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我们的网站。

开局之年,能源电力如何稳经济促转型——从2023年地方两会看能源电力发展

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年初,省级两会陆续召开,回顾了各地过去五年来的工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明确了一系列具体举措。

在稳增长仍是年度重要任务的大背景下,“着力稳产保供”“绿色低碳转型”“落实落细碳达峰碳中和”等关键词语高频率出现。开局之年,能源电力如何稳经济促转型,又将迎来哪些新机遇?

统筹发展与安全,保障能源稳定供应是稳经济的关键支撑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加强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确保粮食、能源资源、重要产业链供应链安全”,明确将确保能源资源安全作为增强维护国家安全能力的重要内容。保障能源安全,对稳定宏观经济发展既是关键支撑,也是保增长、促转型的重要抓手。

今年,在各地政府开列的能源发展目标清单里,能源安全仍是重要关注点。天津提出统筹做好重要民生商品保供稳价和煤电油气运保障供应;重庆强化科技、网络、数据、生物、粮食、食品药品、能源资源、战略物资等重点领域安全;青海加强能源、矿产资源勘探开发;辽宁完善能源矿产储备、供给和保障体系……各地就确保能源资源安全、提升能源资源保障能力等作出新的部署。

保障能源安全,提升供给能力十分重要。2022年,成功应对夏季最高气温、最少水电、最大负荷、最长时间叠加挑战的四川,谋划了超过7600亿元的电源电网项目,加快构建更加安全可靠的电力系统。截至2022年年底,四川全省电力总装机12390.2万千瓦,同比增长7.8%。今年,四川做好能源保供稳价工作,将大力推进水风光重大能源项目建设,比例化统筹配置新型储能,力争电力总装机规模达到1.3亿千瓦。

聚焦能源保供,多地强调煤炭、油气等传统能源的保产工作。内蒙古提高煤炭弹性产能和应急保供能力,加大油气资源勘探和增储上产力度,推动非煤矿产资源绿色安全有序开发。新疆力争全年原油产量3350万吨、天然气产量420亿立方米。陕西抓好煤炭稳产保供和优质产能建设,确保煤炭产量达到7.5亿吨,原油和天然气产量分别达到2580万吨、310亿立方米。

新发展阶段需要高质量的能源体系支撑,各地做好能源“增量”,推动形成更加多元的能源供给体系。山东致力于加强煤电油气运综合保障,加快储煤、重型燃气机组、新型储能等项目建设,并抓好发电机组运行管理,扩大“绿电入鲁”规模。黑龙江加快页岩油产业化商业化开发,提出原油产量保持3000万吨、天然气产量增长到57亿立方米以上、煤炭产量7100万吨、新能源建成装机规模2500万千瓦。江苏远近结合提升煤炭储备能力,推进沿海沿江液化天然气布局建设,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支持建设省外综合能源基地,确保迎峰度夏、迎峰度冬能源电力正常供给。宁夏实施能源保障提质升级行动,在释放煤炭先进产能、提升火电配套产能、加快气田开发建设的同时,加快推进绿能开发,将新增新能源发电装机300万千瓦。

加快建立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供应体系,能源应急保障也成为各地筑牢安全底线的重要措施。山西提出提高粮食等农产品和能源、农资、矿产品原材料、应急专用物资储备能力。着眼守牢城市安全底线,上海将加强粮食、能源和战略应急物资储备,开展应急演练,提升全民防灾减灾意识和自救互助能力。加大能源保障力度,福建坚持完善能源产供储销体系,建立健全能源安全应急响应机制。甘肃加强市政水、电、气、路、热、信等体系化建设,实施地下综合管廊工程,加强城市内涝治理。

各地政府工作报告中,不仅有保障能源安全的安排部署,也有提升能源供给能力的创新举措。增加能源产品供给、打造产供储销体系、加强能源应急储备、推动节能降碳改造……更多从供给和需求两侧发力的能源保供举措将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更坚强的支撑。

稳经济扩内需,发挥电网等基础设施投资建设带动力

步入2023年,我国多项经济数据“飘红”:1月份制造业新订单指数创18个月以来新高;春节假期餐饮、旅游、电影等线下消费超预期复苏……订单忙起来,消费旺起来,信心强起来。

2022年,全年国内生产总值1210207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3.0%。近期,各地相继公布2022年经济数据,16个省份2022年生产总值增速超过全国水平。

今年,各地经济发展更突出“稳”,多个省份将增长目标设定在5%~6%区间。各地强调稳中求进,积极部署扩大有效投资,聚焦交通、能源、水利、新型基础设施等领域,谋划一批重大项目、重大工程。

强基础,内蒙古、浙江、天津等地均在报告中提及电网建设。内蒙古提出建设蒙西“四横五纵”、蒙东“八横二纵”电力主干网架,推进新能源大基地集疏外送工程和绿电、绿氢进京新通道建设。浙江聚焦能源绿色低碳转型、能源供应安全可靠、企业用能成本稳中有降,推进电源、电网、储能、天然气管网等现代能源基础设施重大项目87个。天津市则将与河北省共同推动新建特高压输电通道。

增后劲,能源大基地纷纷布局能源产业链。吉林大力推进能源产业“源网荷储”协调发展,在电网建设方面,着力谋划吉林电网“四横四纵”主网架构,强化500千伏电网结构,完善220千伏线路布局,提升省内东西互济和新能源送出能力。青海重点围绕打造世界级盐湖产业基地、国家清洁能源产业高地,加快建设盐湖资源综合利用、新能源、新材料、有色冶金等4个千亿级产业集群。新疆大力发展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

