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我们的网站。

库布其治沙:书写绿色传奇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今年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保护环境、绿色发展的理念在我国日益深入人心。中央提出,要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沙漠治理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一环。近年来,全球荒漠化在加剧,严重威胁人类生存。但在中国第七大沙漠——库布其沙漠,正书写着绿色传奇:荒漠被击退,沙丘盖上了绿色植被,植被覆盖率从3%提升到53%……绿进沙退的同时,生态产业也欣欣向荣,带动一方百姓增收致富。近日,记者来到库布其沙漠腹地,探寻库布其沙漠治理的成功密码以及背后的税收助力。

本报记者在亿利集团北京总部采访。

绿进沙退,多年辛苦不寻常

库布其沙漠位于内蒙古鄂尔多斯市。“鄂尔多斯”意为“众多的宫殿”,如今在库布其沙漠中,人们建起一座又一座绿色的“宫殿”,用充满生机的植被装点着原本荒芜的沙漠。

在前往库布其沙漠的穿沙公路上,记者发现,湛蓝的天空下,路旁有序种着一行行护路的树木,远处的沙丘也覆盖着令人喜悦的绿色。这些星星点点乃至成片的绿,是当地人一棵一棵亲手种在沙上的沙柳、柠条、花棒等等灌木。很难想象,在几十年前,这里被一望无际的黄沙覆盖,大风所到之处,无不被沙粒吞噬。

有人说,荒漠化是“地球的癌症”,植被一旦被破坏,地表土壤开始沙化,就会进入沙进人退的恶性循环。东西横跨鄂尔多斯杭锦旗、达拉特旗、准格尔旗三旗,面积约1.86万平方公里的库布其沙漠,就曾饱尝荒漠化的恶果。

直到20世纪50年代,鄂尔多斯政府和人民对茫茫沙漠发起了艰苦卓绝的斗争。早期治沙,主要靠政府建设的国有林场和治沙站。

“库布其沙漠造林总场面积达到120多万亩,我刚毕业的时候就是在造林总场,当时那里全是黄沙,没有现在这么多绿色。现在库布其沙漠从东到西,都有国有林场分布。”原鄂尔多斯防沙治沙工程管理中心林业工程师苏梅回忆道。据她介绍,国家和地方政府对于治沙,坚持久久为功,不断有政策引导。从20世纪50年代禁止开荒、保护牧场,60年代种树种草,70年代农林水综合治理,80、90年代植被建设,到现在推行“掏钱买活树”“以补代造”“以奖代投”,鼓励农牧民自己造林、承包造林,村社组织造林。

“2000年以来,鄂尔多斯市天然林保护工程国家项目投入就有100多亿元,累计完成造林面积2200万亩;地方项目投资180亿元左右,造林面积也有2000多万亩。2015年,鄂尔多斯被评为国家森林城市,这是相当不容易的。”鄂尔多斯市林业和草原局治沙造林科负责人格希格图说。

1988年,一家鄂尔多斯市杭锦旗的民营企业走上了治沙之路。此后,库布其沙漠治理有了更加灵活、更加有效益的一股力量。这家企业就是30多年来坚守在库布其腹地进行生态修复的亿利集团。

亿利集团最早从一家盐厂发展而来,董事长王文彪1988年来到沙漠腹地的盐厂担任厂长。当时盐厂要把产品运到65公里外的火车站,需要绕开沙漠走300多公里,运输成本高导致盐厂连年亏损。20世纪90年代后期,在当地政府和人民支援下修建的穿沙公路,救活了盐厂,也才有了后来的亿利。

亿利集团的治沙造林事业,就是从当时盐厂为了防止穿沙公路被沙掩埋而建立的27人林工队开始的,企业从每吨产品利润中抽出5元,用于造林护路治沙。绿色的种子,就这样在黄河南岸的沙漠中生根发芽。

在北京亿利集团总部的展厅内,展示着一张描绘着亿利四代治沙人的图片。从最开始推平沙漠种树的“笨办法”,到如今能将生态修复经验用于乌兰布和、腾格里、西藏那曲……亿利集团在治沙和生态修复事业中走过许多弯路,也累积了许多宝贵经验,唯一没变的就是种树。30年来,亿利集团绿化沙漠6000多平方公里,根据国际权威机构测算,共创造生态财富5000多亿元。现在,库布其沙漠的生态状况明显好转,降水量显著增加,动植物由100多种增加至530多种。

“我刚到亿利工作时住在员工宿舍,每天起床时窗缝里都是沙子,现在这附近绿树成荫,开车路上经常能看见兔子、野鸡和狐狸。”聊起刚到亿利工作时的情景,亿利库布其生态公司工程技术总监常朝晖说。

在治沙过程中,税收政策给予了亿利集团有力支持。据了解,亿利集团旗下参与荒漠化治理的各分公司、子公司享受土地使用税减免、增值税留抵退税、西部大开发企业所得税减免,以及农、林、牧、渔业项目企业所得税减免等税收优惠政策,合计减免金额超过3亿元。

