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村琐记:让安田茶叶变成富民茶
2022年初,我作为丽水日报社派龙泉市八都镇安田村农村工作指导员来到安田。
作为一个爱茶人士,我最快乐的事情就是到处找好茶。在龙泉我发现了。安田村农林资源丰富,生态环境优良,是一个依山傍水、宜居宜业的美丽乡村。全村1350人,种有100余亩的茶叶林,茶叶是这里村民的重要经济来源。
遇见:从茶农到制茶师,安田红茶成为村民致富茶
在安田,所见所闻让我所思甚多,最大的感慨就是高附加值的茶叶在这里只挣打工的辛苦钱,没有爬到产业链顶端去赚钱。安田村制作的红茶基本上是作为毛茶由福建茶商收购,运到武夷山茶叶市场重新包装成武夷山红茶品牌走向市场的。
安田村的红茶制作始于二十多年前,福建茶商被龙泉山水自然禀赋所产茶青的高品质吸引,来龙泉收购茶青运回去加工成武夷山系红茶。后来,他们把制茶设备运过来,租住在安田村加工成品后运回武夷山市场销售。
在安田村,我认识了来自福建省南平市武夷山市星村镇桐木村的茶商项文良,安田村的制茶师傅尊称他“项大师”。今年54岁的项文良18岁入行,三十多年的打拼积累了丰厚经验。
今年3月,项文良带他大学毕业的儿子在安田村茶业合作社制茶三天。有一天,项文良驾驶轿车载三袋制好的茶干启程回去。“带这么点就回去啦。”望着他带不足百斤的茶干我招呼道。项文良笑笑:“它值台车了。”后来,我听说这茶干在他们那边可卖到7000元一斤的高价。
陈建生(中)向福建茶师学制茶。
驻村以来,我总是在思考,如何让安田的茶叶变成更加有价值的富民茶。
思考:从代加工到自创品牌,文化内涵提升农产品价值
人间四月正是采茶时,对于茶农来说这段时间是最为辛劳和忙碌的时节。
红茶制作三分工艺七分原料,制红茶原材料很重要。项文良说,自然生长的茶叶最好。制茶师傅为找好茶喜欢到偏远乡村收集村落搬迁后失管荒废茶树的茶青。
浙江省龙泉市安田村茶园。
深山收购野茶鲜叶。
安田村的制茶师每年都驾车跑偏远高山村购买茶青,一对留守老人采野茶两天能卖一千多元。由于不同山村每年因气候变化茶叶采摘时间不确定,安田村茶师根据多年经验跟留守村老人说,你们看村里的枇杷黄了就采茶叶。今年清明节前,高山村搬迁进城务工的妇女电话预约安田村茶师,清明节也回乡进山采茶,等着他来收茶青。因为采野茶一天的工钱,远胜于在厂里上班,像她这样的返乡青壮年还有很多。
如何进一步将生态资源转化为生态资产,将生态价值变现为经济价值?用文化内涵提升农产品价值,文化必须尽快地融入农产品,并以此形成市场上的新竞争力,切实做到对所派驻村的精准帮扶,这是我面对的问题。
通过一段时间的接触,与安田村的茶业合作社负责人形成共识:工艺技术已逐渐成熟掌握,要自创品牌走市场,逐步从代加工中走出来。
改变:从茶田到旅游景观,农旅融合变现生态价值
对安田红茶,我思考的不仅是想让它走高端路线,形成自己的品牌,还希望将茶产业和旅游业结合在一起,打造出独具特色的生态旅游名片,以茶文化和旅游产业带动茶产业的快速发展。
如何结合?那就是在茶园套种桃花、梨花等果树,以优美的风景、绝佳的生态环境以及丰富的茶文化体验,吸引游客前来品茶观光。
我们打算在海拔千米的后坑茶叶基地套种桃树,这样茶叶基地的景观更漂亮,为将来发展观光农业布局。在与村里的茶农商讨中,我想起早年当记者时,采访过龙泉市岩樟乡的农村工作指导员毛清泉,当年他带领村民种植猕猴桃和桃子致了富。午饭后,与安田村茶农一起去岩樟乡取经,毛清泉不仅热心地带我们去山上察看,还赠我们扦插的枝条……
“茶园牧歌,梦里安恬”,安田奋力打造产业高地、文旅胜地、宜居美地和民生福地,我为成为其中的一员而感到自豪。(丽水日报社派驻龙泉市八都镇安田村农村工作指导员陈建生)
责编:焦瑞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