在扩大有效投资的同时,更多省份着眼于促进消费提质升级。以北京为例,2022年,北京出台商业消费空间布局专项规划,绿色节能消费券、置换新能源车补贴等扩内需政策直接拉动大宗消费、绿色消费百亿元。今年,北京仍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积极培育数字消费、文化消费、绿色消费、冰雪消费,加强商旅文体等消费跨界融合。

新能源汽车、绿色家电……绿色消费正在成为新风尚。湖北大力支持住房改善、新能源汽车、绿色家电等大宗消费。上海将发展数字经济、绿色低碳、元宇宙、智能终端四大新赛道,在未来健康、未来智能、未来能源、未来空间、未来材料五大领域加速布局。安徽突出“芯车联动”,推进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全产业生态建设,聚焦光伏突破加快新能源产业发展。

历览各地开年稳经济的举措,能源与区域经济、城乡协调发展的联系更加紧密。着力发展后奥运经济,河北实施冰雪运动、冰雪文旅、冰雪产业融合发展行动,加快冬奥场馆市场化开发,建设张家口可再生能源示范区。辽宁提出打造面向京津冀地区的绿色农产品供应基地、清洁能源供给地、旅游休闲目的地。西藏加快青藏铁路格拉段电气化改造。重庆致力提高乡村基础设施完备度,推进农村清洁能源、农房质量安全、数字乡村等工程。高质量发展热潮涌动,广袤乡村铺展振兴发展的美丽画卷,能源产业加快发展,清洁能源走进千家万户,电力在区域协调发展、乡村振兴中迎来发展机遇,也将持续发挥“先行官”作用,更好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服务“双碳”目标,供需两侧发力推动绿色低碳转型

刚刚过去的2022年,不少地方有力推进减污降碳,交出了“绿色”成绩单。

地方政府工作报告显示,2022年,河北优化能源结构,新增可再生能源装机1400万千瓦;江西制定碳达峰实施方案,完善分时电价机制;重庆全市清洁能源电量消纳占比超过47%;陕西绿色建筑、装配式建筑新开工面积占比分别达88.1%、30.8%。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今年,在推进“双碳”目标有序实现的背景下,各地针对能源结构转型和经济绿色发展作了重点部署。

在传统能源占比较高的省份,调整能源结构、推动绿色转型仍是重点任务。山西在对未来五年的规划中,明确提出加快构建绿色能源供应体系,设定了“煤炭先进产能占比达到95%左右,新能源和清洁能源装机占比达到54%”的目标。陕西大力促进能源化工产业高端化、多元化、低碳化发展,全省规划发电量2900亿千瓦时、增长7.4%,新增新能源装机1000万千瓦、总规模达到4000万千瓦。山东开工6个超超临界大型煤电项目。

新能源快速发展,既要保障“发得出”,也要保障“送得走”“用得了”。记者注意到,今年西部能源基地在电力外送通道建设方面有更多部署。甘肃提出全面建设陇电入鲁、核准开工陇电入浙工程,做好酒泉外送特高压工程前期工作。青海着眼加快750千伏昆仑山、红旗等输变电工程建设进度,力争第二条特高压外送通道开工建设。西藏设定了清洁能源外送能力突破500万千瓦的目标。

同时,东部省份表达出接纳更多清洁外来电的意愿。浙江推动形成“两交四直”特高压入浙通道,加强省外清洁电力入浙项目建设,争取核准开工甘电入浙特高压直流工程。上海规划建设深远海海上风电示范、外电入沪等重大项目。安徽提高省外绿电受进规模,新增支撑性电源装机156万千瓦。

供给侧发挥可再生能源的潜力,让能源产品“含绿量”十足;需求侧推动节能提效,让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的理念更加深入人心。北京促进各类园区绿色低碳循环化改造升级,推动公共建筑节能绿色化改造。湖南加快节能降碳先进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建立健全碳排放权市场交易工作机制、碳排放统计核算制度。新疆着力巩固提升南疆“煤改电”一期成果,完成“煤改电”二期27.95万户年度改造任务,研究推动北疆“煤改气”工程。

在“双碳”目标愿景下,加快构建新能源供给消纳体系,提升能源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创新是重要动力。各地政府工作报告中,能源领域的新业态、新技术也备受关注。

吉林、上海、浙江、海南、新疆的政府工作报告均提到推动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相关内容,以能源技术创新带动产业转型升级,集聚发展优势;山西、内蒙古、甘肃、青海、湖北等地加快培育“源网荷储”或“风光水储”一体化项目,加快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超六成省份提及氢能布局,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形成新的经济增长极;超过15个省份将推动抽水蓄能项目,加快灵活调节电源建设,服务构建新型电力系统,也带动能源装备产业创新……在“双碳”目标引领下,能源产业发展迎来新的历史机遇。

从提高清洁能源占比,到提升能源使用效率,再到推动能源技术创新,各地正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高质量发展道路,为经济运行持续向好积蓄新的动能。

新征程的奋进号角已经吹响。对于能源电力行业来讲,保障能源安全、扩大有效投资、促进消费复苏、推动绿色低碳发展……随着更多举措落地落实,能源电力行业的优势将持续释放,为经济社会发展基础更牢、发展质量更优注入蓬勃活力。

责任编辑:甘霖

微信“扫一扫”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