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日报社:创新体制机制,推进真融深融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媒体融合发展,进行一系列顶层设计,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有力推动我国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新闻战线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和中央《关于加快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意见》要求,在思维理念、体制机制、平台建设、流程管理、人才技术等方面加快融合步伐。
为反映各级各类媒体在推进融合发展方面取得的新进展新成效,交流经验做法,总结规律认识,中国记协“一网双微”编辑部继续推出“社长总编谈媒体融合”专栏,探索深度融合之道,汇聚媒体奋进之力,为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营造浓厚氛围。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动媒体融合发展、建设全媒体成为我们面临的一项紧迫课题。”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关于加快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意见》,经济日报社加快推进深度融合,明确提出“减量化改革、高质量发展”的思路,制定出台融合发展五年规划,围绕“融为一体、合而为一”的目标,锐意进取,稳打稳扎,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显著增强,主要新媒体账号用户粉丝已达1.53亿。
一、以机构优化为抓手,着力建设适应全媒体传播态势、传播规律、传播需求的新闻生产组织架构
新闻生产的组织架构,是推进媒体深度融合的关键。编委会经过充分调研,细致谋划,克服困难,从2020年10月起,推动新闻生产组织架构的调整与优化。
指挥体系上,取消原来由编委会一名成员单管新媒体业务的指挥架构,转变为编委会整个班子都负责融媒体业务,每月轮值编委负责全媒体调度,社长兼总编辑是全媒体的总负责人。整个报社统为一个全媒体,一个领导班子,一个调度中心,所有编委会成员都逐步向全能转型,既指挥报纸,也指挥新媒体。
部门设置上,改变以往总编室和新媒体传播部分而设之、各自为政的组织架构,将两个部门深度合并,完全融合,组建成立新的全媒体总编室,原新媒体传播部专司音视频制作。全媒体总编室在业务上打破传统媒体、新媒体的界限,一支编辑队伍服务报纸、微博、微信、客户端、短视频、第三方账号等全媒平台,负责所有的渠道、终端。
生产流程上,重塑“策采编评发馈推”流程,将深度融合发展理念贯穿新闻生产全流程、各环节。先后建立评论工作委员会、深度报道工作委员会、企业报道团队、高质量发展产业调研协调机制等工作机制,由编委会统筹理论、评论、深度调研、企业调研、产业调研等重点内容的全媒策划、采写、编辑、制作与传播等全流程、一体化运作。从全媒总编室、音视频部、中国经济网等部门抽调人员,成立融合推广办公室,由一名编委负责,负责优质内容在各重点传播平台的推广工作。
二、以体制机制改革为突破口,努力打通深度融合堵点,营造优质内容迸发、全媒人才涌现的制度环境
将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微博微信账号,融为一体,合而为一。2022年2月,经济日报大胆创新,先行先试,开展两微融合试点,将主报微博微信账号与下属单位微博微信账号一同管理、打通运营。
经过一个多月的探索、实践和尝试,内容融合、人员融合、平台融合、机制融合优势逐渐显现,主要有三方面:
一是运行效率明显提升。4个账号管理,1个平台办公,新媒体产品策划、审核效率得以提升,部分产品在环节不减、质量不变的前提下,审核时间由数小时缩短到10分钟,更加符合新媒体的时度效需求。
二是优秀产品量增质升。两微融合,“1+1”远远大于2。数据显示,一个多月来,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微博原创量更多了,热榜数更多了,微信10万+更多了,爆款产品更多了。其中,两个微信账号阅读量3月份比2月份平均增长16.25%。
三是人员聚合效果初显。两微融合试点成立后,人在一起,平台在一起,“你们”“他们”都变成了“我们”,“体制内”“体制外”都变成了“一家人”。部分岗位交替值班,部分流程打通运行,人力资源潜力被激发,运行管理更精细。
将基于报纸生产流程的“部门制”,改为更加适应融媒体运行的“频道+平台制”,突出频道和平台作用,赋予其更大责任。具体而言,经济日报新闻客户端作为新媒体主平台之一,主要频道由总编室运营,包括客户端头条、热点、视觉等频道及总体协调工作。其他频道则由各相关业务采编部门负责,以提升各频道专业化水平。如理论部负责理论频道、评论部负责观点频道、综合部负责政务、科技频道,产经部负责产经频道,财金部负责财金频道,国际部负责国际频道,音视频部负责视频频道等。
在职能优化方面,各采编部门结合新的职能定位,以频道制改革为重点,对任务分工和日常业务进行重新谋划,逐步做到“平台专人负责、业务统筹考虑”。在日常运维方面,各部门坚持内容生产和内容推广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加强新闻的策划性和贴近性,让融合报道既“好看”,又“有用”。同时,借助第三方平台壮大推广力量,实现传播渠道的拓展和传播效果的提升。
相关改革推动以来,经济日报深度融合发展格局初步形成,全媒产品生产效率显著提升,优质融媒内容竞相涌现,各类全媒人才尽展所长。
三、以技术改进优化为手段,通过技术赋能为深度融合效率更高、流程更顺、传播更准提供有力支撑
当前,在信息传播领域,新技术、新平台、新成果层出不穷。作为中央媒体,面对这一新形势,不日新者必日退。为此,编委会重视新技术的研究引进,将之运用于加快推进深度融合发展的方方面面。
集成技术成果,对采编系统进行融媒化改造。2021年8月,全媒体三期采编系统正式上线,顺利完成两次系统割接。该系统融合了“策、采、编、发、馈、存”各生产环节,兼具报纸、网站、新媒体等平台采编生产能力。同时,还实现了与客户端、中国经济网、中经视觉等8个已有系统的集成和对接,有效推进新媒体技术平台与生产支撑体系的深度融合。
优化技术路径,加快融媒产品“触网”时效。2021年8月底,通过技术手段实现了经济日报新闻客户端同步抓取中国经济网稿件,报纸稿件实现了“一次发布,多平台同步”,经济日报优质内容的“上网时间”大大提前。经过技术路径优化,经济日报优质融媒产品在各平台的转载量、点击量明显提高,影响力、传播力明显增强。
强化技术驱动,提高融媒产品制作精细度。依靠人工检索和智能工具相结合的方式,持续开展对重点优质稿件传播情况的统计分析,从发稿量、转载量、各端口阅读量、点赞量等多个维度对稿件传播效果进行统计和分析。通过挖掘数据价值,用大数据分析更好地为采编业务提供改进建议,把握传播规律,引导产品制作,形成传播反馈的完整闭环。
运用技术手段,提升融媒产品传播针对性。主动适应用户分众化、差异化传播趋势,运用人工智能、“算法”推荐等新兴技术,研究用户习惯,摸清用户心理,掌握传播规律,并将相关成果转化为更多受众喜闻乐见的全媒体产品,个性化推送,定制化推荐,实现分众传播、垂直传播、精准传播。
四、以做优做强特色内容为根本,通过内容创新,筑牢提升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的根基
找准自身优势,按照内涵式高质量发展的要求,锚定做经济报道领域的优质内容供应商。在做优做强特色报道上花心思、下功夫,一年多来产生了一批经济特色鲜明、呈现形式多样、受众喜闻乐见、社会反响良好的优秀作品。
