎片化传播”的内容组合。

三是新闻热点追踪。面对网络上的海量信息,新媒体报道如何做到“稳、准、好”?人民日报“智能创作机器人”推出的新闻热点追踪工具,是一把利器。利用它,可以个性化订阅中央媒体、地方媒体、商业门户等多种信息源,大事热点尽在掌握,第一时间收到推送提示;利用它,能够实时追踪全网舆情热度,为新闻选题策划、撰稿写作等提供信息支持;利用它,只需添加关键词,就能自动跟踪热点,实现对关注话题的监控,第一时间获取最新、最全面的消息。

人民日报“智能创作机器人”是一个新技术赋能新闻生产的典型案例,它带来的不仅是更快的速度、更炫的操作,它更提醒我们,重塑新闻生产流程已经在发生。欢迎与我们一起探索、一起改进。

微信“扫一扫”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