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我们的网站。

前沿 | 规范网络用语,需多方持续发力

编者按: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和日益普及,网络语言的表达和使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一方面,新的网络语言让表达更加丰富多样;另一方面,不规范的网络语言对有效传播和沟通造成影响,而那些低俗化污名化的网络语言更是污染了网络环境和语言生态。近期,中国记协网邀请专家围绕网络语言乱象撰文分析,为构建健康的网络生态建言献策。敬请关注。

互联网的普及方便了人们的交流,移动社交新媒体和短视频成为网民意见的集散地和扩音器,与匿名、快速、移动和碎片等网络传播的特征相对应,网络表达出现了情绪化和极化的现象,表现出较大的随意性,甚至出现了一些低俗化网络用语,污染了网络环境。

平台分化是当下中国舆论场碎片、分化和割裂的具体表征。智能算法在一定程度上加深了信息鸿沟,新技术平台的多元让个人和网络社群得以表达各种不同的意见。算法推荐形成网民用户端“千人千面”的个性化界面,很容易造成信息的单一化并有可能形成“信息茧房”,个体在网络上获取的信息具有结构性缺陷。由此,容易造成个体间、个体与整体的信息鸿沟和情感隔阂,在这个背景下,网络平台上辱骂攻击、自我矮化等低俗化用语时有出现。

作为社会思潮的放大器和扩音器,互联网放大并加速了这种情绪极化现象。温和、理性的态度观点因显得不温不火,往往得不到应有的关注,而极端化言论往往更易在网络获得关注。

此外,圈层化、标签化、派系化的网络分割思潮,助推了公众舆论态度极化,部分组织、个人、网络大V对舆论态度标签化和挑动派系论战的现象时有发生。

在这种背景下,每一段时间都可能冒出一些新的网络用语,这些网络语言的流行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网民,特别是年轻网民的喜好。年轻人追求个性化的表达方式无可厚非,但是语言是交流的工具,也是文化传承的纽带,“yyds”“绝绝子”等个性化语言的大量使用,不仅可能造成语言交流的障碍 ,更重要的是会伤害母语的规范性和纯洁性。传承中华文化和文字之美,需要持续引导、规范网络语言文字的使用,构建风清气正的语言文字环境。

首先,国家有关部门应进一步出台并细化网络语言使用规范,语言应以国家标准为准,相关部门发挥主体责任,加强公民的网络素养和科学素养学习,提高公众对网络语言的辨识力和规范使用网络语言的自觉性。

其次,主流媒体应带头规范使用网络语言。在网络时代主流媒体应成为规范用语的典范,应以正确的价值观纠正网络用语泛娱乐化和过度娱乐化现象;同时新媒体环境下,网民充分使用文字、图像、表情包、音视频等多种手段进行交流,主流媒体也要相应地注重用文字、符号、音视频等与网友互动。进一步发挥动图、短视频等新手段在舆论引导中的作用,使其用语严谨而不失活泼、规范而不失丰富。

第三,各级网络管理部门和主流网站应积极回应网民需求,在表达上也要防止片面化、极端化。相关部门应经常收集、分析、了解广大网民的诉求并快速回应,基于区块链、机器人写作、元宇宙等新兴技术和手段,抓取和分析海量民间社交媒体及其跟帖,有的放矢进行互动与引导,相关网络平台可从技术上优化机器人写作程序、算法推荐程序,促进语言文字规范使用,提升网络正能量。

网络空间已成为亿万人民的精神家园,在网上努力构建积极正面的数字语言环境是每一位网民义不容辞的责任。语言文字是一个民族文化的根基,以往很长一段时间里,语言文字主要通过纸质媒体向受众传播。如今,互联网越来越成为传播语言文字的重要介质,语言文字通过不同的介质展现其自身的魅力,网络语言同样应该在数字时代展现新面貌新活力,以规范化、正能量的姿态共同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环境。(作者:北京交通大学语言与传播学院教授苏林森)

责任编辑:甘霖

微信“扫一扫”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