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网络舆情十年发展状况及管理
舆情古已有之,网络舆情是通过互联网表达和传播公众对自己所关心或与自身利益紧密相关的各种公共事务所持有的多种情绪、态度和意见交错的总和。随着网络媒介技术的发展,当网络传播成为社会信息的重要传播方式时,一旦社会出现突发敏感事件,公众舆论会迅速集聚在网上,网络舆情事件也就随之形成。
网络舆情形成与发展有两个重要因素:一是网络舆情的主体,即借助网络各种平台对社会各种事物发表意见和看法的人,也就是参与形成网络舆论的网民;二是网络技术发展为网民提供的交流平台。
纵观十年网民的规模变化,我国网民数量呈现快速递增趋势。2002 年CNNIC 发布的《第1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表明:截至2002 年6 月30 日,我国上网计算机总数已经达到1613 万台,上网用户总数达到4580 万人;.CN下域名注册数量达到126146 个。十年之后的2012年,CNNIC 发布《第30 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调查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2 年6 月底,中国网民数量达到5.38 亿,增长速度更加趋于平稳;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手机网民规模达到3.88 亿,手机首次超越台式电脑成为第一大上网终端。从4580 万到5.38 亿,这巨大的数字变迁对网络舆情的发展带来了诸多影响。
影响网络舆情发展的另一个重要因素就是网络媒介技术的发展。媒介即讯息,麦克卢汉在他的《理解媒介》中曾表示在事物运转的实际过程中,媒介就是讯息。文字印刷、电视录像是眼睛的延伸,音乐、广播是人的耳朵的延伸,电话是嘴巴和耳朵的延伸。毋庸置疑,网络发言平台的拓宽延伸了网络舆情的发展,这让人们充分认识到媒介技术自身产生的社会影响。剖析2002 年到2012 年这十年间网络舆情的变化,网络媒介技术是舆情变化影响中的一个重要因素。
第一阶段(2002-2004),Web1.0 时代:网络舆情初具规模,引发政府开始关注
2002 年到2004 年, 这一阶段互联网处于Web1.0 阶段。Web1.0 基本采用的是技术创新主导模式,同时强调内容为王,其盈利都基于一个共通点——巨大的点击流量。网民上网以单向的浏览新闻页面为主,互联网的世界等同于传统媒体的电子版,互联网上的各种舆论载体主要的运行模式是引用、转载报纸、电视等传统媒体的报道,并对其进行补充式的传播和讨论。虽然Web1.0 时
期以新闻报道为主,但网民参与发言的论坛(BBS)平台已经建立,并广泛应用,这为网络舆论的发展与形成起到了助推作用,同时留言版、讨论区也开始在网络上兴盛起来。网上发表言论的网民快速增加,网络社区初步形成,网络舆情迅速发展,舆情事件时有发生。
有人把 2003 年称为网络媒体元年,原因是这一年发生了两起重要的网络舆情事件:一起是广州的孙志刚案,他在收容过程中被打死,被媒体报道出来之后引起了网上、网下的热烈讨论,最终使得延续了几十年的收容遣返制度被废止;另一起是哈尔滨的宝马撞人案,围绕着撞人者的身份展开了声势浩大的网络讨论,最终导致黑龙江官场大规模地震。此后,互联网开始逐渐介入中国社会的热点公共事务。
面对日益升温的网络舆情,一是中国网络主流媒体在国内重大活动报道中担当着引导舆论的主要力量。在当时,以国家重点新闻网站为首的主流媒体梯队己初具规模,管理和运作也逐步成熟,积极地引导网络舆情的发展;另外政府对舆情监测和引导工作开始重视。从2003 年开始,舆情监测上升为各级党政部门的一项重要工作。2004 年,舆情工作首次见诸中国共产党中央全会工作报告,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在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中强调:要高度重视互联网等新型媒体对社会舆论的影响。一些舆情作为社情民意进入了决策程序,成为政府决策的重要参考依据。而这时,政府对互联网舆情的管理还比较粗放,
