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习近平经济思想的实践伟力更加彰显
2017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提出“在实践中形成了以新发展理念为主要内容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并阐释了“七个坚持”的科学内涵。2021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四条规律性认识”“七个方面政策取向”“五个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生动体现,又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注入了丰富而深刻的内涵。学习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要求我们深刻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重大意义、丰富内涵和鲜明的中国特色、时代特色,切实做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宣传阐释,为经济社会发展实现稳字当头稳中求进、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提供有力舆论支持。
深入学习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刻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重大意义、丰富内涵和鲜明的中国特色、时代特色
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新的时代条件、新的发展阶段,习近平总书记在领导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伟大实践中,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新变化、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新阶段同时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深度演进的历史条件下形成的,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指导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践形成的重大理论成果,系统回答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保证、奋斗目标、根本立场、历史方位、指导原则、主题主线、根本动力、制度基础、战略举措和工作方法等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对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作出原创性贡献,书写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新篇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伟大实践的理论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最新成果,是党和国家十分宝贵的精神财富,必须长期坚持、不断丰富发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是一个科学完整、逻辑严密的理论体系,在学习中真切体会到以下6个方面特征是深刻认识其基本精神、主要内容、时代特色的重要切入口。
一是把握规律性,进一步深化了我们党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最终目的就是揭示现代社会的经济运动规律”。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要立足我国国情和我们的发展实践,深入研究世界经济和我国经济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揭示新特点新规律,提炼和总结我国经济发展实践的规律性成果,把实践经验上升为系统化的经济学说”。正是因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科学分析新时代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呈现的新变化、新特点、新要求,我们才能在这一科学理论的指导下深入把握规律、积极运用规律,推动中国经济巨轮劈波斩浪、行稳致远。比如,特别强调“我们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大前提下发展市场经济,什么时候都不能忘了‘社会主义’这个定语。”比如,明确提出“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从“基础性作用”到“决定性作用”,两字之差,彰显出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性认识的进一步深化。再比如,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立足新的时代条件,进一步丰富和深化了对“发展必须是遵循经济规律的科学发展,必须是遵循自然规律的可持续发展,必须是遵循社会规律的包容性发展”的认识,引领我国发展全局发生深刻变革,开拓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新境界。坚持认识规律、把握规律、遵循规律,更好地按经济规律办事,我们就能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不断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实现高质量发展。
二是体现创新性,在与时俱进中展现了党的创新理论的强大生命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要有生命力,就必须与时俱进。”面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只有拿出理论创新的勇气,才能应时代之变迁、领时代之先声、立时代之潮头。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创造性地回答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经典作家未曾涉足、前辈先人未曾预见、西方经济理论无法解决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不断形成新经验、深化新认识、贡献新方案。比如,一段时间以来资本问题受到广泛关注,习近平总书记创造性地提出“要发挥资本作为生产要素的积极作用,同时有效控制其消极作用”,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正确认识和把握资本的特性和行为规律提供了理论指导。再比如,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创新摆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核心地位,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创新,让党和国家事业始终充满创造活力、不断打开创新局面。结合新的实践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善于用新的理论指导新的实践,我们就能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更高境界。
