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奥记者挺“传奇”!零下26度拍摄,126天“崇漂”,24小时不打烊……
走遍了一个个场馆
穿梭于一个个赛场
踩点、拍摄、采访……
报道冬奥会的记者们克服严寒,起早摸黑
只为呈现无与伦比的冬奥
他们说,这是光荣使命,更是难得经历
今天,中国记协网编辑部
推出一组采访手记
一起看看冬奥记者的“传奇”故事
听听他们独特的冬奥记忆
人民日报社孙龙飞
人家说我是“冰花男孩”
2月14日晚,徐梦桃奋力一跃,为中国队夺得历史上首枚自由式滑雪女子空中技巧金牌。拼搏16年终圆梦,那晚,徐梦桃哭了,现场的不少记者也在激动欢呼过后,悄悄抹泪。
户外零下二十多度的低温,对选手比赛和记者采访报道都是考验。为了第一时间发布运动员夺冠消息和赛后采访内容,我守候在赛道旁的混合采访区,用一只手指努力敲击手机屏幕。尽管脸颊冻得通红,睫毛和发梢都结了霜,但根本顾不上擦。
2月14日晚,徐梦桃夺冠后,人民日报社记者孙龙飞在混采区用手机发稿。
有人说我是“冰花男孩”,我说这是冰雪记者工作的常态。我和我的同事们始终奋战在冬奥报道的一线,只为全面、立体、生动地把北京冬奥盛会传到全世界。今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考察2022年冬奥会、冬残奥会筹办备赛工作时指出:“受疫情影响,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现场观赛受到很大限制,新闻传播比往届更加重要。”我们牢记在心。作为一名年轻记者,第一次参加冬奥会报道,还是北京冬奥会这样的主场大赛,重要性不言而喻。对我个人来说,既是一种挑战,也是一次成长的机会。赛时,我的主战场在张家口赛区,见证了中国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队勇夺2金1银,也看到了谷爱凌、苏翊鸣等“00后”小将,突破自我极限、奋勇拼搏、阳光自信的一面。在赛场,我细致观察、认真采访、仔细思考、用心书写,努力讲好各国奥运健儿激情拼搏的故事。
与此同时,在媒体融合时代,记者的比拼已经从线下转移到了线上。谁的消息发得最快、切入点最准、视角最独特、点评最到位,谁就可能在重大赛事报道中出新出彩,高出一筹。这是对党报记者提出的新考验。
人民日报社记者孙龙飞在国家跳台滑雪中心“雪如意”现场采访。
当比赛结束的一瞬间,我按下发送键,比赛结果会在第一时间通过人民日报各新媒体端口发向世界,传递体育健儿佳绩。随后,我还以出镜点评的形式录制视频,提供“阅读”比赛的另一种视角……此外,讲好中国筹办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的故事,讲好中国人民热情好客的故事,也是我们报道的重点内容。
北京冬奥会结束了,我需要好好总结经验,弥补不足,利用一切可能的机会学习提高。新的任务已经到来,3月的北京冬残奥会,我还将再次出发,努力提供优质报道。使命在肩,奋斗有我,唯有全力以赴,一起向未来!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娄理文
既是冬奥夜归人,又是早起占位人
历届冬奥会,花样滑冰都是关注度很高的项目之一。有着冰上梦之队之称的中国短道速滑队也凭借着历届优异战绩受到国人的热切关注。首都体育馆作为承办这两项赛事的场馆,从一开赛就聚集了各路媒体记者。
从训练到比赛,媒体大军一直浩浩荡荡驻扎在首体,为了拍摄到更好的角度,记者们需要尽早到场占位。通常需要在训练或者比赛前三小时左右就位,遇到关注度高的选手,提前占位的时间甚至达到五小时以上。在首体,媒体人的全力以赴有了看得见、摸得到的呈现。
图片北京冬奥会期间,在首体的比赛贯穿了整个竞赛日程。作为首体报道团队,我们有花滑和短道各一名记者,共计两人。在起初的比赛阶段,两个项目的赛事和训练同步进行,我们彼此扶持、相互支援,每个人都要迅速掌握独立完成包括视频策划、拍摄、采访、编辑在内的全部技能。常常,前一晚赛后争分夺秒两点完成工作,第二天七点左右又开始了新一天的拍摄,两人小分队是冬奥夜归人也是早起占位人。
在首体,我们记录报道了中国短道速滑队获得2000米混合团体接力、男子1000米的两金一银和女子3000米接力一铜,以及中国花样滑冰队夺得双人滑金牌,冰舞实现突破的优异成绩。除了每天从新媒体角度捕捉赛事热点、讲好中国故事,我们还积极挖掘赛场内外的动人细节。推出的报道《徽章大户!金博洋和网友换pin》借金博洋与粉丝暖心互动,刻画出选手的可爱一面,引发网友关注和多家媒体转发,并冲上热搜,话题阅读次数超过9400万。 2008年,北京绘制了“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的夏季画卷。2022年,奥运之火点亮了北京的夜空。作为一名“双奥记者”,从2008年到2022年,横跨14个年头,能参与到两次奥运的报道中感到无比荣幸。所有的艰辛在见证和记录中国运动健儿们努力奋斗、勇于拼搏面前,一切都值得了。
光明网刘希尧
全天不打烊
举世瞩目的北京冬奥会圆满落幕。无数次我在想,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我的冬奥报道之旅该是什么?幸运、激动、压力还是挑战?
