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我们的网站。

第三十届中国新闻奖案例库上线!多角度带你了解8件央媒获奖作品

作为全国优秀新闻作品最高奖,中国新闻奖凝结着广大新闻工作者的孜孜追求与不懈奋斗,凝结着中国新闻事业的发展进步和创新成果。

第三十届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集中体现了新闻战线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四向四做”、践行“四力”要求的丰硕成果,反映了广大新闻工作者在增强“四力”中锤炼优良作风,在讲好中国故事、唱响时代强音中的新气象新作为。

中国记协推出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案例库,陆续展示征集来的获奖作品推介短片、海报和文字,分享获奖团队的创作心得,交流策划诀窍。

今天,与大家分享中央媒体的8件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一起找寻打开成功之门的“金钥匙”。识别海报中的二维码,即刻欣赏获奖作品。

人民日报

《为建设普遍安全的世界注入正能量——回望上半年中国外交成就③》

人民日报评论《为建设普遍安全的世界注入正能量——回望上半年中国外交成就③》荣获第三十届中国新闻奖国际传播类一等奖。

根据人民日报社编委会的部署,国际部组织精锐力量,于2019 年7 月启动有关上半年中国外交成就重大主题宣传策划,旨在全面梳理中国外交半年来的重大实践,全面展现习近平主席的大国领袖风采、人民情怀,全面展现中国的大国担当。策划最终体现为“书写中国外交新华章”系列3 篇重头述评和“回望上半年中国外交成就”系列6篇国际时评。

作为系列6篇国际时评的第三篇,《为建设普遍安全的世界注入正能量》一文深刻阐述当今世界面临的安全难题,找准全球安全治理存在的短板,以中国提出的新安全观为引领,亮明中国主张、展现中国行动、发出时代召唤。文章虽不长,但凝聚了对国际安全形势的深入思考,展现了对习近平外交思想的全面精准把握,展现了人民日报社国际部团队长期以来致力于笃行与深思的优良作风。

这篇评论所阐述的宏大主题,在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的当下,更显时代价值和历史意义。这篇评论的获奖,是对人民日报国际评论的肯定,也是对做好国际新闻工作的鼓励和鞭策。

《习近平:我将无我,不负人民》

2020年11月2日,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主办的第三十届中国新闻奖、第十六届长江韬奋奖揭晓。人民网官方微信刊发的《习近平:我将无我,不负人民》荣获一等奖。

新时代,新文风。这篇文章是人民日报顺应融合报道新趋势、契合移动传播新业态的一次有益尝试。

2019年3月22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罗马会见意大利众议长菲科。在回答菲科提问时说,“我将无我,不负人民。我愿意做到一个‘无我’的状态,为中国的发展奉献自己。”

人民日报人民网以微镜头的形式记录了这段精彩对话,细腻再现动人细节,生动展现大国领袖的人民情怀,立体呈现我国在世界外交舞台的风采魅力。文章一经发布,瞬间引爆网络,国内外媒体广泛转载,成为全网点击量过亿的刷屏爆款。

文章切口小、格局大,篇幅短、韵味长,文风清新、立意深远,微中见大。

1.“微”场景中见大道。文章通过领导人对话这一微镜头,引出国家领导人治国理政的大话题,彰显习近平主席夙夜为公的使命担当。

2.“微”话题中见大义。把“我将无我,不负人民”这句话作为题目,主题突出、观点鲜明,人民领袖的大情怀、大担当跃然纸上。

3.“微”篇幅中见大势。文章在不长的篇幅中生动展现了习近平主席无私忘我奉献的公仆精神,向世人展示了大国领袖的人格魅力。

 新华社

《英雄无言——95岁老党员张富清的本色人生》

2019年,新华社湖北分社深度挖掘不忘初心、深藏功名的老英雄张富清先进事迹,推出长篇通讯《英雄无言——95岁老党员张富清的本色人生》,荣获第三十届中国新闻奖文字通讯与深度报道一等奖。

报道团队敏锐发现,政治判断精准。新华社湖北分社掌握线索后,以高度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迅速组建起一支由领导成员牵头的全媒体报道团队,通过精心策划、深入调研,新华社湖北分社确认以此长篇通讯作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重大典型宣传报道。

报道团队深入一线,扎实采访挖掘。从外围开始,采访了数十人,获取了大量详实的信息,并独家与老英雄进行了共鸣式“对话”:老英雄张富清在忆往昔峥嵘岁月时,时常眼含热泪;故事娓娓道来,诉说饱含深情,团队成员深受感染,采访中几度哽咽。

报道团队深刻思考,提炼精神内核。团队研讨认为,“初心本色”正是老党员张富清的精神内核,并在媒体中首次升华概括,将“本色”二字写入标题。

报道团队对稿件反复调整,几经易稿,为的就是精益求精。稿件中的第九小节引入影视中的蒙太奇手法,细致入微讲述张富清的感人事迹和可贵品质。发稿时精心融合呈现,成为践行“四力”的有效成果。

稿件播发后,被《新华每日电讯》头版、《解放军报》等190家媒体转载,引发强烈震撼和共鸣。张富清先后获得“时代楷模”“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他的先进事迹成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的重要内容。新中国成立70周年华诞,张富清成为8名“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之一。

专家评价该篇通讯“情感充沛,细节饱满,逻辑清晰,精炼平实,感人至深,凝聚起磅礴的社会正能量。”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

  《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会、阅兵式、群众游行特别报道

201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10月1日上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20余万军民以盛大的阅兵仪式和群众游行欢庆共和国70华诞。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并检阅受阅部队。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用宏大极致的视听盛宴向全世界展现新时代的中国形象。

