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我们的网站。

一位60后老记的“疫”线值守 | 采访手记

3月31日下午,上海浦西地区全域封闭管理的前夕,接到人民日报社上海分社社长刘士安的电话后,我匆匆拿了几件换洗衣服,从浦西家中赶赴地处浦东的分社,准备值四五天班。

但完全没想到,随着疫情更趋严峻复杂,这一去离家至少20多天……

按上海当时被戏称为划黄浦江而治的“鸳鸯火锅”式封控方案,4月1日凌晨起,浦西地区封控管理。上海有关方面给新闻单位发放了应急采访车的通行证。作为年近花甲的“60后”老太,我和“90后”记者巨云鹏,驱车驶过平时拥堵而此刻空无一车的延安路高架及过江隧道,进驻人民日报社上海分社办公楼,和人民网上海频道的“95后”摄影师顾海民,睡行军床、吃方便食品,奋力制作上海抗疫全媒体报道。

李泓冰(右二)、巨云鹏(右一)在上海世博中心方舱医院亲子病房采访。

  融媒体要求全天候本领,媒体边界已然消失

我所主持的人民日报中央厨房大江东工作室,记者们平时多以东姐、东哥出现在作品中。东弟巨云鹏,在这一波疫情报道中,几乎每天出镜。4月1日,上海全城静默第一天,在人民日报社新媒体中心指导下,他主持做了一场直播,带全国网友走遍开埠以来,从未如此安静的上海——陆家嘴交警怎样查车、外滩钟声怎样敲响、新华路街道居委会如何让居民静下来、复旦大学隔门视频采访学生怎么上网课……各平台加在一起,收看人数超过1000万。我在朋友圈推送根据直播剪辑的短视频《请记住,上海这一天》时写道:

150岁的外滩

第一次遭遇人流清零

东方红的钟声

仍和海关大楼灯光共存

上海依然闪亮

他们依然辛勤

走近历史的天头地尾

这一刻失去了轻盈

一切静默,偶有闪烁

那是城市之魂

……

  此轮疫情发生后,大江东工作室还推出了“特殊精神 特殊担当——上海抗疫系列故事”融媒体作品,每9篇算一季,每季推一回“九宫格”海报。没想到,而今这出“连续剧”已播完第五季。到4月20日的一集,已是第46回了。每集小故事要求的标配,是文字、图片、短视频,缺一不可。居家隔离的记者们仍在奋笔疾书,在小区一线拍摄医者和志愿者的记者也纷纷化身加入志愿团队。粗知影片的剪辑、配乐、导播,我这30年的老记清晰地感到,写、摄、编、播是必备本领,报纸、电台、电视台的媒体边界早已消失。

  大江东工作室若干直播和微型纪录片相继出炉:《上海抗疫的七个瞬间》《直击新国博亲子舱》《抢建!世上最大方舱》《记者亲历快递小哥》《记者方舱隔离手记》《我在上海做“团长”》以及N多一线故事纷至沓来——在分社社长刘士安的领导下,记者们爆发的工作激情比平常犹甚,作品数倍于往常。怎能辜负他们的才华和奋斗呢,于是,白天跑现场,夜里编辑,策划次日选题,每天两三点睡觉,已成常态。

抵达现场,回应公众关切,是记者的天然使命

现在的上海,疫情依然严峻。

20多天,在方舱亲子病区采访,对国家级专家数度访谈,深入浦东、长宁、黄浦、普陀、青浦、崇明等地街道或居委会调研,采访广东、海南、江苏等地援沪医疗队;亲历阳性感染者转运、重症患者的救治会诊……

单位没有天然气,保安师傅用自带的电饭煲、自己的存菜存粮给我们烹调,和市民一样,也经历过吃方便面、盼蔬菜到来的窘境;也不断接到过来自各方的紧急求医求药求菜的信息,努力想尽一切办法协调解决;更得到了来自总社领导的慰问,来自北京同事的援助,来自各方的防护物资和新鲜食材……

在应急采访的日日夜夜,人民日报记者和这座看似静默的超大城市,和2500万常住人口以及数百万的流动人口,同呼吸、共命运。

回看3月31日,这一天,上海的奥密克戎阳性感染数字,已经让全国人民焦心了:358(确诊)+4144(无症状)。但是,没有想到,后面的数字还将飙升甚至突破每日2万。

这一切猝不及防。记者力量有限,这个时候,我们最应该关注什么呢?

