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我们的网站。

“长江韬奋奖” 英大传媒集团房晓童

长江韬奋奖参评者推荐表

报送单位

英大传媒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类别

(请划勾)

长江

系列

记 者

()

新闻节目主持人

()

新闻播音员

()

韬奋

系列

编 辑

(√)

新闻评论员()

新闻节目制片人

()

校 对

()

姓名

房晓童

性别

出生年月

1980.06

民族

党派

中共党员

籍贯

山东潍坊

职务

《亮报》副主任

职称

中级

行政级别

副处级

单位

英大传媒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新闻工龄

8年半

手机

13581990352

办公电话

63412816

地址

北京市东城区北京站西街19号408

邮政编码

100005

获奖作品(1件)

标题

发表时间

体裁

西藏“户户通电”工程系列报道

 2010

系列报道

何时获何奖

获奖等级

2011

第二十一届中国新闻奖

三等奖

推荐单位意见

报送单位意见

领导签名:

(盖单位公章)

                 2014年月日

领导签名:

中国产业报协会(盖章)

2014年月日

上级主管

部门意见

(盖单位公章)

2014年月日

联系人

姜帆

手机

13488709422

电话

010-63412459

地址

北京市东城区北京站西街19号英大传媒大厦1208室

邮编

100005

#p#

房晓童个人事迹材料

房晓童同志从事新闻工作8年多,长期在采编一线岗位,开展报纸专题策划、版面编辑、采访报道、评论员文章写作等工作,累计撰写各类新闻稿件近40万字,负责编辑对开报纸版面近500块,参与采编的新闻作品获中国新闻奖三等奖一次,获中国产经新闻奖20项(编辑策划类15项、采写类5项);作风勤奋扎实,综合业务能力强,曾被评为中国产经优秀新闻工作者。

房晓童同志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秉持政治家办报原则,高度重视理论学习,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导新闻实践;对新闻事业怀有高度的热情和责任意识,恪守新闻职业道德,勤奋敬业,综合业务能力强。

一、坚持三贴近,让行业新闻在社会热点中凸显价值

《国家电网报》是国家电网公司党组机关报。电力供应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关系民生基础。房晓童同志于20077月至20128月在《国家电网报》一版做责任编辑及编辑组长,结合报纸定位,将电网新闻的专业性与社会性密切结合,做到重大事件提前策划,突发新闻应急策划,日常报道创新策划。

 2008年,在抗冰、抗震两次重大灾害应急报道期间,房晓童同志与同事两人轮流加班至凌晨,更新抢修数据和现场摄影,高密度处理前方稿件,连续撰写电网时评,关注救灾进展,鼓舞电网抢修士气。在北京奥运会报道中,《国家电网报》特刊一版以封面化形式设计。她牵头连续十余天策划主题,精选图片,组稿撰稿,彰显奥运精神,报道供电服务作用。特刊整体报道获得读者较好反响和产业报协会较高评价,816特刊一版获二十三届产经新闻一等奖。

2009年,参与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名家谈电采访报道及编辑工作,该系列报道获二十四届产经新闻一等奖;担任报道集《光明的故事——60位名家谈电》责任编辑。

2010年,参与西藏户户通电工程系列报道采访和版面编辑,系列报道获二十五届产经新闻一等奖,并获二十一届中国新闻奖三等奖。

2011年,春季多省电力供应持续紧张,社会舆论观点不一。她策划透视当前电力供需形势系列报道,聚焦华东、华中用电大省,向多名记者详细说明组稿标准,用生动案例、翔实数据反映各地电力供需特点及深层原因,发挥专业媒体的释疑作用。

20127月底,印度大停电发生后,她组织配发多篇言论,并牵头策划了系列记者观察。

她高度重视要闻版的言论引导作用,牵头做好电网时评微言栏目建设,加强日常报道的时评策划,确保栏目连续性和稿件质量;遇有突发、应急事件,第一时间为事件报道配发相应评论文章。

在文字处理、标题制作、版式安排、专业名词与数据等方面,房晓童同志对版面质量精益求精,从业以来未发生见报硬伤。

二、到一线采访,用实际行动走转改

电力供应关系国计民生,联系千家万户。房晓童同志坚持新闻三贴近原则,用实际行动参与走转改,到一线去采访鲜活的电网新闻事件和人物,作为行业报记者,她到过国家电网经营区域大部分省份特别是西北地区,主动到艰苦地区采访。她发挥编辑思维,预先从体裁、配稿、时效等方面细致处理稿件,保持白天采访、夜间写稿、尽快发稿的短平快工作节奏。

