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我们的网站。

听《人民日报》记者讲在武汉的日日夜夜 感受从未失去温度的城市

在武汉最后一个方舱医院关舱之际,郑薛 飞腾正在做现场直播。

程远州(左二)在火神山医院采访重症医学二科主任李维勤。

张武军用镜头记录武汉这座城市的坚毅与温度。

“您还在武汉吗?有回京的计划吗?”

“我还在武汉,还要一段时间。”人民日报社新闻协调部副主任汪晓东这样回复《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的询问。而此时,《人民日报》前方报道组已经在武汉坚持采访了60多天。

3月31日晚,很多《人民日报》记者在朋友圈转发了一段名为《生死金银潭》的视频,这部半个小时的片子,记录下了武汉市金银潭医院的生与死,而为了这段视频,《人民日报》记者连续跟拍了36天。“片子终于发了,悼念亡者。”《人民日报》新媒体记者郑薛 飞腾说道。而在进一步交流中,记者感受到,每一个前方记者都有说不完的故事,更有讲不完的感受。

郑薛 飞腾:

长大后,明白那其实不是“好玩”

郑薛 飞腾出生于1995年10月,是《人民日报》此次赴前方报道团队中年龄最小的一位,也是第一批中央各媒体单位赴武汉采访人员中年龄最小的一位。

1月28日,大年初四,是郑薛 飞腾家乡福建莆田习俗里的重要一天,当地会按照除夕的标准来准备晚饭。那天晚上6点05分,他看到一条需要派记者赶赴武汉的通知,毫不犹豫就报了名。25分钟内,收行李、买机票、和家人短暂话别,6点半,他就坐上赶往机场的汽车。因为赶不上福建省内前往北京最晚的班机,只好先搭乘深夜12点抵达天津的飞机,在天津休息一晚后,第二天上午抵达北京与《人民日报》前方报道团队会合,1月29日傍晚就抵达武汉。24小时内,他辗转了4座城市。

记者从《人民日报》前方协调部那里了解到,抵达武汉后,郑薛 飞腾数次表示自己年轻,若有万一,身体机能恢复较快,因此在做好防护的前提下,如果有感染风险较大的采访环境,希望能优先参与。

在武汉期间,他参与了火神山医院收治首批患者及首批患者出院、方舱医院收治首批患者及首批患者出院、社区封闭式管理落实情况等20余场视频直播,在其中担任出镜记者,带领观众感受事件现场。到达武汉的第十天,报社征集前方记者的返京意愿,他说:“我想要坚守在这里,希望能等到武汉解除隔离的那一天。”

“每天晚上,我都会复盘当天的工作情况,总结工作经验、记录工作札记。”郑薛 飞腾说,这一方面可以反思业务上遇到的困难与解决方案,另一方面也能记录自己所见所闻和判断思考。“我们的报道和札记就是一本厘清记忆的日记本,我想这大概就是我们常说的‘新闻是历史的底稿’。”

谈到为什么选择前往武汉,为什么主动申请到最危险的地方去,郑薛 飞腾说,这些决定对他来说并不意外。“我一直希望做一名‘关键时刻,我在现场’的记者。”他回想起童年经历,那时常常看台风天记者的出镜报道,“当时觉得记者真好玩,台风天大人小孩都只能在家里,只有记者在外面。长大以后,很希望成为他们中的一员,也明白那其实不是‘好玩’,而是一份责任和担当。”

程远州:

从未将深入疫情一线告诉父母

《人民日报》湖北分社记者程远州是全国最早参与报道新冠肺炎疫情的记者之一,第一个报道此次疫情不是2003年的非典卷土重来,第一个报道武汉出现27例病例,发布武汉发生不明原因肺炎的疫情权威信息……

从去年12月底开始,他就持续跟进疫情报道,深入医院采访国家专家组专家及一线医护人员,深入社区报道群防群控的落实落细,深入后方调研防疫物资的保障情况,先后采写了百余篇稿件在人民日报全媒体平台刊发,多篇稿件阅读量过亿。同时,他坚持问题导向,报送了近20篇内参调研,为防疫决策提供参考。

“作为一名记者,我深知自己的责任。但也怕家人担心,从未将自己深入一线报道疫情的事情告诉过父母。”程远州说道。

“采访过程中,各行各业平凡的英雄给了我最多的感动。”程远州说,在中南医院急救中心,他问刚刚感染痊愈便返回岗位的护士郭琴:“别人都说,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你为什么不害怕?”

