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我们的网站。

罗庆东:37年新闻路,踏着泥土而生|“长韬”获奖者的追梦故事

编者按:2012年11月29日,党的十八大闭幕不久,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国家博物馆《复兴之路》展览时深情阐述中国梦,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在全社会引起热烈反响和强烈共鸣。十年来,新闻人牢记嘱托、怀揣梦想,以人民为中心,以奋斗为姿态,扎根基层,践行“四力”,不断书写新闻事业崭新篇章,汇聚奋斗前行精神力量。

近日,中国记协网编辑部特别推出“新闻追梦人”专题策划,分享新闻工作者在新时代新征程的追梦故事。首批推出“‘长韬’获奖者的追梦故事”系列报道,邀请长江韬奋奖获奖者讲述自己的初心和梦想、使命和担当。让我们一起在党的二十大擘画的新征程上,同心筑梦,并肩追梦!

有幸参与新闻追梦人这个活动,也让我有机会梳理一下自己37年的新闻人生,感知其中蕴含着的温暖与力量。

感恩

山西广播电视台综合广播是我工作多年的地方,其前身是开播于1949年4月25日(太原解放第二天)的太原新华广播电台。73年来,一代代广电人视党的新闻事业为生命,薪火相传,接力前行,用青春甚至生命诠释着事业的崇高和奉献的荣光。

1997年6月,罗庆东深入到万家寨水利枢纽工程黄河坝底采访。

此时,我脑海里浮现的是我的两位前辈师长的形象,一位是张根昌,一位是祝椿年,我从他们身上汲取到坚实前行的能量。

张根昌,全国优秀新闻工作者、原山西电视台记者。朴素、低调、勤勉的张根昌是当时山西电视台新闻部年龄最大的记者,同时也是发稿量最多的记者。没有规律的作息和过度的辛劳侵蚀着他的健康,直到1991年他身患重病,才万般不舍地放下了手中的摄像机。

当我赶到医院看望采访他时,他口中念叨的仍是自己钟爱的新闻事业,只是用“爱好”两个字替代了“敬业”。那时的我尽管年轻,但仍深切地感受到,这不仅仅是一次同行间的交流采访,更是老一辈新闻人给后来者上的一堂职业精神教育课。

我和同事以张根昌先进事迹为主线、用心动情采制的广播专题《老张还要去拍片》荣获第2届中国新闻奖,寄托着对他无限的思念和深情的敬仰。

祝椿年,全国优秀新闻工作者、原山西人民广播电台高级编辑,他称得上我新闻人生的导师。上世纪90年代初我调入省台工作时,我们成为同一个办公室里的同事,一老一少经常结伴下乡。山西是中国面食之乡,祝老师用拿笟篱从大桶里捞面条的技巧比喻新闻工作者应该如何“接地气”“捉活鱼”,总结为“沉到底,靠边挤,慢慢提”。“沉到底”就是要深入生活,走到百姓中间去发现新闻;“靠边挤”,则要走遍每个角落,详尽采访,丝丝缝缝不可遗漏;“慢慢提”就是要精于提炼,粗中取细,精雕细琢。只有做到这些,新闻作品才能成为精品,才让人有嚼头。

如今,两位前辈师长都已离世,我也年届“耳顺”,周围聚拢着“90后”“00后”的新生代同事,在羡慕他们拥有花样年华的同时,我会把老一辈用生命践行过的真理和自己的感悟传授给他们:什么是忠诚,什么是责任,该如何敬业乐业,怎样才能做一个有实力的新闻人?我觉得,在强调融合创新的现代传媒环境下,传承优良传统比任何时候都弥足珍贵,它应该成为塑造新一代媒体人的灵魂工程。

罗庆东作为“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养计划”首批入选教师,在山西大学等高校授课。

感动

每个新闻人的记忆中都会藏着些刻骨铭心的采访经历,挥之不去,余味悠长。

山西曾经是全国地方病的重灾区,由于自然和经济条件而导致的碘缺乏、大骨节和克山病等地方性疾病曾一度肆虐。上世纪90年代中期,山西省委、省政府提出防治地方病的奋斗目标,作为跑卫生口的记者,我萌生了到地方病区采访的想法,得到台领导的大力支持。

