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我们的网站。

共建健康中国,医学科学家这样说

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积极参与医改,加强新技术、新材料、新药物研发,慎终如始做好疫情防控工作……5月18日,中华医学会第二十六届理事会常务理事会第一次会议在京召开,常务理事们就学习贯彻落实国务院副总理孙春兰的讲话精神,推动中华医学会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

“去年的抗疫斗争充分说明了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的重要性,也充分证明了我国广大医务工作者是值得党和人民信任的一支队伍。关键时刻,他们舍生忘死、奋力苦战,用血肉之躯筑起阻击新冠病毒的钢铁长城。他们很多都是中华医学会的专家和会员。”华中科技大学常务副院长、同济医院党委书记王伟说。

王伟介绍,同济医院正在以解决疫情早期暴露出的疾病预防体系建设弱项和短板为目标,按照“平战结合”的管理模式,建设集预防、预警、救治、管理、培训、研发六位一体的“中国特色、国际一流”的国家医学中心。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学会紧急动员46个专科分会、2.5万名会员逆行出征,支援湖北。”作为首批国家中医医疗队广安门医院领队,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副院长吕文良教授去年大年初一便随着医疗队赶赴武汉,历时两个多月,立足中医药,用中西医结合诊疗方法在抗疫一线贡献自己的力量。

吕文良说:“夫医者,非仁爱之士不可托也,非聪明答理不可任也,非廉洁淳良不可信也。作为学会常务理事,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我坚信,只要始终不渝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不忘初心,修医德、行仁术,用优质的服务增进人民健康福祉,践行健康中国战略,我们必将乘势而上。”

“疫情期间,医学科技工作者迎难而上,较短时间内,在确定病原、核酸检验、临床救治、疫苗研发、物质保障、大数据应用等方面取得了不小的进展,但我们还需要加快步伐,深入研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打造产、学、研、医融合创新的新生态,围绕四个面向推动医学科技进步,推进健康中国建设。”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大学常务副校长、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院长乔杰表示。(下转第2版)(上接第1版)

乔杰说,站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出发点上,广大医学科技工作者更应该尽全力推动国家卫生健康事业的发展,为推动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提供重要支撑。

“21世纪是生命科学的世纪,医学是生命科学的核心、前沿,医学不仅是科学、是‘多学’、更是人学,医学发展与国家安全、经济发展、人民健康福祉等密切相关。”中国工程院副院长、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院校长王辰院士表示,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速医学科技创新,强化医学人才培养,都是要积极思考和推进的重要方向。

“2018年1月,我们眼科专家在巴基斯坦卡拉奇开展‘光明行’手术活动,免费为数百名患者实施手术,在巴基斯坦产生巨大反响。”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主任委员、浙江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眼科中心主任姚克介绍,“一带一路国际光明行”手术是我国政府援助所在国的重要举措。据不完全统计,每年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实施眼科手术数万例。

近年来,中华医学会已与巴基斯坦、俄罗斯等12个国家和地区学术团体签署合作备忘录;贯穿欧亚、南亚的“一带一路”区域医学会联系网络已初具规模。姚克希望,中华医学会要更进一步发挥专家资源优势和学术社团的民间外交主渠道作用,拓展“朋友圈”,促进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人员往来与务实合作,以实际行动践行“请进来、走出去”,打造“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

“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践行大卫生大健康理念,全方位服务我国医学创新、技术推广和人才培养,弘扬医学道德,推动我国医药卫生事业改革发展,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以优异成绩庆祝建党100周年。”这是中华医学会专家们的共同心声。

微信“扫一扫”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