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媒体坚持“两手抓” 防疫出版确保“两不误”
4月下旬以来,北京多区新冠疫情出现不稳定情况,防控形势复杂严峻,全国性行业类媒体严格落实北京市政府和主管主办单位疫情防控要求,强化风险意识、履行防控责任、科学安排工作、强化员工管理,坚持“两手抓”,确保疫情防控与宣传业务“两不误”。业务人员分组到岗、远程办公,实施人员备份、系统备份、数据备份,确保新闻业务正常运行。
一、AB班轮值办公机制
坚决守住办公场所“零感染”底线。要求全体员工提升站位,全力支持党和政府防疫政策,严格落实政府和主管主办单位防疫规定,确保工作场所安全、员工身体健康;坚决保证新闻宣传不停休。疫情反弹后,行业媒体第一时间确定进驻报社人员名单,这些人员在办公区域备好生活用品,做好了常驻报社的准备。
人民公安报社为维护正常工作秩序,启动AB班办公机制,每天保持50%的人员到岗,隔天轮换,错峰交替上班,并禁止AB班人员私自调换、顶替。
国际商报社为确保报纸出版工作安全有序进行,一位社领导负责报纸版面的终审工作;其他社领导和值班总监负责网站和新媒体稿件的终审工作;新闻采编部门采取轮值模式,协调完成稿件和内容的采写和编辑制作工作。除必须到岗人员外,鼓励所有记者编辑居家办公。
人民邮电报社为减少人员流动,控制30%的到岗率。为保障出版和后勤服务需要,其他部门合理安排工作,非必要不到岗,到岗人员实行 “点对点”闭环管理。
中国交通报社有限公司开辟第二清样阵地,将部分出报人员分散至此,并克服排版人员不足,安排专人负责现场清样,保障了出报的质量。
国家移民管理局新闻中心为保证疫情期间正常出报工作,保持60%的人员到岗,身为退役军人的他们发扬部队优良传统,现为警察的他们发扬移民管理警察职业精神,大部分人员连续一个多月实行封闭式管理,吃、住均在单位。
中国气象报社采用人员备份,采访中心、编辑中心、网站中心、新媒体中心每周各安排至少一名业务人员居家办公。严格采访人员管理,安排少量固定的采访人员进入中国气象局园区,采取在线方式听取中央气象台天气会商、采写稿件,确保重大新闻采访不间断。
《中国海洋石油报》社有限公司采编人员分为AB岗,定期轮岗,降低到岗率,同时保证新闻生产不中断;加强居家办公人员管理,线上召开早会;加强统筹策划,充分调配记者、通讯员力量,把一线抗“疫”保产的“海油力量”宣传出去。
《中国邮政快递报》社有限公司采取AB班方式,同时,与印刷和发行单位密切沟通,加强内部协作,通过线上采访和外部约稿等,减少报、刊、网、新媒体等各平台受疫情影响。完善居家办公机制,通过定期例会、每日编前会、线上业务交流会等多种手段,加强沟通频次、提升沟通效果,努力保持流程不缓、效率不降、水平不减。
农银报业有限公司实行全员AB岗轮岗制,严格落实居家办公,控制到岗率。线上召开编前会,由策划指挥中心统筹安排报纸策、采、编、审、发等出版流程。各编辑部充分利用视频会议、语音电话等方式,与作者、编审、责审、总编辑保持实时联络沟通,认真落实“三审三校”制度,确保出版安全。
中国食品安全报社控制30%的到岗率;岗位采取AB班方式,实行“点对点”闭环管理。确保报纸保质保量出版一期不落。网、微、端等新媒体平台准时推送,重要策划出版有效实施,持续做好行业重大活动发声。
中国社区报坚持领导全程值班、编辑轮班制度,编辑记者发挥能动性,立足行业特色,积极发现和捕捉新闻线索,并第一时间联系采访,确保报纸高质量出版。立足城乡社区,积极报道疫情防控中的感人事迹和动人瞬间,做广大居民的“贴心报”“暖心报”。
二、加强管理密切配合
由于大部分行业媒体处在疫情管控区封控区,导致不能全员上岗,行业媒体严格落实上级指示,统筹协调安排,整合各方力量,主张记者与采访对象“零接触”、不鼓励“面对面”采访,实行“不见面”采访。特殊时期,行业媒体继续严格执行“三审三校”制度。围绕主线,“线上+线下”配合报道。
中国教育报各部门采编人员居家办公,严格“三审三校”要求保障网、端、微正常运行。在保证报纸按时出版的基础上严把质量关,坚决不放松任何一个环节。居家办公的编辑有在PDF文档中进行标注的,有将报纸分割成若干部分进行精准修改的,还有把校对后的稿件重新上传到发稿平台的。与现场办公有所不同,但严谨认真的态度始终如一,保证了报纸出版的高质量。
中国水利报社采编部门严格执行线上线下审样签样流程,严格执行“三审三校”“一读”“十看”等制度,强化出版流程管理,严把编校质量关,确保出版安全。用非常时期的非常努力,为疫情防控和重大水利工程建设、大运河全线贯通、永定河生态补水等水利中心工作提供了强有力舆论支撑。
