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报协会组织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培训成效显著
全面推进 重点集训 三者结合 交流促进
产业报协会组织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培训成效显著
遵照中宣部等四部门《关于在新闻战线深入开展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培训的意见》,中国产业报协会把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培训作为“三项学习教育”活动的首要任务和重中之重,强化领导,精心组织,加强统筹,注重实效,并与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和“走转改”活动结合起来,推动各会员单位扎扎实实搞好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培训工作,取得明显效果。概括地讲,做到了“全面推进,重点集训,三者结合,交流促进”。
1.加强组织统筹,全面推进培训工作。
2013年6月,中国产业报协会接到中宣部等四部门《关于在新闻战线深入开展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培训的意见》后,即召开会长办公会,进行专题研究部署。协会成立了领导小组,会长姚军担任组长,名誉会长曹恒武担任副组长,副会长为领导小组成员。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协会秘书处,办公室主任由常务副秘书长张风雷担任。会长办公会形成决议,要求各会员单位按照中宣部等四部门《意见》,联系实际细化培训方案,扎扎实实办班,确保培训质量。
2013年8月9日,中国记协党组副书记、书记处书记高善罡带队来协会召开征求意见座谈会时,强调要把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培训与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有机结合起来,统筹兼顾,抓细抓实。8月31日,中国产业报协会举办了全体会员单位参加的《学习践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座谈会》。会上,协会对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培训工作再次动员部署。中国记协党组书记兼常务副主席翟惠生出席座谈会并讲话,对新闻战线深入开展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培训强调了重要意义,提出了具体要求。中国产业报协会会长姚军就搞好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培训、加强新闻队伍建设提出了具体意见。
协会所属各会员单位迅即活动起来,成立领导机构,制定实施方案,设置培训课程,周密安排培训。各会员单位的社长或总编辑还参加了中宣部和中国记协在怀柔举办的行业类媒体主要负责人培训班;副社长或副总编辑参加了我协会协助中国记协举办的行业类媒体负责人培训班。
30人以上单位按照“组织筹备、开展培训、检查总结”三个阶段自行组织培训。各单位科学处理工作与学习的矛盾,合理安排培训时间,在保证日常采编工作前提下,培训时间绝大多数单位均达到3天以上。师资人员按照《意见》要求,由中宣部、全国三教办推荐的师资人员、新闻宣传单位负责同志和资深新闻工作者担任。培训内容:一是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重要性必要性。二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主要观点,重点学习了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尤其是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学习了中央领导同志关于做好意识形态领域工作和舆论引导工作的重要讲话,学习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组织编写的《新闻学概论》。三是践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基本要求。
30人以下单位全部参加了中国记协国内部和中国产业报协会联合举办的行业类媒体采编人员培训班。
北京地区以外的会员单位还参加了所在省市区新闻管理部门或地方记协组织的培训。
截至2014年1月10日,协会所属会员单位遵照四部门《通知》部署,全部开展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培训,基本达到“全员培训”要求。
2.突出培训重点,着力抓好集中培训。
2013年10月底至11月底,中国产业报协会与中国记协和全国“三教办”密切配合,在一个月的时间内,连续举办了4期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培训班,每期3天。前两期是协助中国记协和全国“三教办”举办的行业类媒体负责人培训班,全国共有125家行业类媒体的260位负责人参加培训。后两期是中国产业报协会与中国记协国内部共同举办的30人以下行业类媒体采编人员培训班,共有26家行业类媒体的270人参加培训。
培训班密切联系行业报实际,深入学习领会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尤其是“8.19”讲话精神,及时传达了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培训班由中国记协、中宣部新闻局、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报刊司等领导和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求是杂志、人民大学新闻学院等单位有关负责人、专家、资深新闻工作者授课,主题集中,课程精彩,讨论热烈,培训务实。
受到培训的行业类媒体负责人和采编人员深感收获很大。通过培训提高了对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培训必要性重要性的认识,加深了对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基本观点的理解,增强了践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自觉性。有同志说:“培训后感到好比登上天安门城楼看天下,站得更高,看得更远了。”还有的同志说,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做好新闻工作的“定海神针”,掌握了“定海神针”,任凭风浪起,我自头脑清醒从容应对。大家表示,一定要把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融入脑子里,落实到新闻实践中,联系行业实际办好行业报,胸怀大局增强社会责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积极传达正能量!
