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我们的网站。

中国青年报社:融创不止步,更强更青春|媒体品牌巡礼

编者按:为做好迎接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主线工作,中国记协网开设专栏专题,展示新闻战线守正创新、融合发展的最新成果,为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营造良好舆论氛围。“媒体品牌巡礼”栏目聚焦新闻单位在融合发展中的品牌建设成果,呈现党的十八大以来新闻事业发展迈出的新步伐、取得的新成效。敬请关注。

青春心向党,百年再启航。2014年以来,中国青年报社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媒体融合发展的重要指示精神,不断自我革命,加速做强新型主流媒体。

一、以政治建设为统领,主力军全面挺进互联网主战场

中国青年报社全媒体融合转型探索自2014年启动,从“报网互动”“报网融合”“24小时中青报在线”再到“24小时中青报随手看”,改革方案一次次迭代,彰显了中青报在“融”字上下功夫的决心。传统媒体采编人员在改革中培养互联网思维。H5、直播、短视频,每次移动互联网出现新传播形态时,中青报采编团队都是“吃螃蟹”的那一拨,直至具有中青报特色“小而美”的经济适用型中央厨房“融媒小厨”正式开张。2020年,“融媒小厨”全面升级为“融媒云厨”,打通了最后一公里的终端,初步构建了全媒体价值链。现在,中青报“融媒云厨”已成为全国媒体深化融合改革典型案例之一,与中青报旗下的新闻短视频品牌“青蜂侠”,一同入选了2020年中国报业深度融合发展创新案例展。“融媒云厨”智能化项目入选2021年中国报业融合发展创新案例。

2022年,中国青年报社鲜明提出“没有‘可视化’,就没有报人的明天”,在全社开启了一场“可视化”改革。五四青年节前后,可视化产品呈现“井喷式”增长,创制了一大批融媒精品。其中,报社联合河南广播电视台推出的“青春万岁”五四青年节特别节目,仅抖音平台的直播播放量就达到4865.5万,登上热榜榜首,微博话题#奋斗青春100年#阅读量7.3亿。

二、深化体制机制改革,高效能推进内外治理的一体化融合

中青报聚焦“全面改革内部管理机制,全面提高运营绩效”,出台了《关于可视化重塑全媒体协调机制的意见》。今年,又在内容三审制的基础上,创新出台三维协同机制。该机制由制播组、运维组、品控组组成,负责对重大选题、内容产品、文化新业态等项目进行研判、评估、考核,为报社绩效导向、利益分配提供科学合理的重要参考。

在全媒体协调机制下,不断提升建设舆情智库、绩效评估、智能化、 体制机制等四项工程,同时加强人才培养,打破编制、级别、身份限制,重点聚焦培养“优秀融媒专家型人才、优秀融媒经理人、优秀融媒制片人、优秀融媒创意创新人才、优秀融媒技术人才”等五类融媒人才。

三、入驻青春元宇宙之家,助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

2021年9月以来,中国青年报社进行了新文化业态初步探索,形成一些阶段性成果。比如,启动“青·文创”品牌助力行动,探索可视化文化新业态,上线“温暖的BaoBao”全天候定时展播栏目,打造的温暖一平方、青小豹、豹小花等一系列文化IP深入人心。在北京前门书香世业文化街区打造“温暖的BaoBao·青年书店”线下场景,综合推出集“媒体+书店+园区+文创+直播+······”等为一体的文化新业态。

2022年4月28日,报社举办“青年文化大数据项目体系发布暨青年文化大数据总部基地建设启动活动”。该项目是在国家文化大数据体系框架下孕育而生的青年文化数字促进服务平台,项目由四部分组成,一是发布青年文化大数据标准体系。二是成立青年文化数字研究院。三是建设青年文化数字基地。四是打造青年文化大数据总部基地。总部基地落户于中国青年报基地总部“青春元宇宙之家”,通过与科研院所、高等院校、高新企业等顶尖机构战略合作,共建“可视化协同创新融合机制”或“可视化协同创新融合实验室”,现已形成由“2个融合机制+24家协创实验室+5家内部协创实验室”组成的首批文化新业态布局。

四、继续自我革命,争做伟大事业生力军

在喜迎党的二十大之际,中国青年报社也向党和人民交出了一份融合改革的答卷——全媒体用户已超1.3亿,阅读量过亿的各类新媒体产品层出不穷。同时融合改革也给中青报带来红利,相比2014年,整体运营收入增加4倍多,新媒体收入已超过传统报纸广告收入,在运营盈亏平衡基础上,持续发展新运营盈利模式,新文化业态初步构建,呈现良好发展态势。

责任编辑:牛淋淋

微信“扫一扫”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