对大江东工作室而言,疫情防控中百姓最关注的,就是我们的聚焦报道主题——引导受众科学认识疫情防控的必要性,努力反映基层一线的真实情境和奋斗精神,对百姓的负面情绪,也要有同理心同情心,从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角度,进行疏导。

刚开始,有些上海市民对本轮疫情有一种自嘲甚至是搞笑心态的。3月31日,绿叶菜成为市民主色调。我入住分社闭关管理后约写的第一篇大江东作品,是记者曹玲娟撰写的《魔都这一夜!爱与倔强,百万人共享精神“年夜饭”》——网上电音直播间涌入400万人次,疯狂刷屏的全是挥舞着绿叶蔬菜的年轻网友,“笑不活了”,让上海全面封控的前夜,成了“跨年夜”——这个作品,在人民日报客户端阅读量很快突破100万。

4月1日,我敏感地意识到集中隔离收治点(后称方舱)建设是当前上海抗疫的“重中之重”,赶紧约了正在新国际博览中心指挥的老朋友陈尔真。

  李泓冰(左)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方舱医院采访陈尔真。

  他是上海集中隔离收治点医疗救治组组长,这已经是他任现场指挥的第五个隔离点了。根据百姓关切,我们问了几个后来被同行称道的问题:对于无症状感染者和轻症病例来说,诊断和治愈的流程是怎样的?气温转低,展馆空旷,对治疗会否有影响?有市民进隔离点有恐慌心理,你怎么看?有感染者入住后没有给药,也没有核酸检测,能解释一下吗?您当年驰援过武汉,和上海比,两场战“疫”有什么区别?上海目前没有重症,该怎么看?为什么上海无症状感染者比例高于其他地方?无症状感染者今后有可能居家隔离吗……

陈尔真的回答理性缜密,充分体现了一位优秀医者的专业精神。《专访陈尔真:为什么上海无症状感染者比例较高》一文,几乎被全网推送,甚至被顶上热搜,数千万的传播量,传递了科学抗疫的重要信息。一周后,陈尔真转战第七个、也是全世界最大方舱的建设,人称“四叶草”的国家会展中心(上海),拥有5万张床位。我们在那里采访推出的《上海感染者日增两万,方舱能否满足需求》报道,依然是公众高度关注的话题,依然传播量极大。

走近一线的他们,倾听苦辣酸甜,努力“穿针引线”

这一次疫情,把平时在上海相当低调、几乎没有存在感的居民区、居委会的书记们,骤然推到众目睽睽的第一线。老百姓的吃饭和看病买药,是他们每天都要面对的两大难题。“你出不了的门,是他们回不了的家”——和一线医护人员一样,他们是当下的上海,责任最重、最为疲惫的人群。

弦绷得太紧,会断。作为矛盾胶着点,他们有太多的无奈和委屈。疲惫不堪的他们,在网络上的声音被不断放大,被推成某些负面舆情的“主角”。我在“人民锐评”《微光成炬,和逆行的医者一同守“沪”》中说道:封控让相当多社会精英关在家里,3000多万人口的一线管理重任,落在这些“阿姨”“爷叔”身上。很难杜绝“一地鸡毛”。疾跑中的奥运选手,突然静止也会脚步踉跄。身心俱疲、犹在奋战的基层工作者,固然需要是来自体制和组织的强力支撑,也请网友在他们工作间隙扫过手机屏幕时,看到一些些点赞、安慰、力量和支持……

基于此,大江东工作室有意识地寻找这样一些居委会书记,要鼓劲啊!毕竟,上海抗疫成败,他们是“关键”之一。

4月6日,找到了“那个电话里哭泣的北蔡南新四村居民区书记”何秀梅。之前,有居民给她打电话,投诉阳性感染者未及时转运,两人的对话录音在网上热传——她仍在工作,“难处肯定还有,希望互相理解,我们会竭尽全力”;

4月10日,找到了凌晨发文辞职的黄浦区五里桥街道海悦花园居委会书记马胜烨,听这位“奔六的小伙”,讲了3个小时的苦辣酸甜,读了居民们上万字的挽留信息;

4月13日,冲到《呼救!》网帖事发地——普陀区华师大二村,在居委会工作人员小王的陪伴下,随机进6位九旬老人的家探访,看到了居委会的努力和面临的困难,探讨如何做好老年社区保障;

4月15日,记者巨云鹏走访了《普陀梅六小区:距离全军覆没还有17天》的事发地,体察转运难、开药难,同时实录了居委会书记章小静夜以继日的筹谋和苦干……

针对不断变换的舆情热点,大江东工作室还关注过年轻民警护佑流浪小狗、江西流浪老人获警方救助入院收治、吉林流浪老人雨夜被巡逻民警收容、94岁老人深夜被转运以及《乌龙电话成热线,网红大润发店长和他的105个兄弟》等一系列贴近民生冷暖、贴近抗疫一线并努力弘扬责任担当的新闻故事。

  4月7日,北京总社来了几位业务精、年纪轻的强援,版面采写压力顿时减轻。江苏分社王伟健也自告奋勇加入大江东工作室小分队,和我们一起睡行军床,跑第一线。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他注册了美团,化身快递小哥,实地送了大半天的快递,我们一路跟随,同期直播。之后剪辑的4分钟短视频《记者化身快递小哥,送药送物甘苦备尝》在各平台热播,浏览量超过千万;更以《记者体验外卖送单,穿梭街巷里弄 保供“最后一公里”,我出一份力》为题,呈现在人民日报要闻版——实现了“一次采集、多种呈现”的媒体融合传播。

直面疫情、不屈奋战的上海,沉浸其中,记录当下,是我即将终结记者生涯的最后一次庄严使命……(作者:人民日报社上海分社副社长李泓冰)

责编:焦瑞智

微信“扫一扫”分享至朋友圈