随即,山西电台推出了“广播行动——防治地方病千里行”,我和一位同事从长治市动身,沿太行山脉一路北上,又沿汾河谷地折返南下,再顺着吕梁山脉一路向北返回太原。20多天的时间,我们走进13个县的21个乡镇35个行政村,采访了126户农家、20多所乡村学校。白天赶路、采访,夜晚写稿,电话连线回传到编辑部,每天只能休息四、五个小时。当时正值冬春之交,山区冰雪尚未消融,偶尔还会遇到大雪封山,路途时刻潜伏着危险,但一路走来,我们欣喜地看到了各级党委、政府对地方病防治工作的重视,看到了地方病防治工作者的艰辛和奉献,看到了山老区人民不屈不挠与贫瘠和贫困抗争的作为,也看到了备受病魔侵扰的百姓的苦楚。

在太行山区沁县的一个村办小学里,一些孩子已经出现甲状腺和骨节肿大的症状,当时孩子们正在诵读《春天来了》的课文,听着他们稚嫩的童声,看着他们天真而又庄重的表情,我们由眼眶湿润到泪流满面。当下返回县城,为他们请来医生,也带去了我们从供销社采购的学习用品。第二天一大早,听众从我们的新闻节目中听到了孩子们朗朗的诵读声和纯净的欢笑声,许多人的眼眶跟着湿润了……

这样的行进式系列现场报道,我们共播发了30多篇,进而引发了全省各界的捐款热潮。那一趟长途采访,是对我专业技能的历练和考验,更是对灵魂的一次洗礼,对新闻观的一次重塑。在一篇刊载于当年《中国广播》上的题为《苦行千里,感念生活》的文章中,我曾满怀激情写下这样一段文字:“在那些容易被新闻遗忘的角落和人群中,我找到了事业的方向和人生的真谛,因此发自内心地想说:感念生活,勿忘民众”。

2021年6月,罗庆东和大学生一起参加由山西广播电视台等单位主办的“再读我的语文书”融媒体全民诵读活动。

感悟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好的新闻报道,要靠好的作风文风来完成,靠好的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得来。经年累月,我进工厂、下矿井、到农村、走社区,聆听基层之声、百姓之声,受益颇多,感悟颇深。

我曾八次捧得中国新闻奖,历数这些作品,都是心中想着听众,触角伸向基层,双脚踏着泥土而生的,其中蕴含的真挚情感、鲜活事实、清新表达,至今听来仍备感温馨。

2012年10月26日,罗庆东参加第22届中国新闻奖、第12届长江韬奋奖颁奖报告会。

1995年,我们听说全国劳动模范申纪兰担任党支部书记的山西省平顺县西沟村订出一条规矩:今后凡来西沟村工作或办事的干部都吃派饭,标准为一饭一菜,不备烟酒,每顿饭需交饭费一元五角。

采访中,西沟人告诉我们,五、六十年代,上级干部来了都到村民家里吃派饭。这些年,派饭渐渐地变成小灶,小灶和围挡是心与心的隔膜,乡亲们总觉得这些干部离自己越来越远。而这条“规矩”恰恰是对走基层干部的一个善意提醒。

见到申纪兰老人,握着她那长满老茧的双手,我们听到她对那条制度朴实的解释:“干部联系群众,到家里喝口水,吃点饭,这是我们高兴、欢迎的。能在一块儿吃个饭、聊个天,这调查研究不就搞好了嘛。”深入的采访交流使我们意识到,西沟人平凡言语中表达着人民群众对各级干部转变作风、联系群众的期盼,鲜活事实的背后蕴含的是党风廉政建设的大主题。

我们采写的录音新闻《西沟村贴出“安官告示”》仅有短短1分47秒,却紧扣着时代脉搏,跟进着社会热点,传递着人民心声,荣获第7届中国新闻奖。它的成功告诉我们,只有走进基层,才能知道老百姓在想什么,才能在思想情感上与平凡劳动者同忧同乐、产生共鸣,新闻作品才会有血有肉、立体丰满,富于说服力、吸引力和生命力。

罗庆东(左一)坚定履行媒体社会责任,常年坚持为群众办实事,受到广泛好评,这是群众给他送来锦旗。

走基层培养着新闻工作者亲民、爱民、为民的意识,也让我更深切地体会到“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的深刻内涵:我是谁?来自人民的新闻人;依靠谁?根植人民的深厚沃土;为了谁?热爱人民、服务人民。

过往的一切已然归零,当下并非终点,为了我钟爱的新闻事业,我须永远在路上,我须奋力在路上。(作者罗庆东系第十二届长江韬奋奖获得者,第九届、十届中国记协理事,高级编辑,山西广播电视台党组成员、副总编辑。)

责任编辑:甘霖

微信“扫一扫”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