三是彰显人民性,深刻揭示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价值旨归和动力源泉。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品格,人民立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政治立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作为经济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深刻阐明了发展为了谁、依靠谁、发展成果由谁享有这一根本问题,是贯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一条基本脉络。发展为了人民,为经济社会发展标注价值旨归。党的十八大以来,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日益增长,有人形象地说,过去要生存,现在要生活;过去要温饱,现在要环保。为此,明确提出积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提升供给的质量和水平,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掉队”;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协同推进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满足人民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发展依靠人民,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动力源泉。党的十八大以来,从持续推进“放管服”改革,到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再到营造有利于创新创业创造的良好发展环境,就是要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最大限度激发市场活力、创新动力。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我们就能厚植党执政的政治基础和群众基础。
四是贯穿协同性,着力推动形成经济社会发展的整体效应。千钧将一羽,轻重在平衡。马克思主义坚持以发展的、辩证的、全面的、系统的、普遍联系的观点认识和解决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协调既是发展手段又是发展目标,同时还是评价发展的标准和尺度”。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为指导,“协同性”贯穿于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各环节,成为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一个鲜明特征。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去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提出京津冀协同发展等新的区域重大战略,并就推进西部大开发等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作出新的部署,推动形成国土空间布局更加优化,东西南北中纵横联动,主体功能明显、优势互补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注重城乡统筹,在打赢脱贫攻坚战基础上接续推进乡村振兴,着力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统一,不仅物质财富极大丰富,而且要促进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统筹发展和安全,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注重防范化解各方面风险,坚持发展和安全同步推进,办好发展和安全两件大事,确保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顺利推进。自觉运用系统观念和方法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加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我们就能更好实现发展质量、结构、规模、速度、效益、安全相统一。
五是注重实践性,坚持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中推动发展进步。评判一种基于战略实践的思想体系,就要看它是否正视了这个国家面临的最宏大、最重要的问题,并对这些历史与现实的问题作出科学有力的回答。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只能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又要经受实践的检验,进而指导实践。”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不是书斋里的学问,不是束之高阁的抽象学说,而是坚持问题导向、产生于新时代伟大实践的科学理论,具有强烈的现实针对性和实践指导性。比如,提出构建新发展格局,正是针对国内外环境的深刻复杂变化,致力于实现高水平的自立自强,形成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在各种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狂风暴雨、惊涛骇浪中,增强我们国家的生存力、竞争力、发展力、持续力;再比如,提出高质量发展,正是针对人口形势变化、资源环境约束趋紧、粗放式增长老路难以为继等现实问题,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切实转变发展方式,推动中国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实现长期可持续发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强大生命力,正是体现为把握时代问题的理论洞察力、解答时代问题的实践创造力。深深扎根中国大地,不断解决当今中国的实际问题,我们就能推动中国经济巨轮越过激流险滩,驶向更开阔的水域、更广阔的天地。