她沉默了一会儿,小声说:“其实,我心里怕极了,但那么多同事都在这里忙得昏天黑地的,我在外面待不住。”

看着眼前这位瘦瘦的女护士,程远州说,他一下子哽住了。

“在抗疫一线,我遇到过很多像郭琴这样的人,他们平时只是一个个普通人,默默无闻,但在疫情肆虐时,却爆发出极大的勇气,散发出英雄气概。他们说不出堂皇的话语,也不掩藏身为普通人的恐慌、担忧、悲痛的情感,却在危难时期给人最多的感动、最温暖的力量。”程远州说。

在武昌医院,程远州和同事吴姗含着泪采访刘智明的亲朋同事;在同济医院光谷院区,他在ICU里采访18名麻醉医护组成的“插管敢死队”;在火神山医院,他听熬了通宵、红肿着眼睛的护士长罗淑平讲她手下的拼命故事;在方舱医院,他看到餐饮企业“艳阳天”的员工们冒着风险为方舱里的医患送来热腾腾的饭菜……

张武军:

用镜头记录坚毅和微笑的武汉

“1月29日,坐在去武汉的高铁上,我始终在猜想,我会看到一个怎样的武汉?寂静的、沉默的、混乱的……但当我手持相机,踏上这片土地,发现一切都比此前猜想的要好。镜头下的武汉,是坚毅的武汉;镜头下的武汉人民,是微笑的武汉人民。”《人民日报》记者张武军说,来到武汉的前一个月,他基本走遍了抗击疫情一线的各个角落,感受到了这座英雄城市的不同色彩和人文关怀。“我见识过火神山、雷神山医院建设工地昼夜不息的忙碌,目睹过八方来援的各地医疗队义无反顾冲到前线的勇敢,拍摄过公安干警、快递员、外卖小哥风雪中坚守工作岗位的身影,感受过社区干部、志愿者走家入户落实‘应收尽收’的辛勤,记录过出院康复患者对白衣天使满怀感恩的拥抱与泪水……一个个画面、一丝丝细节让我感受到,武汉,是英雄的城市,是面对挑战也从未失去温度的城市。”

“在采访过程中,武汉人民的故事格外打动我。”张武军说,2月4日晚,武汉江汉方舱医院正在完成最后的建设工作。深夜12点,他完成采访拍摄正准备从那里离开时,看到很多工人正在吃泡面。张武军问他们:“为什么这么晚才吃饭?”有一位大姐告诉他:“为了赶工,晚上没顾得上吃饭咧。”后来通过交谈,他得知很多工人其实并非专业出身,而是附近的清洁工,得知方舱医院建设时间紧、任务重,毫不犹豫地响应政府号召投身到江汉方舱医院的建设中。那位大姐对他说:“我们早点做完,病人就能早点进来住。现在医院快建好了,我也能踏实休息一会儿了!”

另外一件让张武军感受到武汉人民坚毅性格的事发生在雷神山医院。2月8日晚上7点半,还有一个小时,雷神山医院即将迎来第一批患者。张武军穿着厚厚的防护服,背着相机穿过拥挤忙碌的隔离病房走廊,即将接管第一批患者的武汉市第一医院护士长孙纯正在召集医护人员开最后的准备会议。在嘱咐了大家安全防护等事项后,看着已经在抗击疫情一线奋战多日、脸上写满疲惫的年轻护士,孙纯一字一顿地大声说:“你们,一个也不许倒下,我们一个也不能少!”

采访中,很多《人民日报》记者说,这次疫情报道,是一次锤炼“四力”的过程。疫情面前,记者是“战士”,要与同行竞技,展现报道水平;记者是“逆行者”,要深入一线,讲好战“疫”故事。

微信“扫一扫”分享至朋友圈

在线留言

你必须 登录后 才能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