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我们的网站。

滴水涌泉总有痕

回忆起5月13日的情景,邹新曾还是难掩激动。

这一天,他的家里来了一位重要“客人”。

“总书记太平易近人了!特别关心移民群众,亲切地询问我身体情况。”邹新曾一边笑着介绍,一边摆弄桌上的花生、水果,“快尝尝,这都是我们自己产的。”

本报记者采访邹新曾 刘铁军 摄

5月26日下午,从内邓高速渠首站出发,沿渠首快速通道行驶约20分钟,一个干净整洁、绿树成荫的村庄呈现在眼前。这里是邹新曾所在的村子——河南省南阳市淅川县九重镇邹庄村,也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移民村。

160多平方米的双层小楼,电视机、洗衣机、电热水器等家电一应俱全,孙子邹子辰的“三好学生”“学习标兵”奖状几乎贴满了一侧墙面……走进邹新曾的家,处处流露出生活的崭新气象。

客厅桌子上,邹新曾“最美保洁员”的奖牌前摆放着两张照片,一张是总书记和他们一家三代围坐在一起聊家常的场景,一张是总书记在家里厨房询问用水情况的场景。

“总书记首先来的是厨房,问了用水、用燃气情况,还拿起锅盖,打开冰箱,再到卫生间、卧室。”邹新曾说,“总书记每一句询问都表达出深深的关心,我们感到格外温暖。”

看望邹新曾,也是看望几十万为南水北调工程作出突出贡献的移民群众。

本报记者来到邹新曾家中,了解移民后的生活情况 本报记者 陈萌 摄

   “为了沿线人民能够喝上好水,大家舍小家为大家,搬出来了。这是一种伟大的奉献精神。沿线人民、全国人民都应该感谢你们,滴水之恩涌泉相报,吃水不忘挖井人呐,你们就是挖井人。”在离开邹庄村前,习近平总书记曾动情地说。

“滴水之恩涌泉相报。这哪是滴水之恩?是涌泉之恩啊。”在推进南水北调后续工程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的一番话引人深省。

南水北调中线丹江口库区移民搬迁是世界水利移民史上最大强度的移民搬迁,涉及搬迁移民34.5万人,时间紧,任务重,难度超乎寻常。面对这道极具考验的难题,我国实现了“四年任务、两年基本完成”,做到了“不伤、不亡、不漏、不掉”一人,创造了世界工程建设移民安置奇迹。

奇迹的背后,是党中央的坚强领导,是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保障,是河南、湖北两省举全省之力的组织推进,是科学规划、政策集成下的妥善安置,更离不开广大移民群众的奉献和牺牲。这是南水北调大型跨流域重大调水工程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九重镇油坊岗村搬迁至邹庄村,邹新曾等移民群众已经来这里整整10年了。他们适应新生活了吗?

“很满意。以前住的地方都是土路,哪像现在?而且收入也不如现在,我家18亩地,流转出去的地每亩收入800多块。”邹新曾说,加上务农、就近打工等,一家人年收入近10万元。

邹庄村党群服务中心 本报记者 李先明 摄

邹庄村健身活动广场 本报记者 李先明 摄

    真正实现“搬得出、稳得住、能发展、可致富”,并不容易。河南省建设移民集中安置点208个,搬迁安置移民4.1万户165 471人,集中建设房屋550.5万平方米。同时,聚力做好移民安置后续帮扶工作,建设美丽移民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总书记当时详细了解村里产业发展,他十分关心移民就业、增收情况。”邹庄村驻村第一书记凌行说,总书记在丹江绿色果蔬园基地内,察看猕猴桃长势,询问果蔬园生产销售情况。目前,邹庄村有300余人从事果蔬产业,每月人均收入2 000元以上。
作为全国移民大县,淅川县按照“短、中、长”三线产业发展模式,把移民后期扶持和可持续发展紧密结合起来,优化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特色产业,既巩固传统产业,也注重发展生态高效农业,兴办节能环保产业。产业的发展、项目的实施,不仅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提高了土地产出率和农业生产效率,还能有效减少面源污染,使以肥促产、以药保收的传统农业向绿色发展、生态高效的有机农业转变,筑起保护南水北调水源的一道绿色屏障。

移民生客岂无路,滴水涌泉总有痕。记者看到,邹庄村一排排两层小楼林立,家家户户门前绿意盎然,村中学校、卫生所、便民服务大厅样样齐全。邹庄村党群服务中心小楼外墙正中印着巨大的党徽,楼前一面国旗高高飘扬。健身广场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的标语赫然入目。

宽敞的街道上偶尔有汽车驶过。树阴下有村民三五成群纳凉,看孩子、择菜、聊天。“日子越来越兴旺,芝麻开花节节高”的殷切希望言犹在耳。

邹新曾告诉记者,儿媳郭春玲快从服装店下班了,晚上,她还将利用电商平台直播卖货……

微信“扫一扫”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