六是坚持开放性,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关于国际分工、世界市场和对外开放的理论,及其兼容并包的开放品格,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中始终贯穿。在当代中国,开放已成为鲜明标识。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发展壮大,必须主动顺应经济全球化潮流,坚持对外开放,充分运用人类社会创造的先进科学技术成果和有益管理经验。”针对中国经济发展面临国内外新的环境,提出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针对逆全球化、保护主义思潮,指出“让世界经济的大海退回到一个一个孤立的小湖泊、小河流,是不可能的”,强调经济全球化仍是历史潮流;针对当今世界的问题和挑战,深刻阐明“中国方案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共赢共享”,强调要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旗帜。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定不移扩大对外开放,从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到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改革,从全面实施外商投资法及其实施条例到进一步缩减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推动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全面开放新格局。“世界好,中国才能好;中国好,世界才更好。”坚定不移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我们就能不断拓展同世界各国的合作,在更多领域、更高层面上实现合作共赢、共同发展,既造福中国人民,也造福世界人民。
党中央机关报勇担职责使命,切实做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宣传阐释,充分发挥了在经济宣传报道上的导向作用、旗帜作用、引领作用
经济建设是党的中心工作,做好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必须深入经济主战场,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去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召开以来,人民日报社坚持把宣传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作为重中之重,及时准确解读党中央精神和决策部署,注重加强经济形势宣传和经济成就宣传,坚定唱响中国经济光明论、机遇论、贡献论,充分发挥了党中央机关报在经济宣传报道领域的导向作用、旗帜作用、引领作用。
一是坚持突出核心,高标准高质量完成好首要政治任务、承担好最重要的政治责任。做好习近平总书记报道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宣传阐释,是人民日报首要政治任务和最重要的政治责任。在经济宣传中,充分展现习近平总书记总揽全局、科学决策,引领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巨大政治勇气、强烈使命担当、深厚人民情怀和深刻洞察能力、科学决策能力、高超驾驭能力,深入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真理力量和实践伟力,引导广大干部群众深刻领会“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
在经济领域报道中突出做好习近平总书记有关重要时政报道。人民日报不仅在头版浓墨重彩做好总书记相关会议、讲话、调研活动的报道,还第一时间报道总书记活动的“微镜头”场景、社会各界的热烈反响等。比如,去年底召开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人民日报在头版重要位置刊发“微镜头”报道《“那么粮食怎么办?”》《“特别是要悟透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生动展现总书记对我国经济发展的深邃思考;今年两会期间,推出“我和总书记面对面”报道《书写新时代高质量发展新篇章》《把“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真正落实到位》,深入采访现场发言的全国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展示代表委员们牢记总书记嘱托、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精神风貌。
切实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深入人心、落地生根。在理论版刊发《着力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党领导人民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做好新时代经济工作的根本遵循》等重点文章,在学术版以整版文章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进行阐释,在学理化上深耕、在学术化上用功、在大众化上着力,努力把彻底的理论讲彻底、把鲜活的思想讲鲜活。
精心策划组织经济领域的系列重点专题报道。今年年初,人民日报推出“总书记和我握过手”系列报道,其中多篇稿件涉及经济领域中的粮食安全、脱贫攻坚、协调发展等问题,还原历史瞬间,见证发展变化;备耕时节,在头版头条连续推出“总书记牵挂的粮食安全”系列报道,深入阐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论述精神;两会前夕,在头版重要位置推出“奋进强国路·总书记这样引领中国式现代化”系列报道,系统梳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论述,回顾总书记引领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场景和非凡历程;两会期间,在两会特刊上以5个整版的规模,隆重推出“这些年,总书记两会上与代表委员共商高质量发展”系列报道,分别从新发展理念的五个方面充分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成为今年两会宣传中的突出亮点。
