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我们的网站。

11位种业“顶咖”为何破圈刷屏 | 中国新闻奖秘笈

编者按:种子,就是农业里的“芯片”。为了让14亿人把饭碗端得更牢、吃得更好,中国种业科学家胸怀“国之大者”,默默守护火种,为我国的种业腾飞和粮食安全甘当铺路石,用丰收托举亿万人的幸福。2021年5月17日至6月5日期间,湖南卫视推出11集系列报道《国之大者》,致敬中国种业科学家。报道推出后,在全国特别是在年轻群体中引起了广泛反响,许多网友为报道评论点赞,并在微博、微信朋友圈转发刷屏。该报道获得第32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今天,一起来听听《国之大者》的创作故事。

  扫码查看获奖作品

关注重大问题策划报道

2020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会议提出要开展种源“卡脖子”技术攻关,立志打一场种业翻身仗。

种子,就是农业里的“芯片”。湖南广播电视台新闻中心敏锐抓住这一新闻点,从2021年3月开始策划系列报道《国之大者》,关注解决好吃饭问题这个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关注中国种业安全,展示在中国种业科学家的努力下,近年来取得的进步。主创团队多次与中国农业科学院领导专家研讨交流,从推荐的上百位种业科学家中选定了11位在中国种业领域最有代表性、成就最突出的种业科学家,推出系列报道《国之大者》。

越是习以为常的领域,带来的震撼就越强烈。因此,我们在选择报道角度的时候,尽量从跟老百姓息息相关、看似寻常的领域入手。比如,北方人主食离不开的小麦,南方人主食离不开的水稻,“中华老字号”北京烤鸭,随处可买的马铃薯、洋白菜等蔬菜,讲述这些对普通人来说再平常不过的品种,背后蕴含的一代又一代科学家默默奉献、艰苦攻关的科研故事,再加上电影级的高品质画面,给观众带来全方位的震撼与冲击。虽然都是种业科学家,但我们最终选取的每一位科学家又都代表一个独一无二的领域,或者经历了独一无二的“打好种业翻身仗”的历程,11集系列报道内容丰富、品类多元,耳目一新。

大家都知道,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小麦生产国,但鲜有人了解,我国小麦品质研究的起步比国外晚了半个多世纪。所以我们在《小麦千重浪 粒粒皆我心》作品中,就突出讲述从上世纪80年代起,中国农业科学院成立小麦品质实验室,从第一任课题组组长庄巧生院士到如今的何中虎团队,深耕小麦品质研究40年,成功为中国小麦换上了高品质的“中国芯”。

在《方智远:立定移山志 一生甘蓝情》中,我们则侧重讲述湘籍院士方智远倾注毕生心血,让“洋白菜”变身“中国种”,并把这种原本只能在夏季吃到的菜变成了每个季节都可以上市的奋斗故事,彰显他“让中国人的菜篮子装满中国自己的蔬菜”的初心与使命。

  《国之大者》主创人员趴在刚下过雪田野里拍摄主人公画面。

在《金黎平:最美马铃薯 大地藏贞心》中,讲述马铃薯是继小麦、稻谷和玉米之后的世界第四大粮食作物,中国是全球马铃薯种植面积最大的国家,但其育种工作起步晚、底子薄,国外品种占据国内相当市场。为打好这场种业翻身仗,中国农科院马铃薯创新团队首席科学家金黎平,以马铃薯的品格自勉,带领科研团队奋起直追,金黎平带领国家马铃薯技术体系推动马铃薯主产区平均增产22.5%,每亩平均增收540元。

如何补齐短板,突破种业“卡脖子”的困境?在《国之大者:跋涉觅种源 接力传薪火》,讲述中国种业科学家重视基础工作,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在中国农科院国家作物种质资源库,几代种质资源科学家,穿梭在最偏远艰苦的地方收集种子,默默守护火种,为我国的种业腾飞和粮食安全甘当铺路石。