2007年《国家电网报》开展户户通电,共享光明大型系列报道,她和同事行程半个月,进入大别山区,浙西南、闽西北山区及浙江、福建的海岛,采访通电后群众的生活变化。

2008年汶川大地震后,她作为报社第二批记者深入灾区10天,到北川、什邡、都江堰等重灾区,在余震中采访现场应急供电和抢修恢复。

2010年,西藏户户通电工程建设期间,她跟随报社采访组深入农牧区,用时半个月,行程数千公里,白天单程行车大半天,深入农牧区和建设现场采访,在颠簸的车上整理素材,晚上在住地连夜写稿,由带队领导审定后发回。其中日喀则、那曲地区海拔4000多米,那曲夜间气温达到冰点。

2011年春季,青藏联网工程建设高峰期,她作为报社派出的第一个女记者,与3名男同事到工程建设一线,从海拔2800的格尔木到超过5000的昆仑山口,冒雪采访多个标段建设现场。住在海拔4700多米的沱沱河时,低温和高海拔使几位男同事都头疼难忍睡不着觉,她晚上穿着棉袄盖着两层被子整理素材。走转改活动启动后,她到新疆实地采访风电场并网送出情况,跟随和田地区乡村供电所员工巡视穿过沙漠的供电线路。

英大传媒集团创新走转改活动,在电网系统一线班组设媒体联络点。20112012年,房晓童同志先后到《国家电网报》青海西宁、西藏日喀则两个高海拔联络点,跟班采访报道一线电网员工巡视深山变电站、服务客户的工作。

三、注重新闻业务研究和传帮带,有创新意识

房晓童同志对自己从事新闻业务高标准严要求,具有创新意识,在编辑过程中精做各级新闻标题,与美编协作打破常规制作版式;在采访中主动创新写作形式,例如在采写青藏联网工程系列报道时,根据获得的一手新闻素材,采用特写配发300字短评的报道形式,形成连续的报道节奏。

勤于思考研究,写作论文《创新引领传播——<<>国家电网报>新闻编辑策划实践浅析》《整合提升行业新闻的优势价值》,前者获第二十六届中国产经新闻奖三等奖。参与英大传媒集团软课题《企业报刊传播体系研究》;到亮报工作后,开展媒体市场化调研和改版工作。<<>

高度关注新媒体发展态势。推动《亮报》稿件采编视角向互联网语境转变,力争增强报道深度和可读性、服务性。

注重向年轻同事讲解编辑要点,从头条选择标准到规范用词,从新闻摄影选用到标题制作、版式分栏细节,都毫无保留;对新到一版工作的年轻同事,她跟班做版,坚持到年轻同事独立掌握版面规范。2013年,因岗位变化,她来到英大传媒集团旗下用电服务类周报《亮报》,立足媒体定位,坚持严抓报纸采编质量,并为工作一到两年的年轻同事解答业务问题,讲解采编流程,设计学习资料。

四、获奖情况

作品获奖:西藏户户通电工程系列报道获第二十一届中国新闻奖三等奖;中国产业好新闻奖项20项,其中一等奖4项;全国电力好新闻奖18项,其中一等奖9项;第五届、第八届全国安全生产新闻奖三等奖各一项。

个人荣誉:20062007中国电力新闻协会优秀新闻工作者,2009年中国产业经济优秀新闻工作者;国家电网公司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先进个人、特高压交流工程及宁东工程参建证书;英大传媒集团2008年度先进个人、2010年度模范员工称号。

个人工作简历

20057—20067月,在中国外文局中国报道杂志社任编辑记者

20068—20128月,在英大传媒集团《国家电网报》编辑中心任编辑记者(201112月起任主任助理)

