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我们的网站。

接地气!第三十一届中国新闻奖报纸副刊作品初评评委有话说

编者按:根据第三十一届中国新闻奖报纸副刊初评结果公示,共有16件作品入围,其中含2件候补作品。这些初评入围作品有什么亮点和特色?对于选题和写作,初评评委会有什么建议?让我们一起听听评委怎么说。

兼顾新闻性与文学性

上海外国语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 张军芳

本届新闻奖参评副刊作品中共有67篇杂文、文艺评论等作品进入初评环节。参评作品范围广,层级丰富,来自中央和地方各层级的报纸,综合性、行业性报纸皆有作品进入初评。本届参评作品中不乏令人眼前一亮的好作品,作品话题多元,新闻性与文学性兼顾,彰显了杂文、文艺评论短小精悍、文笔优美的特色。

立场鲜明,亮出了态度。作品选题切中时弊,有杂文该有的锋芒锐气。不少作品能针对当下的社会热点问题,有破有立,对坏批评得坚决,对善褒扬得动人。作品有解读,有剖析。写得有深度,更有态度。作品体现出杂文应有的力量,不回避,不含糊,充溢着一股弘扬正气、引领社会的正能量。

内容有“新”,写得新颖。在内容方面,作品善于发掘社会生活中的新现象、新趋势、新思潮。不少作品针对的是过去一年来社会舆论中的热点问题,作品不仅能感知把握到这些“新”,还能击中这些新问题的内核与本质。副刊作品与新闻不同,往往要以小见大。参评作品中,有些作品能以小见大,写出了群众身上映射出的时代精神风貌与社会心态,真实可感,不僵硬、不造作。有的作品前后呼应,点线结合,有细节、有纵深,艺术地剖析现实问题,发人深省。还有不少作品融入了新语汇,写得接地气,通过运用仿词、双关、对仗等修辞手法,写出了言外之意,隽永深刻,体现出文字之美。

 贴近受众,写得有趣。相较于消息、通讯等新闻类作品,副刊作品有自身的体裁特点,要想做到虽小却好,就要能写得或者犀利、或者新巧、或者有趣。有作品写出了趣味,历史故事信手拈来,口吻亲切风趣,但所论问题又紧扣现实,使人读之忍俊不止,又有所感悟。

提高自主意识,加强分析能力。本届初选作品也存在某些令人遗憾之处。比如,某些问题虽抓得准,却未说得透,使读者难免感到言未尽意的怅然。若想解决这个问题,就要求副刊作者不仅要有发现问题的敏锐眼光,还需淬炼分析问题、解释问题的能力以及深入浅出的笔力。再有,充分发挥副刊作品不同于新闻类作品的差异性优势,副刊作品仍有所为,也必须有所为。

文章合为时而著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副总编辑 周天晓

本届参评的200件特写、报告文学类作品,既聚焦2020年重大事件和社会热点,又关切时代背景下人的生活百态,反映了新闻工作者记录书写时代、讴歌时代精神的用心用情。而入围作品更具文学性,见人见事方面更胜一筹,也更能引发共鸣。

小切口反映大主题。抗击疫情和脱贫攻坚是2020年举国关注的重大事件,特写和报告文学关注这两大主题也是题中应有之义。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反映这两大主题的入围作品多以小切口切入,以人的活动来表现,做到见人见事。在扎实的叙事中,在人物的视野前,时代画卷徐徐展开,颇具感染力。反映人的生活百态的作品更是娓娓道来,可亲可读。

人物刻画生动感人。入围作品中的人既是身边的普通人,又是这个时代的英雄。入围作品中有记录身处重大事件中的人物,还原了人物的心理活动,体现了人物的担当和责任;还有反映普通人生活场景的作品,故事性很强,仿佛就发生在我们身边,可谓栩栩如生、真实感人。这样的人物刻画让人感受到中国精神、中国力量。

作品文学性还需加强。特写、报告文学与通讯的区别是具有鲜明的文学特征,入围作品能以较好的艺术构思、文学的语言、多样的手法来刻画人物、渲染情感,反映时代精神。但也有一些参评作品,初看气势恢宏,细读缺少文学性,还可以进一步提升。

责任编辑:焦瑞智

微信“扫一扫”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