二是着力凝聚人心,准确有力解读阐释党中央精神和重大决策部署。舆论导向正确,就能凝聚人心、汇聚力量,推动事业发展。做好经济宣传报道,必须把坚持正确政治方向摆在第一位,牢牢坚持党性原则,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坚持正面宣传为主,引导广大干部群众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经济形势的重大判断、对经济工作的部署要求上来。
统一思想、引领舆论,及时深入宣传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闭幕次日,人民日报发表社论《稳字当头、稳中求进,推动高质量发展》,旗帜鲜明突出“稳”的意义、价值和导向。这篇社论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新闻通稿同时见报,体现了权威性、公信力。紧接着连续推出系列评论员文章“论学习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共5篇,进一步系统、全面、深刻阐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对“四条规律性认识”“七个方面政策取向”“五个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等进行解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的五个方面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问题,对于我们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指导意义。人民日报评论版推出系列“人民观点”文章,聚焦这五个方面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深入阐释,既传递中央精神也回应社会关切,既立足当前也着眼长远。紧紧围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的“要保持平稳健康的经济环境、国泰民安的社会环境、风清气正的政治环境”“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人民日报理论版先后推出多个整版,对党中央的重大部署要求进行深入阐释解读。人民日报客户端第一时间推出《定调2022!速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点》等新媒体产品,人民网迅速推出《一图读懂2021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等阐释报道。
稳定预期、提振信心,引导广大干部群众正确把握发展大势、积极推进各项工作。今年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五个战略性有利条件”,人民日报及时推出“人民论坛”文章《把握有利条件 坚定发展信心》,在复杂形势下树立起坚定信心、迎难而上的鲜明导向。一段时间以来,经济下行压力进一步加大,人民日报针对干部群众关心的经济社会发展热点问题及时刊发重要报道和评论理论文章,辨明发展大势、纠正错误认识。比如,2021年全年经济数据公布后,“人民日报评论”微信公众号及时发出解读评论文章《人民日报评2021年经济数据:为稳字当头、稳中求进打下坚实基础》,第一时间对2021年经济数据作出权威解读,起到了增强发展信心、稳定未来预期的作用。去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召开前后,刊发《二〇二一年我国经济发展十大亮点》等理论文章,吸引读者广泛关注。
三是自觉服务中心,加强经济形势宣传和经济成就宣传。去年底以来,我们深入学习领会、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加强经济形势宣传和经济成就宣传,为推动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舆论支持。
一方面,我们准确做好经济形势宣传。“十四五”开局起步,中国经济怎么看?应对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怎么办?高质量发展怎么干?是社会各界十分关注的话题。去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闭幕后不久,人民日报在头版头条刊发万字长篇述评《开局之年看大势》,对我国经济形势作出科学全面回答,引发热烈反响。从2021年12月22日开始,推出“权威访谈·稳字当头、稳中求进:怎么看、怎么办”系列报道;从2022年2月16日开始,推出“稳字当头 稳中求进”系列报道,4月19日开始又在子栏目“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推出相关重磅文章,权威解读当前我国经济形势和目标任务,充分展现各地区各部门各方面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推出新举措、展现新气象、创造新业绩的生动实践。我们还继续做好“新数据 新看点”“稳健前行开新局”等重要栏目报道,及时全面准确反映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各行业各领域的新进展、新成效。在理论版“经济形势理性看”栏目推出《着力稳定宏观经济大盘》等文章,对内提振信心、凝聚共识,对外澄清误读、反击唱衰,为我国经济平稳健康发展营造有利思想舆论氛围。
同时,我们切实做好经济成就宣传。为生动展现十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辉煌成就,从今年初开始,按照上级部署,我们在头版等重要版面推出“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专栏,并开设“伟大变革”子栏目,从回顾党中央出台的一系列重大改革、重大举措入手,系统梳理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推进各领域工作的战略考量、决策部署,展现中国人民踔厉奋发、笃行不怠的精神风貌。在成就宣传中,经济成就宣传始终是重点。通过全方位、多角度宣传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等历史性成就,激励广大干部群众埋头苦干、勇毅前行,奋力夺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胜利。
继续做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宣传阐释,为经济社会发展实现稳字当头稳中求进、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提供有力舆论支持
