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我们的网站。

这台木制制版照相机,见证“铅与火”时代的艰辛

寒来暑往

岁月留痕

历经时光熔炼的新闻老物件

讲述鲜为人知的历史故事

见证新中国新闻事业发展历程

在广西日报社印刷历史文明馆,有一台木制的制版照相机,见证了报纸印刷在“铅与火”时代的艰辛。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报纸上要刊发照片、图画、美术、刊头及套红标题等,要用制版照相机拍照,然后晒成锌版,再由下道工序“无粉腐蚀机”处理制成印版。

在“铅与火”时代,报纸印刷工序繁杂。广西日报社已退休的原印刷厂排版车间刻字员车胜利介绍说,当时根据编好的稿件拣字,并按照编辑画好的版样排版,然后打出纸样给校对、检查、编辑看样,几样后清样,再根椐清样制版付印。

文字好排,照片要上版印刷就难了。

广西日报社原制版车间主任周庆辉说,摄影记者冲洗出来的相片,或者编辑选出来的照片,要写好发稿签、图片说明并标明尺寸。图片不管是原有尺寸,还是尺寸与原图相比有放大或缩小,都要通过制版照相机重新拍照制作,才能制版。

制版照相机的原理与照相机一样。只是对象是照片,底片是玻璃。它的原理是把所需的文字和图像按要求缩放到底片上,再将底片贴合在涂有感光胶的金属板上进行曝光,经过显影便可在金属板上形成所需要的文字或图像的感光胶膜。然后再用化学药液腐蚀处理,制成图文高于版平面的金属凸版,上版印刷。

周庆辉的右前臂有一大块伤疤,就是工作时不小心被化学药液烧伤的。这种危险的工作方法,到上世纪八十年代就结束了,取而代之的是胶片印刷,而现阶段使用电脑排版系统,原先排版车间的工作人员经过学习培训后都转为了照排人员。

责任编辑:牛淋淋

微信“扫一扫”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