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我们的网站。

疫情谁都怕,我是党员不能退!——《中国中医药报》记者李娜、罗乃莹赴武汉疫情一线采访记

疫情暴发,如何防治,一时间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的热点。一篇来自武汉疫情一线的报道《武汉所有社区隔离点已实现中药汤剂、中成药全覆盖》发表后立刻引起了读者的注意,原来“中药也能防疫情”,看到报道的人们,一颗颗紧张恐慌的心渐渐地平复了下来。

报道此稿者就是《中国中医药报》社派往武汉一线采访的两名记者李娜、罗乃莹。

湖北武汉爆发新冠肺炎疫情以来,《中国中医药报》社有限公司高度重视,迅速成立了疫情应对领导小组,第一时间选派李娜、罗乃莹两名记者深入武汉疫情一线开展采访报道,两人均为中共党员。

2月5日,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疫情防控领导小组的要求,报社党总支对2名同志作了行前叮嘱,要求听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前方工作组的安排和指挥,克服困难,艰苦工作,在做好前线新闻报道的同时,做好个人的防护。两名党员二话没说,毅然接受了组织安排。

2月5日上午9点,接到紧急任务通知的李娜没有犹豫,当即订了下午1点的火车,在家吃了中饭后立即返京做去武汉的准备。身为共产党员的李娜说:“疫情当前,谁都会怕,但我不能后退。”

将要出征的第二天恰是李娜的生日,她从家里离开的时候,妈妈在她包里放了一个亲手缝制的香包,说等她回来。

李娜看着香包,才感觉有一种要“奔赴战场”的感觉。临行前,同时收到了读研究生时的同学和同事们数不清的叮嘱……

2月6日是出发的日子,也是她27岁生日。在这个特别的日子里,她感慨道: “这次执行的任务非常特殊,也是一次艰难的生日礼,我收下了,这让我明白自己身上的责任。”

而对于罗乃莹来说,这次非常性报道一生难得遇一回。她曾在武汉度过了人生中最重要的四年大学本科生活。早在元旦期间,武汉有不明肺炎病例报道时,她就提醒在武汉的同学朋友做好防护工作。只是这次疫情,还是比她当时预料得要严重得多。疫情发生后,牵挂武汉的她把自己的微信头像也改成了“武汉加油”四个字。

1月23日,针对疫情,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成立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公布中医治疗方案,召开全国中医药系统防控工作视频会议。作为报社最迟返乡的记者,罗乃莹对上述事件进行了全程报道。1月23日晚上,她在看了一则武汉人录制的视频后泪崩,发布了这样的一则朋友圈信息:“我在武汉生活了四年,太熟悉武汉的乡音!几年不见了,武汉伢,你们坚持住!我们以后还要一起去光谷,去户部巷、去琴台、去看长江!我爱你们!加油!我们的大武汉!”

2月6日,两名记者抵达武汉后,在工作组的指导下迅即投入了紧张的采访报道中,第一时间就发回了《武汉所有社区隔离点已实现中药汤剂、中成药全覆盖》等多篇现场报道,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

在武汉,她们亲眼见证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感人场面,看到一批又一批医护人员从全国各地奔赴武汉,奋战在一线,与时间赛跑,竭尽全力抢救人民群众的生命。武汉,这座英雄的城市,还有生活在这里的人们,正与疫情进行着勇敢的斗争。他们被感动着、激励着,她二人不顾被感染的风险,不停地奔波、采访,不停地发稿,尽可能多地把疫区的见闻发出来,为早日战胜疫情作出应有的贡献。

酒店的服务员看到他们二人忘我的工作,不由地热情地道了一声“谢谢你们”。李娜在采访手记里写下了这样一段话:“我们能做的,就是利用手中的“武器”,深入战场,记录战役中的瞬间,记录勇敢的白衣战士,我们和医护人员一样,和所有的武汉人一样,一起战斗,同呼吸,共命运。”

两位同志的精神也感动了全报社,在全社发布了向李娜、罗乃莹两位党员同志学习的倡议书,倡议书发布后,又有4名同志递交了请战书,纷纷要求到一线去。

在前方记者的鼓舞下,报社的战役情报道热火朝天。自2月3日以来共刊发稿件126篇,全部版面均为抗击疫情特别报道,开设了“抗疫故事、抗疫自述、前方手记、抗击疫情•发挥中医药优势 坚持中西医结合、让党旗高高飘扬、中医院在行动、各地抗疫见行动、抗疫一线、专家观点”等栏目。

自1月20日以来,微信公众号共推送文章129篇,开设最美中医药人、中医人在一线、各地抗疫见行动、共同抗疫、前线快报等栏目,多篇文章阅读量突破10万+,

重点报道了中西医结合抗击疫情,中医药在抗击疫情中如何发挥作用,中医药人奔赴一线抗击疫情的感人故事与担当精神,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

微信“扫一扫”分享至朋友圈

在线留言

你必须 登录后 才能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