还处于摸索阶段,干预也不是很多。
第二阶段(2005-2009),Web2.0 时代:网络舆情持续发展,引起各级政府高度重视
从2005 年到2009 年,随着Web2.0 时代的到来,互联网进入以博客、RSS、P2P、社交网(SNS)、即时通信(IM)等为主导的Web2.0 阶段,中国互联网舆论平台已十分发达。据统计当时中国拥有130 万个BBS 论坛,规模为全球第一。几乎所有门户网站都开设BBS 论坛。在百度网站,网民可以就任何关键字设立专门的论坛,任何对此事件或话题感兴趣的网民都可以到论坛发表言论和图片,平均每天发布新帖多达200 万个。几乎每条受网民关注的新闻后面都开设了跟帖,网民可以随手在新闻后面发表自己的观点,热门新闻的跟帖达到几十万条。用户成为网络信息的主要提供者,互动、共享的网络传播理念及其相关技术的使用,为网络舆论兴盛准备了技术条件。其二,网民数量的急剧增长。网络使用在中国各个领域快速普及,巨大的网络使用群体形成了强大的网络舆论主体。以博客为例,据CNNIC 发布的调查,2006 年中国网民注册的博客空间3375 万个,虽然博客在中国呈现出浓厚的娱乐化倾向,网民建博客的目的(可复选)83.5% 为了“记述自己的心情”,但同时也有60.2% 为了“表达自己的观点”。阅读博客已经成为网民上网习惯的组成部分,经常阅读博客的活跃读者有5471 万人。其三,中国社会民主化建设的加强。在2004 年,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建立舆情汇集和分析机制,畅通社情民意反映渠道”。随着政府致力推行信息公开与社会民主,特别重视网络言论,网络媒体的舆论监督作用得以充分展现。
网络舆情的激增引起了政府的高度重视。这一阶段网络事件接连不断,不仅出现了大量舆情热点,而且出现了舆论的“意见领袖”。互联网已经成为中国社会各阶层利益表达、情感宣泄、思想碰撞的重要舆论渠道。2005 年湖北佘祥林“杀妻”冤案曝光,在网上引发了一波舆论大潮,直接推动了死刑案件的审判程序改革,死刑核准权统一收归最高人民法院;而北京某大学生硫酸“泼熊”事件、教授“论文造假”事件等,则引发了人们对社会道德的深层反思……网络舆情引起了政府的高度重视。2006 年11 月,《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要“健全社会舆情汇集和分析机制,完善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制度。”网络留言板成为党政机关了解民情、听取民意、集中民智的新形式。自2005 年后,温家宝总理在“两会”期间召开的记者招待会上率先“回答”网民提出的问题。2007 年“两会”,温总理在记者招待会开场白中说:“‘两会’受到广大群众的关注……单是人民网、新华网、搜狐网、新浪网和央视国际网不完全统计,给政府提出的意见和针对总理本人提出的问题就多达几十万条。我从群众的意见中感受到大家对政府工作的期待和鞭策,也看到了一种信心和力量。”从政府方面看,官员触网日益频繁,当年的官员开博一度成为热点,引起各方讨论。官员博客作为一种更个性化的互动方式出现在网络上。
在网络舆情管理方面,从中央到地方形成了舆情监测和引导系统。从中央部委到县级政府均建有专门网站,及时发布权威信息。监测和引导网上舆情的队伍初步形成。中央宣传部成立舆情信息局,全国各省宣传部成立舆情信息处,往下延伸,形成一套完整的网络监控系统。影响最大的是人民网“地方领导留言板”,截至2009 年11月上旬,接收网友留言40多万条,37位书记或省长、95 位地市主要领导作出公开回应。据不完全统计,约6000 项网友提出的问题得到落实和解决。“地方领导留言板”也因此获得了2009 年中国新闻奖一等奖。
总之,从这一时期起,互联网舆情已成为我国政治生活、社会生活和文化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中央和地方政府对网络舆情高度重视、积极回应,因此互联网也成为政府治国理政、了解社情民意的新平台。总体上,中国的网络言论得到开放,管理水平正在提升,政府对网络舆情的认识也变得更加客观、科学。