几代治沙人在一眼望不到边际的库布其沙漠,靠着一双双手,种出了一片绿色新天地。目前,鄂尔多斯森林覆盖率由1980年的6.1%,提高到了2020年的27.31%,提高了21.21个百分点;库布其沙漠的植被覆盖率更是从33年前的3%,提升到如今的53%。

目前,库布其沙漠的治理已经形成“政府政策性支持、企业产业化投资、农牧民和社会市场化参与、技术持续创新”的“库布其模式”。

“治沙成金”,形成绿色产业链

光伏发电、现代农业、板材生产……只要找对了发展方向,沙漠中遍地都是宝藏。

在库布其沙漠腹地,记者看见一座座沙丘上被蓝色的光伏板铺满,与道路旁的固沙绿植相映成趣。停车走进光伏基地,才发现亿利的库布其光伏治沙项目,与普通的光伏发电项目不太一样,差异首先就体现在光伏板的高度上。“我们的光伏项目实现了‘板上发电、板间种植、板下养殖’的‘光伏+’立体化新型产业模式。”亿利集团光伏治沙项目的工作人员介绍道。

原来,该项目的光伏板较一般的光伏板高度更高,为其遮盖的土地留下了农作物和畜禽的生长空间,同时光伏板的遮盖既挡风又能减少水分蒸发,清洗光伏板的水流到地上还能供给农作物生产。

截至目前,亿利集团的库布其光伏治沙项目已建成光伏710兆瓦,完成投资50亿元,年发电量达12.5亿度。记者在现场了解到,该项目目前日发电量110万~120万度,日发电毛利润超过100万元。“2016年我们电站并网发电后,每年发电销售收入为8亿元,毛利润为1.43亿元。即使是在平价上网之后,发电还能有利润。今年我们还将扩建200兆瓦的产能。”亿利公益基金会秘书长贺鹏飞笑着说。

传统光伏企业占用土地,需要缴纳土地使用税,土地使用税一平方米3元,一亩地每年就要缴纳2000元左右。亿利采用的“板上发电、板间种植”模式,使板下土地变成农业用地。当地税务部门实地考察后,向自治区相关部门反映,推动了自治区的光伏发电企业土地使用税优惠政策落地,为企业节省了资金。

在亿利的阿木古龙现代农业园中,沙地种着土豆和甘草,再不见过去的风沙肆虐。沙地为何能变良壤?靠的是种甘草的特殊效果。甘草能固氮,3年即可改良土壤,改良后的土壤适宜土豆生长,于是亿利与一家世界500强企业合作,由合作方提供土豆种子,亿利负责种植,出产的土豆最后变成超市里畅销的袋装薯片。而为了改良土壤种植的甘草也可用于制药、化妆品、保健品等。“我们现在已经改良出5万多亩土地,全部机械化种植土豆,亩产可达3.5吨,而且味道特别好,深受企业喜爱。”贺鹏飞说。

10秒种树、无人机植树、甘草平移种植……在长期的实践中,亿利集团逐渐探索、创造了一系列世界领先的治沙专利技术。目前,亿利集团在生态治理领域已拥有300余项专利。重视技术和研发,成为亿利集团做大生态治理产业的一大利器。以微创气流植树技术为例,只需两人配合,按照标准化步骤操作,10秒就能种一棵树,成活率达90%以上。相比成活率仅有30%的传统“网格治沙法”,每亩可节约沙障制作成本1000元以上。

亿利集团的市场化治沙历程,说明生态修复不只是需要大量投入的公益性项目,还可以通过改造沙地“变废为宝”,将重新具有生态价值的土地资源充分利用起来。

这样的企业,在鄂尔多斯并不止亿利集团一家。在库布其沙漠的另一边,位于达拉特旗风水梁镇的东达林沙产业开发有限公司,是一家将沙柳作为原材料生产刨花板的企业。“沙柳有个特性就是平茬复壮,一直不砍就会枯死,失去防风固沙效果。沙柳每3年~5年要平茬一次,一生能砍20次~25次。”东达林沙产业开发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姚国文介绍道。东达林沙产业开发有限公司是内蒙古东达蒙古王集团的成员企业,东达蒙古王集团从1998年开始,在库布其沙漠投资10多亿元建设了30万亩沙柳基地,带动周边农牧民种植沙柳300万亩。根据沙柳的这一特性,该公司在鄂尔多斯多地设站,收购农牧民平茬后的沙柳,用来生产家具行业需要的刨花板。

“我们按每吨240元收购沙柳,公司每年消耗沙柳15万吨,一年光原料钱就要3600万元。种植沙柳的农牧民一年光沙柳收入就达到3万~5万元。”姚国文说。

企业做项目,离不开税收政策与服务的支持。国家税务总局杭锦旗税务局通过减税降费落实生态红利,助力亿利集团这样的绿色企业发展转型。该局通过认真梳理生态产业税收优惠政策、组织政策培训会和上门辅导等方式,让企业优惠政策应知尽知、应享尽享。