始终突出经济特色,打造宣传习近平经济思想的理论高地。在一版开设“学思践悟习近平经济思想”“专论”等理论文章专栏,推出了《论新阶段、新理念、新格局的内在统一性》《统筹发展与安全既是方法论更是实践论》等数十篇系统解读习近平经济思想的理论文章,在学习强国等平台获得积极反响,如《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科学指引》阅读量1540万,点赞量超 44万;《深入理解“四个伟大成就”的内在逻辑》阅读量1608万,点赞量48万。
2021年7月,经济日报分别在报纸一版、两微一端、中国经济网等平台,同步刊发《“习近平经济思想研究”征文启事》,面向全国读者征集习近平经济思想的学理性研究文章,以彰显习近平经济思想科学理论的伟力。历时4个多月,共收到国内外专家学者撰写的来稿上千篇,不少稿件在报纸上精彩亮相。2022年3月,经济日报将优秀理论文章集结成册,《习近平经济思想研究文集(2021)》一经面世,就引发了社会各界强烈反响。相关消息在人民日报等媒体呈现,在“学习强国”阅读量超过3000万,点赞量112万。书籍一经付印,便洛阳纸贵,加印已超10万册。
聚焦各地落实习近平经济思想的生动实践,主打深度调研报道。经济日报在一版推出系列深度报道,由编委会成员和采编部门主任带队,短则一周,长达10天,深入基层,深入一线。自2020年12月至今,《鄂尔多斯重塑》《宜昌蝶变》《威武祁连》《西宁赋绿》《深圳领跑》《齐鲁不凡》等23套“践行习近平经济思想调研行”报道接续推出,《践行习近平经济思想调研文集(2021)》也于2022年3月出版发行;《臻至破危》《正泰正青春》等“牢记总书记的嘱托·企业调研记”精彩连连。2022年3月23日,“高质量发展产业调研”也首次亮相。至此,地方、企业、产业深度调研“三驾马车”正式成型。
根据相关内容改造的融媒体产品,斩获多个亿级阅读量,单篇最高传播量达3.2亿。截至目前,上述调研报道共获得阅读量超过15亿,其中一些篇目已形成亿级阅读量,这在上万字的深度报道中是比较少见的。地方党委政府、许多专家和读者纷纷致函编辑部表达强烈共鸣,多名省委书记、省(市)长接受采访或作出批示,引发很大社会反响。
集中资源做强评论,引领形成正确看待和引导经济问题的舆论共识。没有言论,版面无魂;没有言论,报纸无神。编委会集中优势资源,推动版版有评论,争取篇篇都精彩。在一版开设“经济论坛”专栏,以“金观平”署名就重大经济政策、重要经济话题及时表态发声,澄清误解误读,凝聚最大共识。2021年11月2日,针对商务部印发《关于做好今冬明春蔬菜等生活必需品市场保供稳价工作的通知》中提到,“鼓励家庭根据需要储存一定数量的生活必需品”引发社会高度关注,我们及时发出热评《不要过度解读甚至误读储存一定生活必需品》,一小时内即进头条热榜第一位、抖音热榜第一位、新浪微博热搜第三位,累计阅读量3亿多次,打消了市场疑虑,凸显中央媒体正本清源、以正视听的“压舱石”作用。从去年9月至今,为12名中青年记者开设“市场监管”“忠阳车评”“三农瞭望”“科创之声”“每周经济观察”“国际经济观察”等专栏。这些专栏文章紧跟舆情热点,敢于发声亮剑,形成了品牌效应和社会影响。其中,《广告法能否啃动“椰子”壳》在微博、微信、客户端及学习强国、今日头条等平台推出后,阅读量达9000多万。
经济日报为10多名记者开设个人专栏,打造观点鲜明、文风活泼的言论矩阵。
加大视频转化力度,让优质内容传播得更广更远。短视频平台已成风口,经济日报、经济日报视点、中国经济网三个账号的抖音、快手粉丝量累计达4363万,是优质的流量入口。这三个账号各有侧重,各有分工,紧紧围绕经济日报每天的优质内容,将其转化为短视频,平均每天转化量在10条左右,每天阅读量在1000万左右。此外,围绕经济数据发布、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等,做好经济特色原创音视频产品生产,以逐步形成相对独特的特色产品生产能力。推出《2020,中国答卷》《百万亿元是怎样炼成的?》《党史中的经济档案》等重点视频产品,《大城市青年人买不起房、租不好房?住建部回应》等一批围绕社会关注度高的经济热点视频,单条累计播放量均超2000万。