今年下半年将召开党的二十大,我们要保持平稳健康的经济环境、国泰民安的社会环境、风清气正的政治环境。保持平稳健康的经济环境,是保持国泰民安的社会环境、风清气正的政治环境的重要基础。越是关键之年,越要保持战略定力,保持“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台”的恒心。作为党中央机关报,我们要继续做好经济领域宣传报道,为今年经济社会发展实现稳字当头稳中求进、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提供有力舆论支持。
一要深刻领会“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进一步做好经济领域重点专题报道。“两个确立”是深刻总结党的百年奋斗和党的十八大以来伟大实践得出的重大历史结论,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最重要的政治成果。就经济宣传报道来说,深刻领会“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就要充分宣传好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指挥、亲自部署,引领中国经济巨轮破浪前行的高超智慧、从容应对前进道路上风险挑战的娴熟能力,展现总书记高瞻远瞩、运筹帷幄的领袖风范;就要深入阐释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丰富内涵、理论贡献和实践伟力。要继续突出做好经济领域的重点专题报道,以更高质量更有分量的新闻报道、评论理论文章、新媒体产品,全方位展现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展现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中国式现代化取得的丰硕成果和具有的显著优势。要抓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提出5周年等契机,深入宣传阐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论述精神,引导广大干部群众进一步增强坚定不移走高质量发展之路的信心决心,进一步增强忠诚核心、拥戴核心、维护核心、捍卫核心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行动自觉。
二要深刻把握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进一步发挥深度报道优势。经济工作和经济宣传都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尤其需要党中央机关报充分发挥深度报道优势,为广大干部群众提供权威准确的信息、深入浅出的解读和严谨系统的分析,推动全社会进一步坚定信心、攻坚克难,推动中国经济平稳运行和高质量发展。坚持把经济“亮点”讲足。要紧跟总书记重要活动和党中央重大部署报道好“中国亮点”,充分展示中国经济韧性强、潜力足、长期向好的基本面。坚持把经济“难点”讲透。当前中国经济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要通过有深度、有思想、有故事的报道,引导干部群众用全面、辩证、长远的眼光看待当前的困难、风险、挑战,深刻认识我国独特的政治优势、制度优势、发展优势和机遇优势,积极主动作为、勇于破解难题、努力化危为机。坚持把经济“疑点”讲清。要坚持深入基层、深入一线,针对广大群众关切做好调查性报道,坚持直面热点、理性平和,以权威报道接住、解开、答好群众“疑点”,消除对我国经济的不必要担忧和疑虑,还可用内参报道详实准确反映各方面情况,为党中央决策提供有价值的参考。针对美西方对中国经济的抹黑唱空,要坚持勇于亮剑、善于斗争、有力回击,充分展现中国经济的光明前景和对世界经济增长的巨大贡献。
三要认真践行“四力”要求,进一步发挥典型报道优势。典型报道可以发挥“解剖麻雀”的作用,达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正所谓“榜样是看得见的哲理”。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不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的重要指示精神,走进基层接地气,深入一线“抓活鱼”,紧紧围绕推动高质量发展、促进共同富裕等主题精心挖掘、深入采访典型案例,推出更多沾泥土、带露珠、冒热气的典型报道,引导广大干部群众在可知可感、可亲可信的典型案例中增进对我国发展良好局面的认同。注重做好行业的典型报道,经济活动说到底是各行各业组成的,深入挖掘各个行业的先进典型,能够充分展现经济社会发展的活力。注重做好企业的典型报道,企业是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深入挖掘企业的先进典型,能够激励更多企业在经济大潮中奋勇争先。注重做好包括企业家群体、科研工作者、技术人员、普通劳动者等先进典型报道,深入挖掘人物感人故事、发挥榜样示范效应,能够带动更多人用奋斗和实干建功新时代、创造新生活。
四要牢牢把握正确舆论导向,进一步发挥评论理论优势。信息化时代,稀缺的不是信息产品而是思想观点,尤其需要发挥党中央机关报的评论理论优势,加强思想舆论引领。要切实做好权威解读,及时宣传阐释习近平总书记对经济工作的最新重要指示精神,当好宣传阐释的排头兵。要紧密结合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最新进展,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根据党中央有关重大决策部署,及时策划相关评论和理论宣传选题,从不同角度深入宣传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和党中央关于经济工作的部署要求。要科学准确加强舆论引导,紧紧围绕干部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廓清认识、凝聚共识,努力做到高出一筹,真正成为引领舆论的中流砥柱、定海神针。
五要充分释放传播效能,进一步发挥媒体融合发展优势。互联网智能传播时代,信息无处不在、无所不及、无人不用,我们要更好发挥媒体融合发展优势,让报刊网端微屏协同发力,融媒体产品广泛传播,推动经济宣传扩大地域覆盖面、扩大人群覆盖面、扩大内容覆盖面。要切实做好传统媒体报道的二次创新传播,对人民日报系各种传统媒体上有关经济类的优秀深度报道、典型报道、评论理论文章,进行二次创新改造集成,使之更加符合新媒体的传播规律。要充分发挥新媒体自身原创优势,准确把握时度效,以富有特色、引人入胜的网络评论,及时回应网民关切,掌握网络舆论主动权。要合力打造经济报道融媒体产品,善于把党和国家经济政策用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形式展现出来,画好网上网下同心圆,求取最大公约数,让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飞入寻常百姓家”,在新时代新征程中更好彰显实践伟力。
(作者王一彪系人民日报社副总编辑、机关党委书记)
责编:焦瑞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