20129—201212月,在英大传媒集团对外联络中心任主任助理

20131—20135月,在英大传媒集团《亮报》编辑中心任主任助理

20136月至今,在英大传媒集团《亮报》编辑中心任副主任

#p#

获奖作品

当雄地震,毁家伤人。户户通电,雪中送炭。抗震抢险,一马当先。抚平伤痛,重建家园。念青唐古拉山下这个小村庄的人们又迎来了——

格桑花盛开的季节

本报记者 贺焕峰 房晓童 武星

624,达拉一家、顿珠查巴一家,还有村里大多数人家,又在帐篷里住了一个月。524那场震感明显的4.6级余震让他们心有余悸。

这次住帐篷前,他们在安居房里住了快一年了。房子是200810月那次地震后,政府统一建设的,平顶白墙,坚固结实,两排电线杆与房子平行。

施工队成了第一支抢险队

615午后,达拉听见村委会办公室外面有汽车的声音。跑出来一看,原来是两年前认识的熟人,西藏电力有限公司农电部专工边巴旺堆。

俩人手一握,肩膀一拍,共患难的那段日子一下子就到眼前了。

现在,达拉的老伴每天料理家务,身体不错。孙女4岁了,性格活泼,很喜欢看电视。

但达拉一想起两年前地震的情景还是后怕。他在当雄县格达乡羊易村当支部书记快30年了,从没想到会遇到这么大的灾害。

羊易村四面皆山,草场极好,离有名的羊八井温泉不远,人们过着平静的放牧生活。2008106日下午,瞬间的地动山摇打破了宁静。

里氏6.6级地震!

达拉从墙面开裂、摇摇欲坠的办公室里跑出来,惨象让他说不出话来。各家自建的土坯房瞬间全倒了。村里的壮劳力都在山上放牧,家里全是老幼妇孺。

穿过散落的碎石,达拉挨家挨户查了一遍伤亡损失情况。他又急又累地走到自家废墟前,看见两位老人已永远地走了,老伴上半身已从废墟里露了出来,两岁的孙女有人照看。几个穿着工装、戴着安全帽的人正在使劲地往下刨土。

这个一直在村旁挖坑埋杆的“户户通电”工程施工队,成了第一支进村救援的抢险队。他们一共救出了8个人。顿珠查巴的父母也是他们救出来的。

“如果没有李组长他们……”达拉握着边巴旺堆的手,“现在还是说感谢呵。”

帐篷里第一次亮起了电灯

整齐划一的电线杆,给羊易村的人们点亮了平生第一盏电灯,也给他们带来了温暖的安慰。

震后第二天,达拉见到了从拉萨赶过来的边巴旺堆。他当时是当雄县“户户通电”工程项目负责人。工程开工时两人就见过面,此时相见别有一番滋味。

村里人住进了临时的救灾帐篷。达拉每天忙得脚不沾地:上级拨来的救灾物资要统计、分发;包括达拉家,不少人家有伤亡人员,需要做工作安抚。

电力勘察队赶来了。之前已经竖起的杆塔在地震中受到一些影响,但救灾、恢复、重建,正是需要电的时候。

两三天后,达拉在村头看见边巴旺堆和曾经帮助救人的李组长,这次来了80多个工人,听说是从其他工地紧急抽过来的。他们打了个招呼,接着地震前的进度继续架设线路。

没人能记起究竟发生了多少次余震。达拉清楚地记得,隔一个来小时就有明显震感,但施工从未间断。

一共6天,抢险送电的队伍驻扎在车程近一小时的羊八井电厂,天天早出晚归,中午自带干粮。全村5个组也组织了40来个人,帮助做点力气活。

一条近24千米的输电线路,眼看着长长了。

20081017晚上,惊魂未定的人们在帐篷里第一次用上了电灯。达拉知道,本来计划的通电时间是2009年。

在这片海拔4200多米的草场上,天气开始变冷了。村里人告诉达拉,看着电灯心里特别踏实,帐篷里也暖和了很多。

一样的草原一样的家园

蓝天白云下,安居房顶上,家家户户都飘扬着鲜艳的五星红旗,也摆放了藏族同胞特有的祈福信物。

顿珠查巴家的院门上摆着一个牦牛头骨,象征着平安幸福。他的邻居,有的房顶插着经幡,有的门前摆着玛尼堆。暂时居住的帐篷就在安居房旁边。

6月的高原依然吹着嗖嗖的寒风,顿珠查巴的帐篷里很温暖。铺着五彩毛毡的坐榻围在四周,烧牛粪的火炉蒸着包子,梁上悬着的节能灯特别显眼。电视里,藏语频道正在播放一部电视剧。顿珠查巴轻轻摁动电动打茶机,酥油茶的香味立刻飘满帐篷。