达拉特旗税务部门持续优化纳税服务,为东达集团等企业详细讲解疑难点,帮助企业充分享受税收优惠政策。近年来,东达集团累计享受税收减免达5000多万元。

据了解,当前鄂尔多斯市参与治沙造林及其相关产业开发的企业达80多家。

增绿又增收,农牧民有了新身份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库布其的治沙生态产业,给当地农牧民带来了实打实的收益,如今库布其的农牧民有了好几种新身份:沙地业主、产业股东、旅游小老板、生态产业工人、新式农牧民,小康之路越走越稳。

姚丽媛是汉族人,她的丈夫斯仁巴布是蒙古族人,夫妻二人在2006年搬进了亿利投建的道图嘎查牧民新村,2010年开了一家小餐馆。“来牧民新村之前,我俩都在外地打工。搬过来之后,开了餐馆,每年能挣十几万元。丈夫还在附近景区经营沙漠越野项目,比原来生活好太多了。”姚丽媛向记者说道。

亿利集团光伏基地生产场景。

据了解,亿利集团在规模化修复沙漠生态之后,还积极创造社会效益。牧民新村就是一个典型案例,在投资2200万元建设牧民新村后,亿利还参与当地乡村振兴工作,牧民既可以当治沙工人,也可以自己经营旅游生意,效益好的家庭每年能挣几十万元。

据悉,除了企业援建鼓励牧民搬迁,当地政府还在划定的禁止开发区组织农牧民转移,大力开展退耕还林还草、天然林保护等生态工程,集中建设生态自然恢复区,有效减轻了生态环境压力。目前,全市共建成生态自然恢复区2.37万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27.2%。

不光是牧民新村,亿利的甘草产业和光伏治沙项目,也成为带动当地困难户增收的重要途径。农牧民可以在自有土地上种甘草,也可以在公司承包的土地上种植,由公司提供种苗和技术,产出的甘草由公司回购。这样的帮扶模式,帮助了5000余人脱贫致富。光伏建设用地也是从当地农牧民手中承包,农牧民成了沙地业主,获得稳定收入。贫困户还可以直接到企业的产业项目就业,亿利以民工联队的形式组织贫困户到甘草基地打日工,每天可以挣200元;光伏基地雇用了57户贫困户清洗光伏板,每年户均可增收3万余元。

国家税务总局杭锦旗税务局党委书记、局长赵耀告诉记者:“税务部门积极支持农牧民治沙防沙,不断优化纳税服务,加强宣传辅导。据统计,亿利光伏治沙产业周边农牧民近3年来自产自销沙柳、柠条等农产品享受自产自销农产品免征增值税近2100万元,税务部门与企业和农牧民携手并肩共建‘金山银山’,持续释放税制‘绿色效应’。”

刘拴则是受益于东达林沙产业开发有限公司每年收购他种的沙柳,他是达拉特旗风水梁镇马场壕村的村民。说到每年的收入,朴实的他露出了笑容:“每年光是卖平茬下来的沙柳,就能挣3万~5万元,沙柳平茬政府还每亩补贴100元。我们村几百户农牧民,家家都种这沙柳,有的人家搞了家庭林场,沙柳种植面积上万亩,种得少的也有几百亩。”

刘拴口中的家庭林场,是2019年起鄂尔多斯市林业和草原局推广的新型生态治理模式,让农牧民直接成为生态治理项目的承包人,由政府给予他们配套的政策和资金,还提供专家技术指导和农机设备。截至目前,鄂尔多斯市已发展家庭草(林)场344户,生态覆盖总面积130万亩。预计到今年7月1日前,将完成500户家庭草(林)场。

库布其沙漠风光。

据鄂尔多斯市林业和草原局副局长乌云其其格介绍,家庭林场模式开展之后,在农牧民中间形成了“一户带一户”的效应。“家庭林场的土地都是户主自己的,在政府的补贴、支持下,改造后的土地也是户主自己得益,所以他们特别积极参与项目。”乌云其其格说,改造后的林草场还可以用来养殖放牧,收入比较稳定。

目前,鄂尔多斯市林沙产业年产值超过45亿元,累计带动30万农牧民增收致富,特别是沙区农牧民人均收入由过去不足400元增长到1.5万元,建成林业专业合作社95个,4100户10100多人口从林草生态项目中直接受益,每年发放生态补助资金950多万元,人均增收近1000元。

姚丽媛和刘拴的“增收故事”中,库布其农牧民既是治沙的主体,也从治沙中获得了回报,正向反馈的治沙整体机制已经在库布其沙漠治理中逐渐建立起来,构筑起了全社会共同参与治沙的“长城”。2000年以来,鄂尔多斯市非公有制造林面积占总造林面积的90%以上。

治沙,依靠的是人,得益的也是人。习近平总书记在“领导人气候峰会”上曾指出,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需要“坚持以人为本”“探索保护环境和发展经济、创造就业、消除贫困的协同增效”。“库布其模式”的生动实践充分说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参与采写的还有:王勤 王玉平 张益忻 史毛毛)

微信“扫一扫”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