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疫”路上,追寻南丁格尔之光
他们是核酸采样点远远地朝你挥手的“大白”,他们是方舱床位间对患者关怀备至的“天使”。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护士队伍承担着繁重而艰巨的疫情防控任务。护士节前夕,记者连线多位护士,听他们讲述疫情防控战线上的日日夜夜。
细微的举动
增进了信赖
“我要报名进‘红区’。”这是3月底上海市浦东新区周浦医院转为新冠肺炎救治定点医院后,“90后”护士刘诗婕脑海里最先涌现的念头。“疫情当前,作为土生土长的上海人,怎能畏手畏脚,必须扛起这份责任与担当!”
上海本轮疫情区域聚集与全市散发并存,短时间内感染人数激增。该市陆续启用后备医疗机构,开展集中隔离以及必要的治疗工作。周浦医院位于浦东新区腹地,周边老年居民多,此前收治的老年患者中3/4伴有多种慢性疾病。医院转为新冠肺炎救治定点医院后,护士们的工作强度前所未有,感染风险随之增强。
“说一点不怕,有点讲大话。”过去3年里,虽曾参与发热门诊、大规模核酸采样、隔离点医疗保障等工作,但密集接触、集中救治确诊患者,刘诗婕还是第一次。进入“红区”的首日,她不自觉地提前半小时到达穿戴区,对着镜子谨慎穿戴防护用品。
在医护的紧密配合和感控部门的有力保障下,刘诗婕渐渐进入角色。病情监测、健康宣教、对症护理等工作逐一展开。
与此同时,考验接踵而至。某日晚班,对讲机里传来紧急通知:今有批量收治任务。得知需从各科抽调1名护士支援采血化验工作,为后续治疗作指标参考,刘诗婕与数名护士几分钟内便集结于病区一层。
转运患者以基础性疾病缠身的高龄老人为主,配合度较低。其中一位老人因患阿尔茨海默病,完全不了解发生的情况,手臂不停地挥舞。刘诗婕回忆,她与两名护士配合,边安抚情绪,边找准时机做采血穿刺,“老人血管脆,进针的力度、角度都要格外讲究”。
刚安顿好这位老人,刘诗婕又片刻不停地去支援其他护士。“老年患者的血管不够充盈,不易显现,我们又戴着双层手套,想要‘一针见血’难度不小。”刘诗婕告诉记者,普通患者采血仅需一两分钟,而高龄老年患者则要近10分钟,“采完一位,连忙换下一位,半跪在床旁猛然起身,往往是一阵眩晕,但担心护目镜起雾,不敢大口喘气”。
收治任务结束,天已微明。刘诗婕说,很多护士的工作时长远远超出了所排班次,忘我的投入使他们模糊了时间的概念。
几日后的一通外线来电,又让刘诗婕的心提了起来。“我母亲在32床,送去医院前给她准备了一部智能手机,可到现在一直联系不上她。”来电者焦急万分,停顿了一下,又试探着问,“她还好吧?没出什么事吧?”
刘诗婕马上赶至32床。所幸,这位阿姨只是误碰了“飞行模式”,才让电话打不进拨不出。觉察出老人也正因收不到家人的关怀而情绪低落,刘诗婕便手把手地教她操作智能手机,同时安抚她的情绪。
次日巡诊,刘诗婕有意要验收一下学习成果:“阿姨,哪个标识不能碰?”阿姨很快通过声音辨认出刘诗婕:“我晓得,‘小飞机’碰不得!”午后,阿姨隔着屏幕告诉儿子:“我又学会了一项技能,是小刘‘天使’教给我的!”