第三阶段(2010- 至今),微博时代:网络舆论持续繁荣,舆情管理日益复杂
2010 年至今是微博时代,互联网上微博大行其道。微博,即微博客(MicroBlog)的简称,是一个基于用户关系的信息分享、传播以及获取平台,用户可以通过Web、Wap 以及各种客户端组建个人社区,以140 字左右的文字更新信息,并实现即时分享。2009 年8 月份中国最大的门户网站新浪网推出“新浪微博”内测版,成为门户网站中第一家提供微博服务的网站,微博正式进入中文上网主流人群视野。2011 年的微博延续强劲增长的势头,用户数量从2010 年底的6311 万剧增至2011 年6月底的1.95 亿(现已突破两亿),成为用户增长最快的互联网应用模式。中国的互联网普及率攀升至36.2% ,持续高于世界平均水平,但与美、英、日、韩等国(均超过70%)相比并不算十分突出。2011年网络舆论力度骤然增强,上网“发声”的阶层更为广泛,网民自觉、持续、高度警觉地关注着中国现实社会的各种热点事件。特别是“7 ? 23”动车追尾事故和“郭美美事件”,这两大网络热点,引发网上网下人声鼎沸。微博网络技术的发展使得网络舆情事件呈现上升趋势,舆情的疏导与管理也随之变得越来越复杂化。
第一,网络舆论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向前发展。
当互联网与手机结合时,微博影响力就以爆发式的方式增长,网络舆论较以前出现更加空前的繁荣。因为目前中国手机网民规模为3.18 亿人,在网民中的比例高达65.5%,这些网民可以随时随地上网发布和浏览信息、发表和分享意见。手机无线上网也便于人民利用碎片化的时间参与舆情讨论。随着移动互联时代到来,公民可以随时随地报道正在发生的现实场景,尤其是突发的公共事务。在新闻发生的现场,任何一个在场的人都可能上网发送文字、图片、视频,给政府的事件处置及舆情应对带来挑战。以2011 年“7 ? 23”动车事故为例,7 月23 日20 时34 分发生追尾,21时01 分D3115 次动车乘客“Sam 是我”发出第一条微博:“童鞋们快救救偶吧!!!偶所乘坐的D3115 次动车出轨叻!!!偶被困在近温州南的半路上叻!!”直到23 点22 分,该网友微博报平安:“我已安全撤离事故区到达安全地,谢谢大家的关心……希望在事故现场还未生还的旅客多保重!!!伤者要坚持住!!!”这个新闻报道的时效性、现场感是其他媒体平台所望尘莫及的,移动媒体携手微博的力量正在改变的社会舆情生成机制与管理机制。
第二,微博中的意见领袖作用在舆情生发机制中越来越凸显。
微博内容传播基于“关注”和“被关注”的方式进行。用户可以一键转发别人的微博,分享给自己的粉丝,实现裂变式传播。这种裂变传播效果是:假如某一意见领袖的微博有一万个粉丝,而这一万个粉丝每人又有100 名粉丝,那么,他们转发一次稿件,将至少有100 万人被覆盖。这还不算二次转发、三次转发……那种受关注度高的、粉丝多的微博者,很容易成为舆情事件中的意见领袖。其中一类是草根意见领袖,在微博阵地中普遍拥有一万以上甚至上百万的粉丝。他们或者是在某一领域拥有独到的见解,或者言辞犀利,在普通网民中具有强大的影响力;另一类是社会精英组成的意见领袖,如社会名人、演艺名人、媒体人、企业高管等。随着微博等自媒体影响力的强化,网络意见领袖抒发自己情感、表达自己的意见变得更加容易,也更具影响力。尤其当微博平台为意见领袖身份进行加“V”认证后,这种类似亮明身份、实名的状态,使这些意见领袖发布内容的影响力更加凸显。
第三,网络舆论成为事件发展的最重要推手。
