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砍树人”到“看树人”
在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会场,一位来自大兴安岭林场的代表,在发言中讲述了当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不断增值的“森林交响曲”。习近平总书记颔首赞许,强调“生态本身就是价值。这里面不仅有林木本身的价值,还有绿肺效应,更能带来旅游、林下经济等。‘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实际上是增值的”。
山积而高,泽积而长。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污染防治攻坚战”列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三大攻坚战之一,“增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意识”写入党章……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神州大地生态美好、景致纷呈、人民幸福,成为“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的有力注脚,也生动表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是增值的”。
从绿色发展理念看,绿水青山既是自然财富、生态财富,又是社会财富、经济财富,保护生态其实就是发展生产力。2015年开始,东北、内蒙古重点国有林区全面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不少伐木工人转岗成为护林员。当人们惊叹于中国国土卫星图像“变绿”了,其实尤应致敬那些植绿护绿的劳动者。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从“砍树人”到“看树人”,“正是我们国家产业结构转变的一个缩影”。“十三五”时期,从污染防治力度不断加大到资源能源利用效率显著提升,从农药化肥减量显著到绿色制造业发展迅速,我国发展方式的转变体现在方方面面,绿色已成为高质量发展的底色。
从根本上解决生态环境问题,必须加快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近年来,节能省水、垃圾分类、绿色出行,这些绿色生活方式成为新风尚。出门在外随手携带保温杯,外出就餐剩余菜品打包带回;购买电器特别留意能效标识,购买汽车优先考虑新能源车;添置家具、书籍先找一下“二手”,少买皮具,背个布袋也时髦……有市民说:现在观念变了,谁不光盘才最没有面子咯!生态文明需要共同参与、共同建设,全体人民自觉行动起来,锦绣山川必能泽被后世。
建设生态文明,治理方式和治理水平同样关键。政绩考核不再简单地“以GDP论英雄”,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河长制、生态补偿等制度,已经在生态环境保护中发挥着切实作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国土空间规划法规政策和技术标准体系、资源总量管理和全面节约制度、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市场体系……这些制度规定和治理之策,成为中国生态文明建设跑出加速度的重要保证。
千秋功业,功在不舍。“十四五”期间和未来一段时间,加快推进重要生态屏障建设、持续改善环境质量、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全面提高资源利用效率、2030年前碳排放达峰等任务,是我们必须扛起的时代责任。美丽中国的愿景并不模糊,就存在于那些从“砍树人”到“看树人”的发展转变中,存在于那些从置身事外到主动参与的实际行动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