高扬时代精神做好报道

鼓励创新,实现科技自立自强,不仅需要科技工作者践行科学家精神,而且需要全社会精心培育、努力维护科学家精神。报道在人物和题材选择上,紧扣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科学家精神”,全方位、立体化地展示这些种业科学家在打赢种业翻身仗的艰辛路途中所彰显的科学家精神。我们在讲述每一位科学家故事时,都有意识地重点聚焦“科学家精神”的某一方面,这个系列报道既是种业科学家的群像展示,又各具特点、各有侧重。

甘为人梯,扶助后学。前辈科学家培养年轻一代的科学家,既是责任,更是使命。在报道《稻菽凌云志 更有后来人》中,袁隆平院士是研究和发展杂交水稻的开创者和带头人,他不仅潜心科研,也全心育人。在他的带领下,几代年轻的科学家,逐渐担当起振兴中国种业的重担。他们继承袁隆平院士的遗志,为实现“禾下乘凉梦”和“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让中国杂交水稻技术继续领跑世界、造福人类,接续奋斗。科学事业就是一场接力,只有薪火相传才能推动科学事业更上层楼。

    为拍摄到更好的影像画面,《国之大者》主创人员正在徒手翻越沙丘。

甘于寂寞,埋头苦干。在报道《国之大者:大漠育棉人 最是红柳魂》中,在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农科所,从20世纪50年代至今的70多年里,从湘籍育棉人陈顺理开始,三代科研人员扎根大漠,接续攻克长绒棉育种世界难题,先后培育了30个棉花新品种,推动新疆成为我国最大、世界重要的棉花产区。科技创新绝非一朝一夕之功。科学家要坐得住冷板凳,不为外界喧嚣所扰,沉下心去做真正有价值的工作。

家国情怀,无私奉献。在报道《侯水生:水暖鸭先知 心潮逐浪高》中,以国家需要为己任,立志收复市场失地,国家水禽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侯水生和他的团队,攻坚二十多年,培育出了一系列肉鸭新品种,今天的中国肉鸭种源不再依赖进口。在新时代,科研工作者更要肩负起科技创新的重任,“真正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

保持好奇,理性质疑。在《国之大者杨博辉:皑皑祁连雪 漫漫育羊路》中,以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的杨博辉为首席科学家的细毛羊研究团队,打破国外垄断,培育出了一个新品种——高山美利奴羊,填补了世界高山寒旱生态区一流细毛羊育种的空白,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不断增强“四力”创新传播

北京、河北、湖南、海南、江西、甘肃、青海、河南、内蒙古、新疆等全国十个省市自治区,行程上万公里,把“四力”写在祖国的大江大河大山之中。

  

《国之大者》主创人员正在蹲守拍摄小鸭破壳而出。

这次系列报道的主创以85后青年记者为主,他们在采访报道种业科学家奋斗故事的同时,也经历了一次唤醒初心使命的洗礼,这更是一次践行“四力”的生动实践。大家表示,在与这些种业科学家朝夕相处的日子里,深深地被他们对国家、对人民、对事业负责的敬业精神与奉献精神所感动。青年记者心中的热血与热情也被科学家们进一步激发,匠心拍摄、精心打磨、用心制作,最终将这份饱含深情与诚意的作品呈现在大屏幕上,创作出了有温度、有深度的精品佳作。

报道播出后,传播渠道全面铺开,全媒体广覆盖。学习强国、新华社、央视网、芒果TV、华声在线、红网、澎湃新闻等平台齐发力形成矩阵效应,推进重大主题报道与专题整合发布,同时充分利用抖音、快手、新浪微博、今日头条等平台,扩大报道影响力。

报道推出后,在全国引起了广泛反响,特别是在年轻群体中更是反响强烈,许多网友为报道评论点赞,并在微博、微信朋友圈转发刷屏。(作者王楠系湖南广播电视台新闻中心联播部主任)

秘笈帖

1. 从国之大者中敏锐捕捉报道线索,从重大关注中选好报道角度。

2. 讲故事更注重体现故事背后的科学家精神,注重全方位立体化呈现。

3. 好报道离不开深入践行“四力”,也离不开传播渠道的精心布局。

责任编辑:甘霖

微信“扫一扫”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