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出台领导干部政治素质考察办法 扛牢政治责任 把好政治首关
近日,吉林省出台领导干部政治素质考察办法,细化实化考察内容让“考什么”更具体,丰富完善考察方式让“怎么考”更精准,拓宽结果运用途径让“如何用”更有效,确保扛牢政治责任,把好政治首关,使干部政治素质考察真正触到底、落到位。
聚焦政治忠诚、政治定力、政治担当、政治能力、政治自律等5个方面,细化17项正向考察指标和8项反向考察指标,把抽象的考察内容转化为直观的行为特征,确保可识别、可判断。在政治忠诚方面,重点看是否坚决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吉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落实情况,看是否落实“第一议题”制度对标对表,是否按照“施工图”推进实施。在政治定力方面,重点看是否坚定“四个自信”,坚守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否在大是大非面前旗帜鲜明、头脑清醒、立场坚定、态度坚决,确保透过干部的言谈举止、日常行为识别判断。在政治担当方面,重点看是否坚持原则、敢于斗争,是否在落实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和省委重点任务中担当尽责、攻坚克难,在关键时刻站得出来、冲得上去,列出担当作为具体表现和不担当不作为具体情形。在政治能力方面,重点看是否善于从政治上研判形势、分析问题,妥善破解复杂问题,是否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防范化解政治风险,是否认真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把政治能力“大概念”具化为能衡量的“细指标”。在政治自律方面,重点看是否严格遵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坚持“五个必须”、严防“七个有之”,是否自觉抵制“四风”,特别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并针对近年来干部队伍暴露出的突出问题细化考察指标。
坚持以事见人、知事识人,突出个别谈话听其言、会议测评察其表、日常考察观其行、深入一线考其绩、运用各方成果析其里,全方位考察识别干部政治表现。完善政治素质考察一般流程,把政治素质考察贯穿任职考察、换届考察、平时考核等工作中,作为其重要内容,优化报送自评材料、组织会议测评、开展个别谈话、综合分析研判等流程,制定个别谈话提纲、考察材料模板等,使考察组便于借鉴操作。注重在日常中考察了解干部政治素质,明确旁听重要工作会议、列席民主生活会、列席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赴重大任务一线实地查看、向服务对象和基层群众了解、到干部原单位追溯等6种日常调研了解途径,细化20条调研了解要素,以刚性制度确保定期“走下去”了解干部。综合运用各类干部日常管理监督成果,用好纪检监察、巡视巡察、督查检查等各部门监督成果,以及干部人事档案审查结果、个人有关事项核查结果,明确应当了解掌握的9类具体内容,与政治素质考察了解到的情况进行比对验证,在政治上再把关。
将政治素质考察结果融入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队伍建设全过程,拓展结果运用方式,强化结果运用刚性,推动形成能者上、优者奖、庸者下、劣者汰的正确导向。将考察结果进行专题反馈,对领导干部政治素质方面存在的不足和短板,采取适当方式向其党委(党组)和干部本人反馈,提出指导性意见,督促剖析根源、认真整改。将考察结果融入领导班子政治建设,根据班子成员政治表现,对班子整体政治素质进行分析研判,聚焦共性问题和不足,通过督促落实“第一议题”制度、指导开展民主生活会等措施,加强班子自身建设。将考察结果融入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把考察结果具体运用到分析研判和动议、民主推荐、讨论决定等各个环节,把政治上的“两面人”挡在门外。将考察结果融入干部教育培养,对学习党的创新理论不深不透的干部,有针对性地加强理论武装;对党性锻炼不够的干部,强化理想信念教育和对党忠诚教育,帮助提升政治能力。将考察结果融入干部日常管理监督,对干部政治素质方面出现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时咬耳扯袖;对考察结果存在问题的,及时进行组织处理;对考察中发现的共性问题,建立健全干部管理监督机制。将考察结果与激励干部担当作为有机结合,对政治表现过硬,敢闯敢试、敢于斗争、锐意攻坚,但在推进工作中出现一定失误或偏差的及时给予容错;对政治素质优秀的,在评先评优、考核奖励、职级晋升中同等条件下予以倾斜。
责任编辑:甘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