10月1日当天上午,直播节目整体电视观众规模累计超过7.99亿人,新媒体视频直、点播收看次数超过36.93亿次,新媒体话题总阅读量达355亿次,各项数据均创历史之最。

《习近平出席庆祝人民海军成立70周年海上阅兵活动》

2019年4月23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在青岛举行的庆祝人民海军成立70周年海上阅兵活动。大海之上,人民海军32艘战舰威武列阵,战机振翅欲飞,远涉重洋前来参加庆典活动的13国海军18艘舰艇整齐编队。

这次活动规模空前,为了使电视新闻画面达到震撼、精彩的效果,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团队提前半个多月进驻活动场地,多次勘察地形、进行演练并召开专题会议部署相关工作,最终决定以舰船为平台进行信号传输。在检阅舰多个位置架设近10台摄像机及高倍陀螺仪,同时,又在各个受阅舰上布设近20台机位,在直升机和潜艇上安装近15台特种摄像机,除此之外,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专门出动两架直升机搭载高倍陀螺仪在空中对海上阅兵进行航拍,陆海空全方位对此次活动进行报道,这些画面通过多架微波设备在一定的范围内实时传送回检阅舰,保证了新闻画面的丰富性和时效性,大量大场景、航拍镜头让人热血沸腾。

此次活动受大雾天气影响较大,同时时间非常紧张。在后期编辑过程中,能够在极短的时间内精心挑选习近平主席检阅舰艇编队精彩画面和大量精彩镜头,使新闻画面流畅、逻辑清晰,体现了海军将士们在新时代不断创造出更加辉煌的业绩的坚定信念,彰显十八大以来建设强大人民海军的巨大成就。

任正非:时下的华为

作为中国改革开放进程中标志性的企业家,华为创始人兼CEO任正非鲜少在媒体报道中露面。2019年1月17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面对面》栏目在深圳华为总部对任正非进行了独家专访,这是任正非首次接受国内电视媒体的专访。

一个多月前,华为首席财务官孟晚舟在加拿大温哥华受美国指控被扣留,该事件的发展叠加华为遭遇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势力不断打压的事态,持续发酵升温。在此背景下,对任正非的访谈引发舆论关注。

专访中,任正非以父亲的角色回应了女儿孟晚舟被扣留事件,以掌门人的切身感受分析了华为遭遇的困境,以企业家的全球视野呼吁重视基础教育和基础研究。记者董倩的采访单刀直入、求真求实。任正非的回答高屋建瓴、洒脱智慧。特别是在世界贸易与科技竞争日益加剧的当下,访谈中任正非的波澜不惊和洒脱自信,令人鼓舞,引人深思。问答之间,电视新闻访谈作品的魅力彰显得淋漓尽致。

节目的投放也突破了大屏播出的思维惯性。经过大小屏互动的立体传播,任正非接受《面对面》专访成为热点新闻事件。网媒、微博、微信呈现“刷屏”之势。此外,路透社、纽约时报、南华早报等国际主流媒体都报道了这次专访内容,形成了一条打通国内国际的舆论通道。

《新闻晚高峰》栏目

《新闻晚高峰》是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广倾力打造的重点新闻栏目之一,也是央广的旗帜性新闻栏目。栏目于2009年12月26日开播,每天16点30分-18点30分播出。10年来,栏目时刻站牢国家立场,发挥喉舌作用,关注社会热点,反映群众呼声,引导公共舆论,突显党和国家重要宣传阵地的作用,多篇报道引起中央领导和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具有很高的美誉度、知名度、影响力、公信力。

《新闻晚高峰》栏目以人民为中心,关注国计民生,贴近百姓生活,化解社会矛盾,推动社会进步。紧盯国内外重大突发事件,做有温度的新闻。保持国际视野,为听众提供及时的新闻进展、全面的观察视角,始终站稳中国立场,表明中国态度,发出中国声音。

《新闻晚高峰》主动迎接媒体变革和市场挑战,2019年10月实现改版,创新报道理念,提高报道水平,拓宽传播渠道,优秀稿件实现“台网同步”,核心竞争力进一步提升,强化了国家媒体的职责担当。2019年全国累计收听达30.3亿人次,市场占有率和收听率稳居一线城市同时段广播节目前列,社会影响力、公信力均实现历史突破。

生死雷场 青春英雄

本期访谈以记者邀请杜富国一起主持一期特别节目的形式,讲述他和战友扫雷的故事。通过互动问答,回应了网友对中越边境扫雷的种种关切:

“中越边境为什么不用机器人扫雷?”“扫雷大队装备如何?”……

种种疑惑在杜富国极具专业性的解答中一一澄清,凸显了一名训练有素、业务精湛的扫雷战士甘洒热血征战雷场的丰满形象。节目还呈现了杜富国康复治疗的多个场景,现实、过往来回穿插,不仅拓展了访谈的时空,让其不再拘泥于访谈现场这间小小的病房,同时体现了杜富国“是排雷英雄更是生活强者”的主题。

访谈结构设计精妙,它以“节目套节目”的方式,体现了杜富国扫雷技术的专业、精湛,凸显了勇者无惧、英雄无悔。而且,访谈话题触及深入,它没有停留在杜富国以往事迹的报道上,而是通过坦诚的心灵交流,着力刻画杜富国从一个排雷英雄到一个生活强者的成长缩影。杜富国康复过程、治疗效果及康复训练中的乐观表现,伤后经历的心理冲击、情绪起落及自我调整……这些极为难得、珍贵的英雄人物心理挖掘,让访谈具有动人心魄的力量。记者现场捕捉能力敏锐,节奏把控有度。采访过程中,当杜富国与母亲突发状况时,记者敏锐地把握住话题切入时机,让访谈因这一意外状况而更真实感人。

微信“扫一扫”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