作为光明网体育频道的年轻记者,我的冬奥之旅早在半年前就已开始。跑冬奥场馆、探访运动员训练备战、聚焦冬奥新闻发布,从磁器口到首钢园,到延庆、张家口,办公桌上厚厚的一沓车票和核酸检测发票,成了这趟旅程的见证者。
2月4日晚,光明网记者刘希尧在北京冬奥会开幕式现场。
前期持续的报道工作,让我期待着冬奥会的召开。但真正让我感受到参与其中的无比荣耀和自豪,还是开幕式那晚。2月4日,作为闭环外的媒体记者,我来到鸟巢观看开幕式。绚丽的烟花在鸟巢上空绽放、中国运动员身披中国红入场,全场观众手挥国旗,高唱《歌唱祖国》……那一刻,内心的澎湃无法言喻。2008年,15岁的我只能在电视机前感受鸟巢里的沸腾。14年后,记者这个职业让我能有幸参与其中,见证世界首个“双奥之城”。而光荣的使命背后,也让我感到肩上的压力和挑战。
2月3日,光明网记者刘希尧参加北京冬奥会火炬在延庆世界葡萄博览园的传递报道。
为了更好地做好北京冬奥会报道工作,我们开始转向“全天不打烊”的工作模式。半夜写稿、清晨写稿成为常态,而我们的“三审”也总是第一时间有回应。稿件从“三审”到发布,部门内部流程扁平、快捷,使我们高效地完成了冬奥会报道。截止闭幕,部门采写的稿件累计达到百余篇。其中《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的绝美瞬间 “双奥之城”惊艳世界》《铜牌变金牌!高亭宇四年磨一剑》《日本记者元宵初体验:中国朋友的友好和热情让人感动!》等40篇稿件得到了全国百余家媒体转载;《冬奥赛场直击》《手绘•冬奥》等新媒体报道,在社交平台阅读量达上亿次。这一串串数字,是一份不辱使命的答卷。回过头再看我的冬奥之旅,我想并不是一个关键词就能概括。感谢伟大的祖国为世界奉献了一场盛会,感谢各国运动员的奋力拼搏呈现了精彩赛事,感谢团队的并肩作战让我们的声音得以最快传播,也正是他们共同筑起了我的冬奥记忆。
北京广播电视台胡知奂
为了在最快一档节目播出
从1月26日进入闭环到北京冬奥会16天的赛时,短短26天的北京冬奥会报道结束了,曾经觉得2022年2月20日是一个好遥远的日期,却真的就已在眼前。
坐在闭幕式媒体席中,和同行合影,难舍再见。这次北京冬奥会,我每天都会在微信朋友圈写冬奥日记,因为每天的收获太多,舍不得睡觉,舍不得忘记,每天自己都在被奥林匹克精神感动着、被同行感动着、被同事感动着。
北京广播电视台新闻中心记者胡知奂在首都体育馆记者席工作。
2月15日,我在比赛现场见证了苏翊鸣的三跳,每一跳都如此完美,现场观众连连喝彩。晚上离开首钢,错过了最后一班回MMC(主媒体中心)的班车,却赶上了志愿者和运营人员合影、流泪、拥抱,原来,那天是首钢大跳台在本届冬奥会上圆满收官,听着他们一个个念自己的电话号码让彼此一定记下,我被感动了,这就是一种情,一种因为经历而深深牢记于心的奥运情。
北京广播电视台新闻中心记者胡知奂在冬奥组委例行新闻发布会上提问。
每一次成功的采访都离不开前后方的鼎力配合,从1月28日开始播发北京冬奥会闭环内新闻起,我们都是通过4G回传和网盘的形式传给后方播出,每一次都需要编辑在机房接片子、做片子、下片子再送播出线,这个过程就是“与时间赛跑”的过程,前后方的密切配合是这次冬奥会闭环报道的重要保障。2月20日18点31分,我通过手机将北京冬奥会闭幕式现场的最新情况传到网盘,18点51分抢到《北京新闻》最后一条顺利播出,不争分夺秒是根本无法完成的,没有前后方的鼎力配合是根本不可能完成的。报道中,同事间的互帮互助也深深感动了我。2月19日,我们从早晨5点半奔波了半天才到延庆赛区,下午1点在延庆赛区拍摄新闻,遇到从新闻中心做体育展示的同事们,他们为我和摄像拿来了盒饭和水,已经几天几夜没有睡过整觉、没踏实吃过一顿饭的我们,被同事之间这份深深的关爱而感动,我们就是一家人!整个冬奥会,我们所有人几乎都是夜里2点睡,早晨6点多起床,好几天大家整夜整夜地做片子赶播出,就是为了在最快一档节目发出去,为了让专题更深更好看。同事之间在新闻线索、选题上的共享,真正体现了北京广播电视台闭环内记者的团结互助。热情,可抵岁月漫长,我们残奥会继续!必将把“两个奥运同样精彩”的新闻报道,通过北京广播电视台新闻中心的平台传递给全世界!