护士站有一部公用手机,专供未携带手机的老人与家人取得联系。刘诗婕在教老人使用智能手机的同时,常常鼓励他们:“侬要朝好的方面去想,相信我们医生护士,早日与家人团聚。”在她看来,相比身体护理,心理抚慰有时更重要。
转为新冠肺炎救治定点医院后,周浦医院院内的功能分区、布局陈设都发生了改变。在这略显陌生的环境里,护患心手相连,让新改造的病房充满故事,让透过护目镜的对视有了温情。
同饮一江水
共守一座城
5月3日,距离由170名医务人员组成的江西省援沪第二医疗队出征已有月余,医疗队副队长、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护理部副主任涂惠的手机终得片刻宁静。1个月前,她曾在1天内接听四五百通电话。回想起援沪之初的情形,涂惠直言:“想过难,没想过这么难。”
难在紧急任务接连不断。“连夜组建援沪医疗队,刚刚抵沪就接到指令,次日凌晨4时需前往当地最大的祝桥镇进行大规模核酸采样。”涂惠说,“顾不得调整状态,对于工作环境、工作流程只能边投入边适应。”
难在收治压力超乎想象。4月6日,涂惠随队进驻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方舱医院N4舱区,医疗队要接管1500张床位。1500张床位,一眼望去望不到尽头,很快她的电话就被打爆了。涂惠成了各类事项的紧急联络人,反复沟通、协调。转运司机打来电话,询问转运来的500余名患者由谁对接;订餐人员又来电话,确认这500余名患者需要糖尿病餐多少份、素食餐多少份、回民餐多少份……
工作千头万绪,却没有成熟的工作模式可供借鉴,队员们只能在磨合中摸索。涂惠将护理人员分为8组,组长负责人力、物资调配以及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组员分为感控护士和责任护士,其中感控护士负责指导舱内全员的防护用品脱卸、手卫生、清洁消毒等,团队逐渐高效运转起来。
“护理工作的要求就更高了。1500张床位,有上至近九旬的老人、下至才10个月的婴儿,非常考验专科护理能力。”涂惠介绍,江西省援沪第二医疗队的护理人员来自呼吸、心血管、中医、妇科、儿科、重症医学等多领域,基本能满足多样化、差异化的护理需求。“有一位患高血压的老人,因未按时服药,血压急剧升高,舒张压达到120毫米汞柱。心血管专科护士每半小时到床前测血压,并指导老人卧床休息、对症用药,最终老人转危为安。”
方舱患者年龄不等、需求不一,但最关注的都是核酸检测结果——连续两次核酸检测结果呈阴性,且采样时间至少间隔24小时,即具备预出院条件。为尽早实现出院数大于入院数的正向循环,必须理顺出院流程,于每日早8时前送检样本。“这意味着,四五点就要开始采样工作。为尽量不影响患者休息,护士们没有组织排队采样,而是逐床采样。患者半梦半醒,护士却必须打起精神,确保信息核验无误,送检及时。”涂惠说。
方舱救治日趋平稳有序,等待“转阴”的日子却日渐乏味,有些小朋友一听又要做核酸,瞬间上演“暴风哭泣”。为此,医疗队队员、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护士施佳文、舒晨慧心巧思,妙笔之下,Q版“大白”的卡通形象跃然纸上。“洪洪”头顶热腾腾的瓦罐汤,“佑佑”头顶香喷喷的南昌拌粉,他们身着印有青花瓷纹理的防护服,陆续出现在防疫科普漫画上,出现在奖励小朋友积极配合治疗的贴纸上。自此,方舱不再沉闷。一名10岁的小朋友在自己的《方舱奇遇记》中写道:“这里晚上十分安静,而且不关灯,行动十分方便……”充满童趣的眼睛开始发现新奇,重拾希望与力量。
涂惠说,“洪”取水流之意,“佑”取护佑之意,江西与上海同饮一江水,共守一座城。“这是护士们的期许,也是医疗队的职责所在。”
特别能吃苦
特别能奉献
北京本轮疫情确诊病例总数已超过2020年新发地聚集性疫情病例总数,新增病例连续多日在50例左右波动。短短几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相继开设13个病区,收治确诊患者。
作为北京市第一家承担新冠肺炎救治任务的医院,北京地坛医院投入救治最早、收治患者最多、持续时间最长。该院护理部主任张志云对此感触颇深:“自2020年1月19日收治第1例确诊患者至今,收治任务从未间断。正因经历过全流程、全要素的新冠肺炎救治护理工作,当再次面对疫情起伏时,护士们多了一份淡定与从容。”