这里的夏天很短。顿珠查巴说:“过段时间还得搬回房子里。”

没电的时候,大家挤到村委会看一台电视,想买手机,既充不上电也没有信号。有电了,信号也通了。达拉说:“村里向上级申报产业项目时,话说着都硬气。”

县里有意让羊易村发展牧业相关的深加工产业,像生产牛奶、酥油、牛肉等食品。村里人很关心这件事,经常看相关的电视节目。达拉得到消息,政府部门正在做整体的规划。

河水悠悠,拉萨河的支流流过羊易村附近。草色青青,数不清的黑白相间的牦牛,像星星点点的花儿散布在辽阔的草原上。

格桑花盛开的季节到来了。

藏北高原,牛羊成群。没有草场就没有牲畜,没有牲畜就没有牧民。草场被视作牧民的命根子。青青草原,牵动的不仅是牧民的心——

离离原上草

本报记者 武星 贺焕峰 房晓童

617,仁青央珠照例早上5点钟起床。窗外还是黑透的,仁青摸索着打开手电筒,赶紧穿好衣服。每天清晨,他都和邻居一起赶着两家的120头牦牛,到隔条马路的草场上放牧。

晨光微曦,隐约可见一排笔直的影子,那是新近立起的电线杆。祖祖辈辈生活在这里,想到自己这代能用上电了,仁青心里很高兴。立杆子的时候,看到工人们辛苦,他和邻居还跑过去帮忙。天色大亮,仁青看了看电线杆下面,草皮已经被细心覆盖在周围……

草场,草场

藏北那曲地区聂荣县尼玛乡几乎没有树木,从脚下一直延伸到远处山上的淡绿色,是连成片的肥沃草场。这里,牧业就是仁青和乡亲们的主业。

草场已经承包到户,期限50年。四村村主任西旺家有200多头牲畜,还有大片草场。提起牧民对草场的感情,西旺说:“草是命根子,得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我们牧民靠牲畜生存,牲畜靠草生存,没有草就没有牲畜,就没有我们。”

不管是自治区农科院的下乡讲座,还是从电视上看到的知识,牧民关注的是草场的发展。被铁丝网拦起的大片草地是禁牧草场和休牧草场,牧民们平时都在夏季草场和冬季草场放牧。西旺也试着在自己承包的草场里种草,要是产量高,一亩地能有2000斤。

草会怎么样,这也是乡政府干事刘宝一度最关心的事儿。今年1月,一直在乡团委工作的他被委派了新任务,负责乡里通电的具体事项。接受任务后,乡长把他叫到一边,一再嘱咐:“你做这个工作,得时刻盯着那些电力施工人员,尤其要监督他们在草场里立电线杆,看看对草皮的破坏大不大。”县里领导也跟刘宝打了招呼,发生了任何情况你都可以直接联系,千万不能耽误。

关心草场的人还有很多。第一次在尼玛乡二村拉电线的时候,一得到消息,村主任立马带着几个身强力壮的小伙子守在现场,打算一有问题就上去理论。

慢动作的挖掘机

“户户通电”的施工队进乡了,刘宝的精神高度紧张。队伍走到哪里,他几乎寸步不离地跟到哪里。施工队开始挖基础,刘宝紧盯在旁边,几个电线杆立完之后,刘宝拿出电话,赶紧向县里和乡里汇报。“我还没来得及跟他们说呢,他们自己就把草皮全还原了,还把所有的垃圾都带走了,大家都放心吧。”

施工队的活儿让刘宝放松了很多,但他说:“他们都是人来抬杆子,我看着心里很难受。”不久之后,刘宝从施工人员那里知道了原因,“他们担心机械运杆子会对草场造成破坏,用人力虽然辛苦,但草场的损伤就几乎没有了。”

广袤的草原上,沿着电线杆的方向一直走,就能找到尼玛乡10千伏线路工程Ⅲ标段工地。一台挖掘机轻轻地把草皮抓起搬到一旁,再挖出1.8的深坑。立杆结束后,施工人员跑上前去,把草皮捧放在电线杆周围,轻轻压实。挖掘机是租来的,负责操作的张培松在这里工作一个月了,不能伤害草皮是他接受岗前培训的最重要内容。施工人员已在这里立起7000多根电线杆,每根都这样精心完成。