河北日报社耿辉
我的口罩被冻住
做记者虽已有24年之久,但作为注册摄影记者报道冬奥会还是第一次。16天里,我在现场用镜头记录下运动员奋勇拼搏的同时,心灵也一次次得到洗礼。
2月12日,河北日报社记者耿辉在云顶滑雪公园采访拍摄单板滑雪障碍追逐混合团体决赛。
1月24日,通过各项严格检测后,我成为第一个进入张家口赛区闭环内的中国摄影记者。期间,我采访拍摄了大量图片和视频,将古杨树场馆群、云顶滑雪公园、张家口山地新闻中心、张家口冬奥村、张家口颁奖广场等地发生的新闻发回报社,让读者第一时间了解张家口赛区情况,展现北京冬奥会风采,传递广大人民群众对冰雪运动的梦想。
2月14日,在拍摄中国选手徐梦桃在空中技巧比赛夺金后,寒冷的气温已经将口罩冻住。
冬奥赛场传奇不断,赛场边,我用相机记录着这些传奇。当苏翊鸣、谷爱凌在云顶滑雪公园完成逆袭时,当中国选手刷新着中国体育代表团冬奥会最好战绩时,当志愿者们用热情和真诚迎接来自世界的客人时,当竞赛工作人员认真完成赛道巡视、清理、保障工作时……这一幕幕精彩瞬间,都定格在我的相机里,并通过河北日报全媒体平台对外发布。我的首个冬奥之旅能参与其中,深感自豪!
河北广播电视台范晓芳
126天的冬奥“约会”
2021年10月18日早,我与同事踏上了一趟非同寻常的出差旅途,目的地——崇礼。乘冬奥之风,小城崇礼的发展和建设日新月异,让人万分感慨:街道更整洁了,餐饮更丰富了、交通更完善了,甚至每个人的精气神儿都变了。
当然,这里也汇聚了来自五湖四海的人们,他们有个共同的名字,叫“冬奥保障人员”,他们拿出最好的“手艺”,长期坚守在冬奥一线,投入冬奥的建设、筹备和服务,铸就了“一个又一个中国第一”“世界之最”。我和他们一样,慢慢地也成了一名“崇漂”,走遍每一个场馆,了解关于冬奥的点点滴滴。
河北广播电视台记者范晓芳(右)在张家口赛区国家冬季两项中心采访电力保障情况。
从2021年10月18日,到2022年2月20日,126天,爬雪道、走工地、探场馆、跑部门,不分昼夜、没有假日,在冬奥报道一线迎来了元旦、辞去了旧岁。当亲眼看着冬奥会的倒计时由“100”到“0”,再到比赛一天天进行,冬奥会圆满落幕,作为见证者、纪录者、报道者、参与者,既是荣幸,也是责任,更有情怀。
河北广播电视台记者范晓芳(中)正在富龙滑雪场做电视直播,冬奥带动冰雪热,崇礼降雪后,雪友雪中夜滑热情四射。
记得测试赛期间,常常采访拍摄一整天只能在媒体中心抽空吃一口面包;记得零下26度的深夜,和同事一同前往古杨树场馆群拍摄造雪;记得跨年之夜,冬奥一线坚守者像亲人一样共度“跨年夜”;记得降温降雪,各地媒体朋友和志愿者们齐心协力扫雪除冰;记得11月萌娃上冰雪;记得大年初一景区迎来滑雪热……一个个拍摄经历,有艰辛,有喜悦,有温暖,更有力量,共同构成了我与冬奥这场“约会”中难忘的记忆。
责任编辑:牛淋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