一旦进入隔离病区,意味着要接受3周以上的闭环管理。张志云告诉记者,两年多来,有的护士已经断断续续在隔离病区工作了260天。有的年轻护士说,自己投给医院的简历就是请战书,自己的工作性质就是时刻准备着;有未被安排进入隔离病区的新入职护士主动提出,虽然复杂护理做不了,但可以在病房里帮着带带孩子。这些让张志云既动容又欣慰。
说起带孩子,张志云有点想念入院时仅8个月大的患儿依依。依依这个名字是“临时妈妈”给取的,寓意是人与人之间互相依靠。“这么小的孩子独自住院,最大的困难就是生活照料。”张志云说,护理部调配儿科护士组成专班护理团队,让像依依一样的患儿有了许多身着防护服的“临时妈妈”。
刚入院时,依依因发烧而哭闹不止,“临时妈妈”整晚把依依抱在怀里,哄她入睡。发现依依的小屁股总是红红的,“临时妈妈”不怕麻烦,每次在她尿便后都用温水冲洗,减少穿戴纸尿裤的时间。很快,依依的皮肤完全好转。
入院前,依依父母一再嘱托,并留给护士们一份家中喂养说明。“从这份说明中,就能感受到为人父母心。”张志云说,喂养说明将依依的作息时间一一列清,具体到几时醒来、几时小睡、几时进辅食,甚至细致到进水规律。依据这份说明,“临时妈妈”逐渐摸清了小家伙的脾气,并根据小家伙的生长发育情况不断优化照护细节,及时反馈给患儿家长。
出院时,依依的随身物品里多了一份院内喂养记录。“临时妈妈”将住院期间奶瓶消毒、皮肤清洁、衣物更换等照护细节整理成爱心提示,便于依依父母继续遵循。
今年是张志云工作的第34个年头。她说,在这些无畏的年轻护士身上,她看到了“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奉献”的地坛精神在代代传承,看到了南丁格尔精神焕发出的时代光芒。
常常去帮助
总是去安慰
“疫情防控是一场持久战,如果说隔离病房、方舱舱位是短兵相接的抗疫战场,那么门急诊大厅就是不容失守的防疫阵地。”两年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门诊部护士长赵路最主要的工作之一就是统筹疫情防控和正常诊疗服务,“既要排除潜在风险,又要确保紧急救治和常规接续治疗的患者都能得到及时的医疗服务”。
北京朝阳医院单日门急诊量达8000人次左右,该院针对患者所处区域的风险等级、病情的轻重缓急,实行分类管理、精准防控。10余名门诊工作人员负责预检分诊万余名患者及家属,难免产生摩擦。更理性地对待患者的情绪输出,或许是赵路作为一名男护士的优势,几日前的一桩小事印证了这一点。
5月4日,门诊大厅入口,工作人员拦停了一位来自管控区的产检孕妇。赵路闻讯而至,孕妇正极不情愿地被领至门诊大厅外的空旷区域。“好不容易与社区协调一致外出就医,医院又不让进了!”面对孕妇及家属的连声抱怨,赵路不急不躁地解释:“门诊入口来往人流密集,容易发生意外碰撞,这里人少,交叉感染的风险也小。”听后,孕妇放低了声调,“小区管控前,我基本非必要不出门,管控后,也定期做核酸……”
问询得知,这是一位45岁的高龄孕妇,且患有妊高征,产检不宜延后。赵路细致了解孕妇的具体情况,并转述给门诊部、产科,经风险评估上报领导后,按相关流程安排孕妇入院就诊。担心孕妇在后续流调中遇到问题,赵路留下联系方式,并将情况同步传递给产科预检分诊台。
直到快下班,赵路收到一条短信:“我们已经检查完毕了,很顺利。感谢朝阳医院为我们所做的一切!”
7年的急诊科工作经验让赵路练就了察言观色的本领。“细致观察的目的是主动服务,把工作做在前面。”赵路解释,细节透露着患者需求。
采访最后,被问及此次疫情能否增进护患关系,使社会公众对护士形象有更全面、深刻的认知,赵路以2020年援鄂抗疫期间的一段经历做了回答。
某日,例行查房的赵路询问患者状态如何,患者无动于衷。“我以为是南北方口音有差异,患者听不惯京腔。”于是,赵路放慢语速,用标准普通话又问了一遍,结果患者非但不理,还刻意回避,这让赵路更是不解。“患者躲到床头柜旁,完全背向我,不停地翻着什么,直到翻出一个口罩。”患者随后的一句话,令赵路直呼“感动坏了”——“我不戴口罩,不能跟你说话,你来援鄂,不能让你也感染了。”
相互尊重、彼此信赖、换位思考的护患关系,或许是疾风般的疫情吹散沙砾后,大地探出的新芽。
责编:焦瑞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