中国建设报社社长组织线上研讨活动;网站、新媒体等平台编辑实行7*24小时工作制,线上完成新媒体平台日常采编运维工作,同时策划网络直播等活动,破解线下活动难以开展的难题。居家办公期间,报社将报道重点聚焦在住建系统疫情防控、安全生产、自建房排查等涉及民生保障的重大选题,突出行业特色,服务抗“疫”和生产大局,保质保量完成各项宣传报道。
中国交通报社有限公司5月10日起,启动线上编前会,各采编部门通过线上报稿,值班编委线上点评,日均30人参会。基于大部分人员居家办公,试点了远程线上排版。排版员居家期间可使用具有远程排版系统的电脑,在编辑指导下完成远程组版工作,提高了居家办公期间出报效率。
《人民铁道》报业有限公司坚持“技术赋能”,通过技术手段架设报纸编辑远程办公的平台,充分运用“人民铁道融媒”“移动采编”APP,抓紧抓实日常采编工作;坚持“质量为本”,层层压实编委会领导、副总编辑、编委和各采编平台负责人的责任,严格流程、标准把控,确保编校质量万无一失。“铁”字号产品不断档。坚持“策划为先”,高质量召开视频策划会议,聚焦“喜迎二十大”的主题主线和铁路中心工作,策划“沿着习近平总书记足迹·铁路篇”等重点选题。
中国石油报社充分利用5G智慧融媒体生产管理平台,探索运用“远程云排版”系统,即居家办公时连接报社服务器实现移动采编和远程排版。部分被隔离在家的编辑实施“编排分离”,即被隔离编辑居家完成稿件编辑并传回报社,由在岗编辑完成排版付印。
中国石化报社在前方值守与居家办公人员密切配合下,报、台、微等平台照常出版、上线,在报道重要时政新闻的同时,全面报道中国石化将疫情防控与推进“牢记嘱托、再立新功、再创佳绩,喜迎二十大”主题行动紧密结合起来,把疫情防控与生产经营同部署、同安排。
中国银行保险传媒股份有限公司采编人员通过线上会议形式严格执行每日选题策划会、编前会制度,严格执行“三审三校”制度,随时进行新闻议题的交流讨论,保持高质量出版。围绕迎接党的二十大宣传主线,聚焦监管引领银行业保险业抗击疫情、纾困小微企业等特色举措,通过媒体融合方式刊发金融抗“疫”、金融助力稳住经济大盘等专题,以及餐饮行业理赔、上海复工复产等稿件,通过典型举措、典型人物,弘扬了行业正能量,充分发挥了行业舆论主阵地、主渠道和主力军作用。
中国气象报社开展应急远程线上采编。通过技术手段实现远程在线策划、采访、编辑、发布、报纸排版、编校等工作,开展每日线上编前会、每周策划会,确保报纸、网站、新媒体等业务正常运行。
中国质量报刊社居家办公编辑将稿件上传平台;二审主任和照排人员各一人闭环到岗,完成组版及联系沟通、审改大样等工作;三审由到岗带班报刊社领导负责,审读人员同步远程审校大样。
中华合作时报社尝试全程线上出版。编辑通过远程操作上传稿件,部门主任签稿,编辑、排版、审校、签字付印、传版等各个流程有条不紊,采编人员各司其职,严格执行“三审三校”,保质量完成出版。此外,报社加大了新媒体推文的频次,坚决守住供销合作社系统主流舆论阵地。
中国工业报社通过线上等形式组织日常编辑出版工作,报社所属报纸、新媒体等平台正常编发。记者通过线上会议、电话访谈等形式进行采访报道。报社近期就稳经济、疫情防控、复工复产等相关选题,组织了一系列报道。
中国冶金报社完善远程办公系统,磨合和探索居家工作实践。目前,除部分必须现场办公的业务外,其他岗位均实现了居家办公,全平台满负荷运作,报纸不但没减版,还多次加刊出版;重点报道了宝武抗疫、EPD之外,还组织报社业务骨干撰写了“国家稳大盘,钢铁怎么办”等系列分析文章,目前正对高质量发展的宝武实践系列报道组织远程采访。
中国食品报社全媒体调度中心为保证报纸正常出版,合理安排到岗人员,线上线下配合工作,保质保量完成报纸和新媒体的稿件审核分发,报纸组版、调图、审读、付印等一系列工作。新闻采编中心采编人员全部居家办公,克服困难、采用多种方式、渠道向中食智库专家院长、校长、博士生导师等约稿采访。
以上23家行业媒体正是在现场和居家办公的全体人员共同努力下,保证了报刊正常出版、新媒体滚动更新、各环节畅通有序。发挥新闻工作者积极性、主动性,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为迎接二十大和行业重大活动发声。(作者系中国行业报协会副秘书长)
责编:焦瑞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