人民网舆情监测室发布的《2011 年中国互联网舆情分析报告》显示:在网络媒体越来越发达的“大众麦克风”时代,公众的话语权实现了空前的普及,社会各阶层都已经习惯于在网络上“喊话”、表达个人观点。一些社会事件一旦上网曝光,网络舆论就成为事件发展的最重要推手。首先,现阶段行政监督机制低效,法律作为利益调节的底线保障也时有失灵,传统媒体舆论监督功能弱化,新闻的“异地监督”受到遏制,互联网也就成了弱势群体表达利益诉求的几乎唯一顺畅通道。一人爆料维权,众人“围观”,互联网成为弱势群体展示伤痕和互相取暖的地方,也经常变成倾泻“仇官”、“仇富”等负面情绪的“垃圾箱”。其次,传统的“公共知识分子”借助互联网频繁发言,关注时事政治,热衷于“观念启蒙”,延展其影响力。动车追尾事故成为一个契机,推动中等收入阶层集体登上网络舆论平台。再次,高收入阶层,如一些房地产商人、投资家等也在网上十分活跃,其微博粉丝都在百万以上。他们虽不像“公共知识分子”那样具有完整的政治诉求,却是很多公共议题的热心参与者,以成功人士的身份诠释和强化现代价值观、情感,对年轻一代网民有很强的人格感染力。最后,2011年连一些官方背景人士和机构也找到互联网“发声”,试图推动解决体制内难以处理的问题。总之,社会各阶层开始上网“喊话”,这使得网络舆情的发展日益复杂,网络舆论往往成为事件发展的最重要推手。
第四,面对繁荣的网络舆情,对其管理也日益复杂。
首先,政府机关纷纷开设官方微博,加强微博上官民互动。2011年,政务微博的发展“ 提速”,不仅数量大幅增长,而且在微博使用能力和技巧上也有了长足的进步。本来微博属于网友个人发布信息和意见的“自媒体”,政府和领导干部把它变成了“网上机关报”——一种与民众互动的“公媒体”,把党的“群众路线”延伸到互联网。新浪微博副总经理曹增辉在一次演讲中统计过:2011 年新浪微博中共有政府、官员类微博近7000 个,其中官员微博1500 个。公共服务性部门充分利用微博平台打造服务口碑,提供大量便民信息,得到网友广
泛好评。其中,有2500 个公安微博涉及大陆地区30 个省、市、自治区的公安厅、公安局、公安分局、派出所,以及11 个省厅级公安微博。不少地区派出所及社区民警也开始通过微博与当地群众网上互动,真正建立了一个有效的警民沟通的互动平台。超过200 家各省、市、自治区的政府宣传部门
微博通过新浪认证。微博成为各地政府宣传城市品牌形象、引导舆论以及了解舆情的新平台。有120 多个交通机构微博通过认证,主要集中在民航、铁路、交管、地铁、公交及高速公路等,微博成为各交通部门传播信息、与群众沟通的新平台。
其次,微博管理实现实名认证制。根据《北京市微博客发展管理若干规定》,在2012 年3 月16 日前各微博网站要完成规范用户真实身份信息注册工作。未通过真实身份信息比对的微博用户将不能在微博上发言、转帖,只能浏览相关内容。实名认证制的本质是“后台实名、前台自愿”。一方面,网民发微博时必须顾及自己的社会身份,从而变得理性;另一方面,前台仍然没有限制,人们可以用真名,也可以使用网名和昵称进行网络活动,个人隐私得到保护。如果不是出现违法事件,网络服务商不能泄露博主的任何资料,否则将承担相应法律责任。这样的制度设计,既保护个人信息,又能净化网络环境,同时也是微博应用和良性发展的基础所在。
再次,政府与网络媒体管理者担当起舆情管理的社会责任。目前各级政府已经十分重视网络舆情,认真回应并解决网络舆情反映的相关问题。由于网络舆情的产生并非“无中生有”,而是伴随着突发事件在网络上事态的扩大而产生汹涌的网络舆情。由此,需要重视舆情监测工作,关注各个网站的时事热点和网络舆情,及时发现潜在的危机征兆。从网民的评论中了解网民的真实看法,把握舆情的发展动向,提升政府官员的回应能力。面对网络良莠不齐,谣言与真理并行的民意表达,网络媒体也承担了舆情监管的社会责任。新浪就根据微博信息传播快,用户数量多,信息内容不断多样化,社会影响广泛的情况,在2010 年下半年开始启动了微博辟谣工作,针对微博中恶意、有害的不实信息及时进行查证和辟谣。其工作机制采用7×24 小时不间断监控,由总编辑亲自把关,通过源头查找、媒体佐证、电话连线、网络搜索、实地探访等,用百分之百的证据辟谣。这维护和保证了微博平台中信息的健康有序发展,避免不实信息的误导,对舆情的发展产生积极影响。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不可避免地存在诸多矛盾,容易使一些人不能明辨是非。另外,少数社会管理者对于舆论习惯迂回或者堵塞,而互联网又是民意表达最主要、最便捷的平台,这些因素导致我国网络舆情还会持续空前的繁荣,舆情管理任务也是相当艰巨,任重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