中国记协和中国产业报协会组织行业类媒体负责人和采编人员进行大规模集中培训,尚属首次。集中举办这4期培训班对于行业类媒体增强新闻党性原则,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新闻理念,牢牢把握正确舆论导向,自觉遵守党的政治纪律宣传纪律,恪守新闻职业精神职业道德,意义重大,作用明显,取得了很好的培训效果,积累了培训经验。
3.强调“三结合”,注重培训实效。
在全面推进培训工作中,协会强调要把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培训与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走转改”活动有机结合起来,相互促进,增强实效。
在组织实施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培训中,我们深切感悟到,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一个重要的基本观点是以人民为中心的新闻理念,这正是党的群众路线的实质,也正是开展“走转改”活动的主旨。所属会员单位在培训中注重统筹兼顾,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融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内容,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培训中突出以人民为中心的新闻理念,尤其是把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和纠正“四风”列入了培训整改的重要内容,并通过深化“走转改”活动,在实践中检验、落实、巩固培训和教育成果。三者有机结合,相得益彰,有效强化了培训效果。
中国产业报协会特别强调要通过“走转改”活动践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和党的群众路线。2013年11月由中国产业报协会主办、《中国产经新闻》报社承办的“走基层·海疆万里行”采访报道活动,在第一、第二阶段沿渤海、黄海、东海海疆采访,取得丰硕报道成果的基础上,又启动了第三阶段在南海海疆的采访活动。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中国人民广播电台、中国海洋报、中国海洋石油报、中国产经新闻报等媒体记者,从海南万宁出发,经三亚、东方、洋浦、海口,去广西北海、钦州、防城港、涠洲岛,又返回海南,至文昌、潭门、博鳌,最终回归万宁结束采访。在采访中,记者们经受了“罗莎”、“海燕”两场20年不遇的强台风考验和惊涛骇浪的洗礼。大家克服重重艰难深入到乡村、渔岛、哨所和港口采访,从海洋经济发展的8个侧面进行了翔实的报道,各媒体共刊发稿件数百篇,配发图片百余幅,各大网站纷纷转载。有的记者蹲点渔村长达两个月,采写现场好新闻数十篇。记者们说,这是一次生动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和党的群众路线的教育实践活动。
中国产业报协会还于7月22日至26日组织部分会员单位的年轻记者,赴甘肃新能源基地,开展了“走基层·可再生能源基地行”采访活动。参加采访活动的《经济参考报》、《中国能源报》、《中国产经新闻》、《中国环境报》、《中国经营报》、《中国绿色时报》、《国家电网报》、《亮报》、英大网等12家媒体的13名“80后”记者,沿河西走廊茫茫戈壁,顶烈日、迎风沙,采访了大漠深处的风电场、光伏电站等基层单位。他们聚焦我国新能源产业,对西北地区的风电、光伏发电的现状、成就和问题进行了深入采访和思考,与一线职工面对面交流,心与心沟通,撰写了一批“三贴近”的、富有深度和感染力的新闻稿件。记者们在采访中经受了艰苦磨练,被一线职工无私奉献的精神深深打动。通过“走基层”采访活动,记者们进一步加深了对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内涵的理解,增强了践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自觉性。
4.搭建交流平台,促进培训深化。
中国产业报协会为了进一步推进培训工作的深化,还注重抓好信息交流和经验推广。一是出版《产业经济报纸动态》26期,及时传达了中宣部、中国记协的部署要求,通报了17家会员单位计23篇开展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培训的进展、做法、经验,有11篇被《三项学习教育通讯》和“三教网”转载。二是协会网站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培训”专栏,不仅刊发了会员单位开展培训的做法、体会,而且转发了全国其他新闻媒体开展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培训的经验。三是利用座谈会进行交流。在2013年8月31日召开的《学习践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座谈会》上,英大传媒集团总经理石玉东、人民铁道报社副社长毕锋、中国铁道建筑报社副社长江耀明介绍了学习践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体会和开展培训工作的做法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