经济日报探索经济宣传的视频表达,推出系列短视频《党史中的经济档案》。
坚持“开门办报”“开门办新媒体”,实现社会效益和传播效应最大化。2021年以来,经济日报精心策划、认真组织,先后举办2021“春节七天乐”全国新闻摄影大赛、“记录小康生活见证时代变迁——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微视频征集活动、2022年“旺旺杯”春节七天乐新闻摄影征集活动等,并与京东集团合作加强数据版的内容建设。其中,2021年与2022年春节七天乐全国新闻摄影活动、“记录小康生活 见证时代变迁——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短视频征集活动,参与人数累计近4万人次,征集图片视频作品近8万件,据此制作的各类新媒体产品,产生多个爆款佳作,累计总播放量逾10亿次,产生了很好的宣传效果和社会影响。
从2021年起,与京东集团合作推出数据版,聚焦消费领域数据,为政策制定者、行业参与者和普通消费者提供参考借鉴,数据版已刊发144个,据此改造的微博、微信、客户端、短视频产品,结合不同平台传播规律和运行特点,和而不同,各有千秋,赢得知名企业家、年轻粉丝群体的好评,相关话题全网阅读量达6000多万。
经济日报重内容与重传播两手抓,对报纸重点文章进行重构,在不同平台传播,形成传播矩阵。
统筹发展与安全,建立新媒体账号审读机制,守好意识形态工作安全底线。对全集团新媒体账号进行梳理整顿,在关停并转一批的基础上精耕细作,打造特色优质账号。从资深编辑中选聘一批审读专家,负责每天监看相关新媒体账号,实现对所有新媒体账号的每日监看全覆盖,保证安全运行。把握正确政治方向、舆论导向和价值取向,把“坚持正能量是总要求,管得住是硬道理,用得好是真本事”落实到全媒生产运营全过程。
五、以融合推广为推手,着力提高融媒产品到达率,将优质内容高效、及时、精准地呈现在受众面前
通过设置组织机构、明确推广重点、加大转化力度、研判舆情热点等,形成最大合力,提高产品到达率。
建立工作机制,形成推广合力。为集中优势资源,做好推广工作,经济日报专门成立融合推广办公室,负责推广经济日报优质内容,研究各新媒体平台的传播规律,对接不同平台内容需求,并据此制定不同的推广策略与方案。同时,启动全员推广机制,提倡职工在朋友圈、社群等私域流量内转发优质内容,提升内容传播的精准度、到达率。
经营主流平台,抓住流量平台。媒体深度融合发展是一把手工程,编委会靠前指挥,亲力亲为,加强与主流平台“学习强国”和流量平台“今日头条”的合作对接,为巩固深化合作打下坚实基础。目前,经济日报已和学习强国、今日头条等平台达成一揽子合作方案,将在内容共建、精准传播方面推出一系列新举措。
研究平台特点,创新语言表达。顺应差异化、分众化传播趋势,针对不同平台特点和不同受众关注点,创新话语体系,实现精准传播,提高产品的针对性、有效性和可读性,产生了一批近亿传播量的热点内容。比如,在2022年全国两会期间,经济日报微博主持策划了原创话题#总书记两会知心话#,登上微博置顶热搜;在今日头条开设#北京冬奥会 共赴冰雪之约##关注北京冬奥会#等多个话题,将独家优质内容进行聚合展示,有效开展网络聚合传播,系列话题累计阅读量达11.6亿。
研判舆情热点,助力新闻生产。融合推广工作机制充分发挥与多个平台密切联系的优势资源,动态掌握平台热点,建立起第三方平台热榜评论响应机制,及时反馈给采编部门。在新闻热点尚未完全发酵前,经济日报就能第一时间做出反应,第一时间发出声音,第一时间抢占舆论高地,取得较好效果。多篇稳定市场信心、回应社会关切、凝聚舆论共识的热评,登上热榜,成为爆款。(作者郑庆东系经济日报社社长兼总编辑)
责编:焦瑞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