二村村主任看着这样的立杆过程,挥着手带走了村里的小伙子。以后施工队的工作,他放心地再也没去看过。

为了草场,铁塔的组立要复杂得多。在那曲地区担任“户户通电”工程项目经理的李海龙经常要去县上的汽车修配厂,到处找30元钱一个的废旧轮胎,一买几十个,堆放在自己的皮卡车上。

该挖铁塔基础了,他就先在草地上按照挖掘机履带的宽度两边各放好7个轮胎,挖掘机在轮胎铺出的路上前进。一台挖掘机后面跟着十几个工人,他们随时准备把轧过的轮胎滚到前面铺成新路。轮胎寿命不长,如此几次就被压出铁丝不能再用。

机器到位以后挖掘时间并不长,半个小时就能完成。但是按照这个走法,挖掘机一两个小时最多才走几千米,从进场到离开,挖一个基础的时间得一两天。

西旺家已经通电了。他说,在我们村子里,电线杆和铁塔周围被还原的草已经长得很高。

那天,从乡里回县城的路上,天已经快黑了,李海龙忽然发现几个骑马的藏族汉子在后面追赶,皮卡车赶紧在路边停下。几个人下马,为首的人用不太流利的汉语说,我们是牧民,已经追了十几分钟了,虽然不知道你的名字,但我们认识你的车,知道你做的事情,我们就想对你说声谢谢。

多拉多村迎来“第二个太阳”

本报记者 岳巍 肖冬梅 白明辉 王志

79下午,群山环抱中的西藏昌都县察维乡第二小学一派喜庆的节日景象,身穿民族盛装的多拉多村村民在操场上跳起欢快的锅庄,唱起悠扬的民歌,庆祝村里30户人家通上了电。

“今天是个喜庆的日子,几代人盼着的事情终于办成了,对于多拉多村的村民来说,就像迎来了‘第二个太阳’。”通电仪式上,68岁的村支书兼村委会主任次仁兴奋不已,“通电将给我们的生产帮上大忙,从今以后,村民们打麦、磨面都可以用机器,省下力气好做更多事情。”

多拉多村共有4个自然村167户人家。9日这天,30户人家和村委会办公室、第二小学、村卫生所,同时用上了电网送来的电。

其罗家是村里“户户通电”首批受益户之一。通电前,他带着儿子向巴尼扎和索朗特意到昌都城区,左挑右选,买了一台21寸电视机和一台打茶机。

其罗说,没有电的日子里,每天晚上,几个孩子都要走一个小时的路到有柴油机发电的人家去看电视,直到深更半夜才回家,“家里人甚至很少能凑在一起吃晚饭”。尽管其罗一直不明白,儿子们为什么对电视这样着迷,但他还是暗下决心,等有了电,要给孩子们买台电视机。

孩子们似乎明白了父亲的心思。在今年6月份挖虫草的时候,他们特别卖力。“儿子说,要帮我攒钱,这样就能买得起电视了。”其罗说,自己听孩子这样说,感动得差点流下眼泪。抬着新买的电视机走在回家的路上,其罗的两个儿子脸上露出自豪的笑容。他们知道,到别人家蹭电视看的日子将成为过去了。

在迎接通电的日子里,许多村民都像其罗一样,忙着添置彩电、冰箱、打茶机等家电。村委会副主任洛丁说,明天将有一车家电运到村里。

傍晚,站在村前的高坡上放眼望去,沿着山谷穿行的铁塔银线正向远方延伸。洛丁感慨道,再过两三天,多拉多村其他村民也会陆续用上电。

夕阳西下,村民们不愿散去,仍在小学操场上载歌载舞:“今天相聚在一起,赞美自己的故乡,祝愿大家幸福吉祥。”歌声传递着人们的喜悦。电通了,其罗的孩子们就可以在家里尽情地看他们想看的节目了。这天晚上,多拉多村的许多人家会像其罗家一样,度过一个幸福的难眠之夜。

#p#

工作照

生活照

获奖证书

微信“扫一扫”分享至朋友圈

在线留言

你必须 登录后 才能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